文/黄晶晶
【摘 要】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科学史上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作为一线教师,使学生想问、敢问、会问、爱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教会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体验学习成功,使学生爱问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有效做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提问;情境;民主;质疑;体验
科学史上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对苹果往下落的现象提问,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壶盖被蒸汽托起的现象提问发明了蒸汽机……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一个人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所以使学生想问、敢问、会问、爱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现代教育应该重视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数学课堂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引发认知冲突,诱发问题意识,使其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解答问题,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提高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凡事想问个为什么,对身边发生的事常常会感到惊奇和疑问。好奇心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因此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来激发学生想“探个究竟”的欲望。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告诉学生:“你们随意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判断它能否被3整除”。有的同学当然不相信了,都抢着要来试一试,结果他们惊奇地发现老师的判断都是对的。“奇怪!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自然成了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想问”也就水到渠成。
二、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敢问,就必须为学生参与教学创造一个民主的气氛,这是促进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土壤”。
小学生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现行的教学中,教师忙于创设问题情境,忙于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忙于介绍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忙于引导学生解题,就是不让学生质疑,偶尔有个别学生发现问题并鼓起勇气提出,老师也只不过是做答,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肯定,更没有鼓励,甚至还会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太幼稚了,以后考虑好了再问……”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只是等待老师向他提出问题。就算偶有疑问也会由于多种原因而不敢提出了。
教师要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并且做到三多三少:当学生所提问题有些幼稚时,要多一点容忍,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有点怪僻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急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象乃至于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问、敢说、敢想、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会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且小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问,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形式等没有掌握。面对新知识点不知道应从哪方面对它进行提问,这类学生占大多数。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生产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随时注意发现和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数学问题,善于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在教学“年、月、日”认识闰年时,教师可先谈话创设情境: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对照万年历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就知道了,这样的学习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四、体验学习成功,使学生爱问
课程标准提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更是如此。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做。”我们从他的观点中可以领悟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表扬声和赞美声中欢度学习生活的;而那些一次又一次遭受失败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声和斥责声中苦熬学习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千方百计使学生“享受成功”,他们才能学有劲头。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每一个课堂提问,力争使提问功能发挥得更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爱问,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通过自已的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许云贵.数学教学语言的七点特性[J].黑龙江教育.1998(12)
[2]张峰.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J].黑龙江教育.1998(12) [3]郑晶华,郑金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浅见[J].教育评论.1999(03)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白云银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