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政巧
新课改十分强调学生的“活动”、“操作”、“实践”和“考察”,所有这些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数学知识。
一、用生活情境体验知识的来源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味”,需要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正是学习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精选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融入到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中,为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我们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或用过人民币呢?”这个问题有关的场景重新浮现,平时买学习用品用过人民币,过年给压岁钱收到过人民币,上街购物用过人民币,这样把原始的生活情景重新回放,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再比如,我们在教学《分类》时,教师可先组织一些学生围成一个圆形,然后在里面随意放上衣服、鞋子、瓶子、玩具等各若干件,接着开始组织学生说出地上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怎样放才能整齐,由此可列出“分类”这个知识。这样设计既让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又教给学生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所有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熟知的生活世界中,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二、用活动来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
呈现在课本上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等都是静止的,如何使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呢?这就要求我们来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来源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数学结论的抽象、概括的过程。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体验获取知识的“艰辛”和“乐趣”。
例如: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学生对“135-98=135-100+2”中先减100再加2难以理解,普遍认为应该是减“2”,对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来理解:妈妈带了135元钱去超市买了98元钱的生活用品,他给了收银员100元,问:现在妈妈身上还剩多少钱?通过两个学生模拟演示,大家知道,收银员应该找给妈妈2元钱,妈妈身上的余钱应该是原来身上剩下35元加上收银员找回的2元钱,也就是37元钱。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98元钱看成是100元钱,多算了2元钱,给收银员100元,还必须找回2元,计算妈妈身上的余钱时,这个2元钱当然应该是加上。这样我们就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离我们近了。再比如:有好多学生对《利息》这一知识不太容易理解,我们事先可以模拟一个银行现场,让学生模拟存款、取款,储蓄,填写存单等,根据利率计算利息等等。有了这一模拟场景,要比教师枯燥地讲解知识效果好得多,学生不仅能理解利用这个知识,还能体验到数学中的好多知识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三、在交流争论中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要通过学来体现其作用。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关键还是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思与想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汇,让他们把想说的说出来,充分挖掘知识的来源,理清知识的脉络,这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更是健全人格、培养情感的有效途径。例如:我们在教学“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时,可以先设计两个长方形让同学们来比较大小,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积极设计解决方案,(可以准备好三种图形,一样大小的长方形,小正方形和小圆各若干个)用摆图片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教师进行预设,学生填摆会出现如下情况:长方形甲里能填摆10个小长方形,长方形乙里能填摆8个小圆,长方形甲里能填摆12个小正方形,长方形乙里能填摆12个小正方形……怎么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呢?最后通过交流得出只有在两个长方形里填摆同一种小图形,才能很快地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也就是说“只有面积单位统一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通过剪、拼、摆、填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再如,我们在学习除数是纯小数的除法时,许多学生对商比被除数大难以理解,为此我在教学中预设了以下一组问题:
有10块月饼,每人吃5块,能分给几个人?
每人吃两块呢?吃1块呢?吃半块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0/5=2(人);10/2=5(人);10/0.5=20(人),现在我们发现如果每人吃半块,吃的人当然要比月饼的总块数多。接着我又让学生进一步比较算式,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比较、概括、总结,得到这样一条规律: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当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由此可见,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学生就能迅速理解、掌握。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城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