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农村丧偶老人抑郁状况的研究进展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1054次
  • 评分4
  • 95
  • 0

张双姣1杭荣华2

(1.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2;2.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摘要】对国内外丧偶老人抑郁状况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了我国农村丧偶老人抑郁状况研究的发展状况,并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和丧偶老人心理健康教育,对丧偶老人抑郁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丧偶老人;老年抑郁;干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

老年抑郁症是指[1]原发或继发于老年期的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识别率、低治疗率、低治愈率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利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的相关研究表明[2-4]: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在8.17%~13.56%。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与居住地、家庭结构、日常生活能力差、慢性应激、高度神经质和认知功能损害有关[5]。生活事件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6],丧偶又是老年人最大的负性生活事件。目前国内该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大中城市社区的正常老年人群,对农村社区丧偶老人抑郁情况的相关研究较少。

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丧偶老人抑郁研究的心理学文献,发现国外理论界对丧偶老人抑郁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刚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比较薄弱。

1概念界定

1.1农村丧偶老人

农村丧偶老人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失去配偶的农村户籍人口。

1.2抑郁

抑郁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常伴有各种症状,如焦虑、激越、无价值感、无助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迟滞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如失眠)。严重的抑郁会造成身体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

1.3老年抑郁症状

老年抑郁是一种心境障碍,即个体在较长时间内体验到和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异常情绪状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或兴趣较少、思维迟滞、活动较少等精神运动抑制的特点,或沮丧、苦恼、好发脾气等精神运动激越的特征[7]。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患有抑郁症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10%,合并其他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率可达50%,约1%~4%的老年人有重症抑郁症表现[8]。老年抑郁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往往导致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的下降,甚至会导致死亡率增高[9]。因此,丧偶老年人出现的抑郁综合征,极大地损害了患者的社会功能,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2研究方法

研究测量工具:

老年人抑郁量表(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该量表由Brink和Yesavage等于1982年编制,包括30个代表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核心条目,总分30分,专用于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评分标准:0~10分为抑郁症状检出阴性(即正常)11~20分为轻度抑郁,21~25分为中度抑郁,25~30分为重度抑郁。凡GDS评分≥11分者,为有抑郁症状。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5。聚合效度为0.8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0-11]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ADL)由Lawton和Brody等于1969年制定,共有14项,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6项)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8项)两部分,均采用4级评分,总分14~64分,>16分判定为自理能力下降。该量表被广泛用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

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为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否独居、自理能力、合并慢性病情况、经济保障、是否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有无娱乐活动、丧偶者再婚意愿等。

3国内外相关研究

3.1农村丧偶老人抑郁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与居住地、家庭结构、经济保障、慢性病、日常生活能力差、慢性应激、高度神经质和认知功能损害等因素有关[13-15]。丧偶作为老年人的严重“丧失性”生活事件[16-17],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农村丧偶老人的致病作用更加突出;农村地区由于在经济水平、社区服务网络、社会支持、卫生保健等方面与城市社区存在较大差异,加上经济落后,使他们面临更多的生活困难和精神问题。

梳理近十年相关文献,对丧偶老年人抑郁研究的影响因素做了总结,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部分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和拖累,易引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我们应做好老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鼓励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减少因老龄和患病导致的躯体功能障碍,促进其身心健康。

2)是否独居丧偶又独居使老年人出现情感缺失,难以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及必要的生活照顾,容易产生孤独、忧郁,重者出现自卑和厌世想法,甚至产生自杀行为[18];而且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老人照顾不够,加上农村子女不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使老人感觉被遗弃、被疏远。因此,子女等家庭成员应为老人提供更多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支持,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3)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是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与女性心理特质以及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经济独立性相对较差等有关,较之男性更易产生抑郁症状[19-20]。因此,应对丧偶女性老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4)罹患慢性病罹患慢性病使得老人机体功能受损,且慢性病易复发,给老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对于农村丧偶老人来说,没有经济来源,身患慢性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进一步加重了内心的抑郁情绪。因此,应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做好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工作。

5)健身活动健身活动对抑郁情绪的积极调节作用已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21]。农村地区缺乏健身娱乐的场所,大多数丧偶老人经常待在家中,生活单调无聊,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因此,政府应为农村老年人创造运动健身设施,丰富其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

6)经济保障相关研究[22]表明:经济保障因素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农村丧偶老人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大多数老人失去劳动能力,经济来源很少,加上有些老人罹患多种慢性病,耗费大量医药费,生活更加艰难,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政府应给予农村丧偶老人更多的援助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关怀。

7)家庭支持对于丧偶老人来说,子女是唯一的依靠,而在农村地区,大多子女外出务工,无法给予老人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有些不孝顺的子女甚至不愿意去赡养老人,使得丧偶老人失去依靠,感觉自己被抛弃,便会抑郁情绪。因此,我们应提倡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给予丧偶老人更多的经济和精神上的照顾。

3.2对农村丧偶老人抑郁的干预研究

目前关于丧偶老人抑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丧偶老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研究较少。杭荣华,刘新民等认为,对社区老年人开展抑郁的早期筛查和心理干预可以使更广大的老年人受益,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人的抑郁症状,提高其幸福感。

为预防农村丧偶老人的抑郁,需要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比如政策补贴,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为老人建造休闲娱乐设施,丰富他们的生活;建立健全卫生保健机构,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病;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使得丧偶老人生活有所保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丧偶老人再婚等。对于子女来说,应多陪伴父母,给予精神上支持。同时,丧偶老人自身也应选择适当的干预措施,如经常出去散步、与左邻右舍谈心,参加宗教组织等,从而保持心情的愉悦,预防产生抑郁情绪。

3.3农村丧偶老人心理健康教育

在以往研究中,大部分教育理论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少年和青年阶段,老年教育课题较少。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可塑性较小,教育对他们没有太大作用,而且农村丧偶老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他们之中开展教育更加困难。因此对农村丧偶教育不够重视,存在缺失和冷落。

农村丧偶老人由于缺乏心理相关知识的教育,对抑郁症的产生、概念、防治等并不了解。工作中应根据丧偶老人的实际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条件的还可以为他们开设心理卫生讲座及进行个人咨询,以期丧偶老人能通过接受外来信息和帮助,自觉调整自己的情绪,正确评价自己,以积极、稳定的情绪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承受能力。

4展望

政府应当给予农民丧偶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系统和卫生保健系统,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向丧偶老人普及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友文.老年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9-30.

[2]周建芳,薛志强,方芳,等.独居老人抑郁症状和抑郁症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3):136-138.

[3]孟琛,汤哲.北京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7(10):196-199.

[4]刘宏军,孟琛,汤哲.北京市老年人抑郁症状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4-795.

[5]吕永良,吴爱勤,李鸣,等.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54-256.

[6]李凌,李建明,李占江.生活事件与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461-462.

[7]LebowitzBD,PearsonJL,SchneiderLS,et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depressioninlatelife.Consensusstatementupdate[J].JAMA,1997,278(14):1186.

[8]TaylorWD.Clinicalpractice.Depressionintheelderly[J].NEnglJMed,2014,371(13):1228-1236.

[9]AlanJG,MarlenePF,JohnCM,etal.Practiceguideline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vedisorder,ThirdEdition[G].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10.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17-219.

[11]谢丽琴,张静平,焦娜娜,等.农村空巢老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2515-2517.

[12]燕铁斌.康复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6-80.

[13]孟琛,汤哲.北京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0(7):196-9.

[14]宁自衡,EstevesJ,林中宝,等.澳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5):331-3.

[15]吕永良,吴爱勤,李鸣,等.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54-6.

[16]宁自衡,EstevesJ,林中宝,等.澳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5):331-332.

[17]吕永良,吴爱勤,李鸣,等.老年抑郁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54-256.

[18]贺新艳,栾霞,刘丽杰.丧偶独居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42-144.

[19]刘宏军,孟琛,汤哲.北京市老年人抑郁症状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4-795.

[20]孟琛,汤哲.北京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0(7):196-99.

[21]宁自衡,JoseEsteves,林中宝,翟群.澳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05:331-333.

[22]陈立新,陈功,郑晓瑛.北京城市丧偶老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7):696-698.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