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提高大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205次
  • 评分4
  • 75
  • 0

刘 婕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 422000)

【摘 要】评价体系改革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学校开展评价体系改革的实践,提出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听、说、读、译、写”分能力模块展开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英语应用能力;评价体系;模块;改革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资助项目(SJ12618)最终成果。

作者简介:刘婕(1977—),女 ,硕士,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0 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对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教育司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1]为了向社会输送具有合格英语水平的毕业生,许多高校教师改变理念,进行教改,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途径。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为此,改革不适宜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1 传统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许多大专学校的英语评价方法虽然有所改变,但究其根本,终结性评价还是处于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评价学习结果,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跟踪、监测和反馈[2];评价的内容侧重卷面的语言基础,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策略和语言应用能力等指标的评价;评价的主体是任课教师,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简单评价,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又无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更不能提高语言能力。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应用能力的发展,势在必行。

2 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1 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2.1.1 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改革评价体系的初期阶段,我校教师仔细研读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广泛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对英语教学评价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认为:

(1)评价的目的要准确。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3]通过评价,教师可及时客观的了解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使用能力的发展情况,以改进教学,指导学生。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改进学习方法,从不断的自我肯定和否定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自身综合语言素质的发展。评价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学生,而是帮助水平、能力各异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实现个性化成长。

(2)评价的主体要全面。教师和学生都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客观正确的评价自身的学习情况。同学朝夕相处,彼此了解,可以做出真实有效的相互评价。只有教师、学生和同学共同成为评价的主体才能保障评价的全面准确。

(3)评价的内容要丰富。根据《基本要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要考察语言基础知识,更要检验语言应用能力。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这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包括自学和向他人学习。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自身知识并学会与同学协作,及自己之所能,合他人之所长,完成学习。只有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综合考评,才能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4)评价的方法要多元。评价方法应适应评价内容。丰富的评价内容要求多元的评价方法。只有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评,自评与他评多种方法,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才能保障评价结果的全面、公正、科学。

2.1.2 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

在借鉴国内高等院校改革教学评价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我校英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反复研讨,并结合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评价的各级指标、细则,并进行小班试行,最后修改,定稿。新的评价方案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基本要求》指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3]据此,我们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教育活动进行当中,即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的过程中,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注重于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两者应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对“听、说、读、译、写”分能力模块评价。《基本要求》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译、写”五个方面,他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听、读”是信息的输入,“说、译、写” 是信息的输出。语言教学正是这些输入和输出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在各种口头、书面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说、译、写”能力,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通过“说、译、写”的输出效率来评价“听、读”输入的质量。

期末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以口语测试重点评估“说”能;以卷面测试检验“听、读、译、写”四个方面。两种方式相结合,客观、准确的反映学生的五大应用能力。

2.2 评价体系的运用实践

2.2.1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我校在2013级和2014级学生中进行了三次评价实践,并逐步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以每月一次为宜,每次评价时间为两节课。具体步骤如下:

(1)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小组长一名,组员3~4名。

(2)教师在评价实施前,对形成性评价表(见表1)采取介绍说明,评价示范,模拟评价以及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正确了解评价的目的,意义,掌握评价的内容、方法,尺度。

(3)被评价者课前完成“自评”准备,课堂上陈述本月的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成果(作业、笔记,记录、PPT等),并自己打分。

(4)小组长课前组织成员以组为单位,按照要求,完成对被评价者的“互评”,评定分数并在课堂上进行简要描述。

(5)教师课前制作“师评”文档,课堂以电脑公布,并肯定被评价者的成绩及优点,指出不足之处,以便被评价者改进。

(6)小组长签名,任课教师签名,被评价者确认签名存档。

形成性评价表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学习态度”、“课堂活动参与”和“课余学习”。“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行为习惯;“课堂活动参与”既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又以口语和书面表达的形式综合评价五大应用能力,并注重语言的输出质量;“课余学习”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精神。这三个指标都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的评价方式,评分均采用百分制。该三项的平均分为本月评价的最后得分,一个学期开展四次评价,四次评价的平均分为本学期形成性评价的最后得分,占学生英语总成绩的40%。

2.2.2 终结性评价的改良

我校英语课程开设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末举行口试和笔试,作为英语学习的终结性评价。

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设适宜专科院校的口语测试体系,至2014年,我校口语测试的发展经历了“班级试点”、“ 护理系试行”和“全校推广”三个阶段。第一学期测试“课文朗读”和“情景对话”;第二学期测试“课文朗读”和“看图说话”。教师从语音、内容、语言、逻辑、交际策略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测试前,教师以会议形式共同设计考题、评分方法及标准。对口试样本进行模拟试评,缩小评分差异。及时对学生宣布测试题型、内容、方式,评分标准并进行必要解释。确定好学生的考试顺序,做好测试准备。测试时,每两个考官为一组进行评分。学生的最后得分取两个分数的均值。测试后,教师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与点评。口试成绩采用十分制,直接计入学期英语总成绩。

笔试的题型、题量参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A级)”样卷,测试内容参照《基本要求》。为了在考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评价“听、读、译、写”能力,试卷进行了重新设计:“听力”分值增加到20分; “阅读理解”取材更广,涉及生活,科技,医学,文化等领域。题型减少客观选择,增加主观简答;“翻译”以主观题的形式对句子、段落进行英汉互译。“写作”继续考察常见应用文的套写。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为学期英语总成绩的50%。

3 改革后的思考

经过教学观察、课后聊天和学生座谈,我们发现新的评价体系发挥了促学和促教功能:

学生上课精神饱满,课堂秩序好,气氛活跃。特别是英语能力薄弱的学生,非常欢迎形成性评价方式。他们一改以往自卑、厌学的消极状态,严格按照各项评价指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活动,主动进行课余学习,希望通过端正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以弥补期末考试的低分。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增强了合作意识,掌握了一定的沟通技巧,提升了合作能力。此外,定期开展的评价活动,教会了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客观准确的进行自评和他评,并根据反馈建议,调整学习策略,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从中培养了观察能力,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情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口语测试也发挥了对口语学习的正反拨作用,学生由不想开口,变为必须开口;由不知如何开口,变为能运用有效表达,借助交际策略,进行一定交流。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学生增加了自信,加强了学习愿望。

教师为了更好的实施评价,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思考,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各种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合作学习。并通过评价反馈,更好地了解、指导学生,促进其个性化成长。在改革过程中,教师查阅资料,多次开展会议交流,进行教研探讨,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进行调整,完善评价方案,既保障了评价体系改革在我校的顺利实施,又提升了自身科研能力,并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做出了积极探索。

同时,我们也深刻的感受到,评价体制的大幅度改革,不仅需要学科教师的努力,更离不开教学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只有决策者改变教学评价理念,才有学科评价机制的改革空间。此外,全面铺开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如何认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工作,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在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的同时,尽量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这都是评价体系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唐红梅.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考试周刊,2009(2):119-120.

[2]金艳.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70-78.

[3]李丽华,罗虹,邹锦.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模块教学的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J].科教文汇,2007(3):122-123.

[4]周婧.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实证研究[J].College English,2012(1):118-124.

[责任编辑:邓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