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琼GUOFeng-qiong
(华北地址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三河065201)
(IntegratedReconnaissanceBattalionofNorthChinaGeologicalExplorationBureau,Sanhe065201,China)
摘要:并购是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本文运用账面价值法,将企业各种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结合账面价值倍数参数(支付者愿意支付的净资产价值的倍数)评估企业的价值,得到了更为客观的企业价值参数,为并购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Abstract:Mergerandacquisitionisthemajorstrategicadjustmenttoexpandproductionscale,improvethemanagementbenefit.Thispaperusesbookvaluemethodtogivethedifferentweightsofvariousfactorsofenterprises,combineswiththemultipleparametersofbookvalue(themultiplesofthenetassetvaluethatpayersarewillingtopay)toevaluatetheenterprisevalue.Themoreobjectiveenterprisevalueparametersaregotten,andtheseprovidereliablereferencesfordecision-makingofmergersandacquisitions.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小企业并购;价值综合评估;参考依据
Keywords:mergerandacquisitionofSME;comprehensivevalueassessment;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051-02
0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资金瓶颈问题、资源匮乏或管理上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再扩大市场遇到了阻碍,与此同时,较大型的企业缘于企业发展动机、发挥协同效应的需要,迫切地需要资源整合,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各取所需,企业并购现象产生了,一些中小企业成为大型企业的目标企业,如何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笔者给出的建议是,在中小企业并购价值评估过程中,应以账面价值法为依托,充分利用账面价值法的优势(由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比较客观,而且取之方便)同时结合市场法带给企业的“账面价值倍数”概念,结合企业文化、企业中人力资源因素等因素,并定义各项指标在不同行业或企业中的权重,综合计算企业价值。
1中企业并购价值评估具体方法
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有方法有多种如: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等。收益法的理论基础是:任意企业的价值等于其预期未来的所有经济收益流的现值总和。企业价值是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对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预计能获取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贴现值。收益法以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与折现率为核心,该类方法至少需要未来5年的财务计划数据,而估测又是主观进行的——加上各类不可控的风险,会增大评估的风险。收益法的利用需要并购方在严谨的调研后,根据雄厚的财务预测能力与业绩判定能力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它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是相当巨大的,且评估也不一定理想;市场法的理论基础是以交易活跃的同类企业的股价和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比率,用这些比率作为乘数计算得到目标企业的价值。
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如下情况:一是难以找到与目标企业同质类的企业,因企业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不是靠其中的某一类指标就确认其内在价值的;一是目标企业可能存在多种经营方式,这就更难找到可参照企业,给评估工作带来很大困惑;针对中小企业作为目标企业,有着运作时间不长、规模不大的特点。
1.1“账面价值”的客观性确认是评估中小企业价值的核心内容评估中小企业价值时以成本法中的账面价值法为依托,但必须注意账面上的“净资产”数据,需要分析和逐一过滤,即排除非正常营业带来的利润、排除掉可能出现的死账、坏账,排除掉因“应收账款”后续的投入成本等,同时也要增加虽然账面未体现,但因已经签订了合同可能会在后续产生的利润,还要考虑企业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隐形资产等等。总之,评估企业的净资产绝不是简单地去看企业报表中的净资产数字,然后去乘以并购者愿意支付的价值倍数,而获得被收购企业的价值数据,只有客观、有礼有节地评价目标企业的价值,才对购买方和被收购方都公平公正。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就中小企业价值组成的关键因素分析目标企业的“客观性价值”。
1.2排除非常规性经营业务给目标企业带来的财务数据影响企业除了正常的经营范围之外经常有一些非常规性的业务,对中小企业来讲,非常规性业务带来的利润(亏损)所占比重往往不小,这样的业务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一旦产生企业合并,类似的业务很可能失去了其相应的依托而随之消失,如:国家为鼓励有着特定规模、特定产业或者就特定地区的发展,给予一些补助,该补助形成了企业的“利润”,例如对于一个规模在100人左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其全年创效达到2000万元,年度创利200万元可以称得上中等水平,而因国家的一项扶植政策导致其成功申请某项补助基金100万元,因此影响企业33%的利润额,如此高的盈利水平,并非企业本身的主营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考虑企业并购时,需将该部分业务形成的利润排除掉;同样,因企业的一些“官司”导致的赔偿等业务,属于企业管理上产生的问题造成的“亏损”,一旦发生并购,这种问题不会在新的企业中产生,所以也应将其对利润的影响额排除掉。
1.3从合同入手评估企业“应收账款”带来的可变现资产、“应付账款”带来的可确认负债直接从合同出发,分析企业的事实应收款带来的可变现资产、事实应付款带来的可计量负债。众所周知,涉及较大金额的业务通常会和对方签订合同,站在收款方的角色上,根据销售合同或相关施工合同,结合该业务的进展程度(可能是工程进度、货物发出量),计算得出企业的事实应收款总额(而不是合同签订额),用应收款总额减去企业已经收回的款项,减去收回尾款需要付出的综合性收账成本及其相应费用(围绕着收款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其中由企业投入的费用含销售费用、工资、提成、公关成本、相应的税费、管理费等;评估企业的收账成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中的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例、管理费用占收入的比例等指标测算),即为该笔合同带来的可变现资产;同理,站在付款方的角色上,根据采购合同或者相关施工合同,获取对方企业所提供的工程进度、货物发出量等信息计算得出企业的应付款总额计算得出企业的事实应付款,减去已付款即企业的可计量性负债。“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是企业重大资产、负债项目,客观、准确的确认该两大项目,为正确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分析企业“在产品”、“产成品”、科技开发成本”、“科技在产品”等存货类价值目标企业如为生产型的企业,资产类业务大多反映在“在产品”、“产成品”等科目中,其构成因素包含了购入价格、运输费、被分摊进入的制造费用等等,虽然其构成的入账价值为历史成本原则,当处在企业合并的状态中,则由“产品”变成了“商品”,存货价值则要参考市场价格,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来衡量;对于开发型的企业,“开发成本”科目反映了企业投入的开发费用,但是如果开发不成功,这些投入的成本则形成了“费用”,开发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分析市场上同质产品的开发总投入、企业的产品开发投入计划额度和开发周期、已经投入的开发费用、该产品的生命力等,同时借助于事件概率因素,所以评估该类资产需要的技术含量最高。
1.5目标企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企业的“净资产”上收购企业不是仅仅看“企业的净资产”,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如果仅仅看企业的净资产,那收购的不是企业,而是资产,资产具备可比性,如同满大街的白菜,可以相互比较,而企业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具备特定性,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经过了几年的成长后沉淀出特有的企业文化,特有的人文思想、特有的技术开发理念以及特有的营销风格。将这个一体性的组织并入到一个新的企业中,将会产生哪些真能量和负面影响,将其融入到新的企业将要付出多大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都是并购者需要考虑的。
2案例分析
运用账面价值法、综合企业的多种因素,将各种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结合账面价值倍数参数(支付者愿意支付的净资产价值的倍数)评估企业的价值,是比较客观的,行业性质不同,资产账面价值权重也不同、企业文化融入系数、企业人力资源评价系数等等均区别对待,∑价值=∑评估后的账面价值*各项指标常规权重*指标分值*账面价值倍数,不同企业举例如表1所示。(账面价值倍数设定为3)
3结束语
总的来说,目标企业的价值表现在企业的质量上,企业质量不仅和企业的净资产有关,和企业的产品结构有关,也和企业的市场营销有关,不仅和企业领导层和核心人员素质有关,也和企业中通行的习惯有关,不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把握,就不可能正确判断企业价值,不能在并购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中小企业的价值评估需运用综合性的评估手段,以账面价值法为核心,借用市场法的经验,多指标的赋予权重,没有最客观的企业价值,只有更客观的企业价值,这就是综合评估的优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03).
[3]胡玄能.谈企业价值的估价方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