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园林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文献挖掘的扬州芍药文化意蕴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7-08
  • 阅读量25次
  • 评分0

摘    要:扬州芍药栽培始于隋唐,盛于宋、清,有“扬之芍药甲天下”之称。中国历代文人对芍药多有吟咏,而扬州芍药也成为歌咏芍药诗词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大体来说,古代扬州芍药具有娇柔、不争、放纵、将离等普遍性意蕴;另一方面,又具有祥瑞之兆、黍离之悲等具有扬州色彩的意蕴,并成为扬州的象征。现如今的扬州芍药虽不复从前,但也成为扬州历史传承和对外交流的媒介。随着芍药的广泛普及,为寻得新的文化符号,扬州芍药文化意蕴的研究便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园林植物, 文化意蕴;扬州芍药;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通志略》中记载:“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之所流咏也。”由此可见,芍药是中国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花卉之一。自《诗经》始,中国历代文人对芍药多有吟咏,芍药也成为诗文中经久不衰的艺术形象[1]。


王观《扬州芍药谱》云:“维扬大抵土壤肥腻,于草木为宜。”扬州地属亚热带,气候、地形、土壤等均适宜芍药生长,作为芍药古代主要的栽培地,有着“古以芍药擅天下”的美誉。由此,扬州芍药也成为芍药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不仅拥有芍药的普遍意象,更融入了扬州的地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扬州芍药的现代应用也展现出时代性的文化意蕴。


1 扬州芍药的栽培简史

隋唐时期,扬州芍药初见栽培,于宋朝位于鼎盛[2],根据《扬州芍药谱》记载,宋朝时,人们已经总结出芍药的种植经验,由于土壤肥沃,栽培得当,有了“扬之芍药甲天下”之称。当时扬州芍药的品种有三、四十种之多,包括 8 种珍品,主要在龙兴寺和朱氏之园广泛栽植。


元明时期,扬州芍药进入低谷,但名声并非完全消失[3]。元朝的陈旅曾言:“匆匆归去缘何事,要看扬州芍药花。”明朝的《万历扬州府志》也曾记载:“花名之天下者,洛阳牡丹、广陵芍药。”可见,当时的扬州芍药依旧名声在外,但在品种培育上稍有迟缓。


清朝时期,扬州芍药再一次迎来兴盛,品种已达70 余种。随着私家园林的大量修建,扬州芍药也成为园林中广泛种植的花卉之一。《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于水南花墅“芍药开并蒂一枝,庚辰开并蒂十二枝,枝皆五色”,于汪氏之宅的勺园水廊内“芍药十数畦”,于莲花埂新河两岸的名园中“芍药十余亩,花时植木为棚,织苇为帘,编竹为篱,倚树为关。”


民国时期,扬州芍药栽培再次衰弱。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芍药成为扬州市花,目前扬州芍药已有上百个品种,甚至还培育出了只闻其名未见其花的“金带围”[4]。


2 扬州芍药的文化意蕴

伴随着扬州芍药的栽培简史,芍药也成为扬州标志,对于扬州风物的描写大多离不开对芍药的提及,也出现了许多专门描写扬州芍药的诗词歌赋,形成了扬州芍药丰富的文化内涵。


2.1 扬州芍药古籍中的普遍性意蕴

2.1.1 女———娇姿与绰约。

“娇姿绰约”是文人对芍药公认的形象,从而使芍药获得了“名花第一娇”的头衔。《本草》曰:“芍药犹婥约也,美好貌。”“婥约”使用时常常具有女性色彩,此处形容芍药风姿婀娜,同女子一般。李清照的“绰约具见天真”,韩愈的“娇痴婢子”,也无不展现其女性化的风姿。扬州芍药是芍药中的翘楚。在姿态层面,刘子寰《醉蓬莱》中的“束素腰纤,捻红唇小,彰袖娇看,倚阑柔弱”赋予扬州芍药女性的纤腰、红唇、娇看、倚阑,愈加细致地刻画出芍药的“千娇百媚”。在质感层面,苏颂的“腻脸丰肌百态生”和郝经的“烟轻雪腻丰容质”中,扬州芍药被比作女性的娇嫩面容,形象地描绘出花瓣的光滑细腻,盛开时层层叠叠,丰满秀美。


清朝戏曲家李渔曾言:“名花美女,气味相同。”扬州芍药既有被用女子特性描述的诗句,也存在代表扬州女子的例子。《追悼于湘次岳》中便曾言“几日扬州芍药婿”。《青藤书屋文集》中的《徐济之携新妇侍亲扬州》亦云:“华堂一入姑亲道,新妇扬州芍药红。”用红色的扬州芍药比喻新妇,既表达新婚燕尔的喜悦,也借扬州芍药显现出新妇的娇艳柔美,还点明了新妇嫁往的地区。


2.1.2 逸———不争与放纵。

“逸”有隐遁之意。隐逸者,不争也。“芍药富丽虽不及牡丹而逸乃其所长。”这是《嘉庆扬州府志》对《筱园咏芍药》中“饯春风度逸”的标注。扬州芍药“饯春”,殿春而放,不争春光,有“花相”之风度。韩琦《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中“广陵之花性绝高,得地不移归造化。”展现出扬州芍药“得地不移”、不喜争抢的特点。这非扬州芍药独有,韩愈在《芍药歌》中表示芍药是暮春而放的“好花”[5]。另外,“牡丹之接或资人力而芍药之佳悉由天趣”(《倦圃莳植记》),也通过对比芍药牡丹栽培之法说明芍药之姿顺遂天意,不愿刻意争抢。


“逸”还有放纵之意。芍药花期在 4-6 月,于开花期移植可能会使芍药因一段时间的养分短缺而衰弱甚至死亡,所以,“四月移芍药”便被当作是骄奢放纵的表现。《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中以“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展现了在国家面临灾难时,王孙贵族们奢靡安逸的生活状态。《玄宴斋集》中直接将此与“好货逸游而声色之外无他事”归为一个类型。扬州作为古代较为繁华的区域,这种现象也不可避免。《早夏忆维扬风物寄同会诸酒人四首(其一)》有言:“有名芍药趁花移,翠笋朱樱上市时。春酒中人思解渴,绿阴深院试枪旗。”达官贵人们吃喝用度不计成本、休闲娱乐不顾后果的奢靡生活豁然于纸上。


2.1.3 情———将离与多情。

芍药自古被当作离草,有“将离”之称。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芍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1]”元稹的《忆杨十二》中“去时芍药才堪赠”“只为情深偏怆别”恋人分别,以芍药为寄,诗人借赠芍药表达惜别之情,也传达着爱意。而扬州芍药寄托的更多是友情。“乡园归梦桄榔雨,宾馆离殇芍药春。”(《扬州送熊兆堂吉士之毗陵》)诗人与好友见面后又要分别,格外惆怅。胡云坡为范野君题画的两首之一《芍药》有言:“扬州郭外雨晴时,……临岐珍重写将离。”也是友人临行前用芍药表达不舍。


芍药的“多情”一方面来自于它所寄托的情感,另一方面来自于它的外在形象。“有情芍药含春泪”(秦观《春日》),将芍药上的水珠理解为泪滴,顿生人情。扬州芍药以等待的姿态表现出深情,韩元吉《浪淘沙·芍药》有言:“多情红药待君看。……二十四桥明月下,谁凭朱阑。”词人通过眼前芍药仿佛看见了月光下槛阑边盛开的扬州芍药,同样因情静静地等待着赏花人。


2.2 扬州芍药古籍中的地域性意蕴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与风俗,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5]。扬州芍药与扬州共同经历了鼎盛与衰败,其风土人情便也赋予了扬州芍药一些地域性的文化意蕴。


2.2.1 扬州象征。

孙武仲《扬州芍药谱并序》中提到:“芍药之美,益专于扬州矣。[6]”赵长卿《醉蓬莱·赏郡圃芍药》中描写道:“独殿清和,有佳名芍药。浅浅芳丛,绣幢鼎鼎,更艳香绰约。浑似扬州,画楼卷起,翠帘红幕。”眼前芍药“艳香绰约”,可诗人联想到的是扬州,足见芍药的扬州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王祎的《扬州》广泛列举了拥有扬州色彩的典型意象,芍药便位列其中:“琼花芍药犹闲事,且访平山旧柳条。”可见扬州芍药已成为扬州必不可少的风景。


民间的小歌小调贴近百姓生活,往往更能传达大众想法。《望江南百调》中表明了扬州因芍药而美好的态度:“扬州好,芍药殿春风,曾记玉楼娇并蒂,艳传金带兆三公,花会洛阳同。”可见,扬州芍药已成为扬州的特色,被人们传唱与称赞。《青芝山馆诗集》中的《芍药田歌》更是形象地道出芍药在扬州数量之多、培育之盛:“有田不栽黍与禾,扬州田少花何多。”


2.2.2 祥瑞之兆。

《求闻过斋诗集》中有句言:“邵武榴花祥,广陵芍药瑞。”扬州芍药以祥瑞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主要是来源于“四相簪花”:韩琦担任扬州太守时,院中芍药“金带围”花开四朵,其邀请四位友人簪花同乐[3]。之后几十年间,四人先后位及宰相。这个故事被广为流传,扬州芍药“金带围”花开也成为吉兆。“渐老羞闻金带语,不须过客拟升之。”(《虞浣之画广陵芍药见贻漫题六首》(其一))“今春,养志园芍药盛开中有金带围三朵,外孙登科之兆也。”(《劫余诗选》)从登科到升官,一旦“金带围”开,无不带给人们成功的希望。


古人认为“造物生一物,生意各有寄。兆盛或兆衰,草木亦表异。”所以,芍药中奇特的品种也会被人们赋予祥瑞的意象,加之栽培育种较好,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扬州芍药之上,于是其便有了福瑞的意蕴。《扬州画舫录》记载:“卢工转运扬州时,三贤祠花开三蒂,时以为瑞。……扬州芍药冠于天下,乾隆乙卯,园中开金带围一枝,大红三蒂一枝,玉楼子并蒂一枝,时称盛事。”2.2.3 黍离之悲。“黍离之悲”出自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文中将扬州战争前后的风光进行对比,一个是“春风十里”的繁华,一个是“清角吹寒”的凄凉,破败苍凉,百姓流离失所。“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以乐景衬哀情,扬州芍药依旧红艳,每年准时绽放,但观赏的人不再,共生的景不再,越是艳丽,便越显悲凉。整首词犹如一幅惟芍药红艳的黑白照片,它不再是一朵花,更像是将士们的鲜血。扬州芍药承载了国破家亡的悲伤、战争后今非昔比的痛慨。扬州芍药被赋予这种意蕴,一方面是由于“将离”意蕴带来的悲情印象,一方面是扬州在宋朝飘零时经历的惨烈战事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宋无的《扬州即事》中描写到“连营骠骑毛,重柝雁行楼。强弩虚空发,飞桥日夜浮。烟生烽燧地,草死虎狼秋。……无复琼花梦,犹余芍药愁。”扬州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过去繁华似锦、如梦似幻的烟雨江南消逝,变成了鲜血横流的战场,战后唯余苍凉与悲愁。


3 如今扬州芍药文化应用层面

3.1 品种恢复

扬州有名的花农世家林老曾言:“我们总在想办法,我希望在我活着的时候,能在我们的芍药园里,再见到‘金带围’‘金不换’‘黄鹤楼’‘铁扇紫’‘胭脂滴玉’。[7]”扬州大学陶俊教授科研团队努力培育 “金带围”[4]。因为历史缘故,扬州芍药名品丢失较多,对于历史品种的挖掘,再现其模样也成了当代人的不懈追求。


扬州芍药花会自宋朝始,复于清朝,断于民国,如今也随着育种工作的逐渐恢复回归大众视野。自 2008年,几乎每年扬州都会在扬州芍药园内举办盛大的芍药节,曾有人作诗云:“千亩枝头齐绽放,天生绰约报培栽。[8]”“千亩”一词虽有夸张之意,但也足见如今的扬州芍药节规模可媲美当年。


3.2 美好祝福

对于爱情,古代芍药往往会因为“别离”的意象沾染悲感,但当代的扬州芍药更多寄托的是爱情美满之意。扬州古槐道院的禅房中,“那褪色的芍药花瓣,凝聚的实乃是红尘世界里最令人神往的一段旖旎风情,是瑰丽的男女间的炽热的初欢热恋。[9]”一曲《芍药花开》:“都说这扬州芍药冠天下,喜今日花随人意情相牵。[10]”歌唱出收获恋人的幸福与欢愉。2019 年扬州芍药节也举办过园博爱情游相亲会的活动[11],希望借着扬州芍药的美好寓意,为有缘人寻得一份惊喜。


在其他方面,扬州芍药也蕴含着积极的愿景。扬州大学培育的芍药新品种‘金科状元’为升学学子送去满满好运,‘彤云金焰’祝愿每个家庭红红火火、金玉满堂,‘桃花托金’更是有着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内涵。专门为扬州芍药创作的《芍药赞》,以“华贵雍容”来描写芍药[12],借芍药之寓意给千家万户带来吉兆。园林中也主要以“四相簪花”为背景构筑小品景观,以传达吉祥之意。


3.3 交流媒介

中国邮政发行的《芍药》特种邮票曾在瘦西湖惜春台首发[13],这不仅肯定了扬州与芍药不可磨灭的羁绊,还是以邮票之名体现扬州芍药对外交流的意蕴。邮票贴附于信件,用于双方的交流,印有扬州芍药的邮票似乎也为扬州芍药赋予了这层含义。


扬州芍药节的举办往往伴随着其他的活动和会议的开幕,也就形成了借扬州芍药盛开之际,呼朋引伴,共邀各方人士进行交流的现象,扬州芍药也因此成为了交流的一种媒介,至 2020 年交流范围扩大到长三角;2021 年扬州举办世园会,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世界[11]。另外,‘金科状元’‘彤云金焰’‘紫荷’‘雨蝶’4个扬州芍药新品种获得了国际品种权登录,成为了“国际花”[14],不仅可以作为扬州向世界输出文化的使者,还可以借此加深世界于扬州的认知。


4 结语

通过对扬州芍药文化意蕴的梳理与对比,可以看出扬州芍药的文化意蕴较为丰富,也涉及了较多方面,体现出其在古代所处地位,也侧面反映出各个时期扬州的繁荣与衰败。随着时代的变迁,扬州芍药的栽培优势一度不再,以此为支撑的地方特色也渐渐消失。但经过一代代栽培者的经营,扬州芍药再次绽放出生机,他们在传承先人成果的同时,为扬州芍药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扬州芍药现状于古代而言,仍旧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寻求新的文化符号并进行输出,再次建立扬州芍药的优势,扬州芍药文化意蕴的挖掘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论传统文化中芍药花的文化意象[J].艺术百家,2007,23(S2):49-51.

[2] 徐梅.扬州芍药[J].中国园林,2005(04):52-54.

[3] 王晓春,李健美,陶俊.扬州芍药花文化及园林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8):102-104.

[4] 赵大球,李成忠,陶俊.金环型芍药新品种‘金科状元’[J].园艺学报,2015,42(4):807-808.

[5] 王小红.牡丹文化的地域气质———以中国三大牡丹栽培中心为[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101-104.

[6] 孙慧颖.唐宋文学中的芍药[D].合肥:安徽大学,2013.

[7] 梅汝恺.梅汝恺文集第五卷散文评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10.262.

[8] 佚名.观扬州芍药园[N].扬州晚报,2014-05-31(A18).

[9] 梅汝恺.梅汝恺文集第四卷中篇小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10.260.

[10] 佚名《.芍药花开》歌赞”好地方”[N].扬州日报,2021-04-08(A02).

[12] 陈蜜,张胜.盛世欢歌:江苏创作歌曲集(2004-2009)[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0.122-123.

[13] 佚名《.芍药》特种邮票在扬首发[N].扬州日报,2019-05-12(A02).

[14]李艳梅扬州大学国家芍药种质资源库筛选新种质重现扬州芍药风采[J]中国花卉园艺,2020(2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