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秋生1,文红波2,阮红恩2,李章武1,张学军3,李万德1
(1.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00;2.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武汉 430079;
3.湖北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湖北 红安 438400 )
摘要:湖北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将改善和恢复区域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同时,还将提高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从而产生较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湿地公园;湿地保护;恢复建设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6-133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15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 of Jinsha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Hubei
FU Qiu-sheng1,WEN Hong-bo2,RUAN Hong-en2,LI Zhang-wu1,ZHANG Xue-jun3,LI Wan-de1
(1.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Wuhan 430200, China;
2.Hubei Forest Industr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Wuhan 430079, China;
3.Hubei Jinsha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of Management Office,Hongan 438400, Hubei,China)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wetland protection and wetland restoration project in Hubei Jinsha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will improve and restor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rich the biological diversity, enhance the wetl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safety in the area. The measures will also improv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monitoring, popularize manag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awareness of wetland prote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tland protection and wetland restoration project in Hubei Jinsha Lake National Wetland Park produces significant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It will guarante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wetland park; wetland protection; restoration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4-12-16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项目(13-LY-16)
作者简介:付秋生(1964-),男,湖北孝感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业生态方面的研究,(电话)027-59728533(电子信箱)835837548@qq.com;
通信作者,李万德,副教授,(电话)13986186256(电子信箱)2918769647@qq.com。
湿地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作用[1]。湿地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和越冬地[2]。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结合体,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功能[3]。
湖北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为红安县金沙河水库,范围包括水库及周边水源涵养林,总面积1 903.37 hm2。金沙河水库是红安县城区的饮用水源地,不仅供应县城近20万人口的全部生活用水,在遇到重大干旱灾害时,还为红安县的工农业生产提供用水,同时,金沙湖湿地还是当地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较多和较集中的重要区域之一。
1 项目建设条件
1.1 自然地理条件
1.1.1 地理位置 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红安县西北部,位于东经114°32′09"-114°35′45"和北纬31°17′02"-31°22′38",东西宽约6.0 km,南北长约10.5 km,总面积1 903.37 hm2,其中水域面积1 423.17 hm2,其他面积480.20 hm2。湿地公园占地范围涉及红安县的城关镇、二程镇、华家河镇和七里坪镇4个乡镇共计19个村级单位。
1.1.2 气候条件 红安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能资源较充足,热量资源较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5.7 ℃;最冷月份为1月,月平均气温2.3 ℃;最热月份多在7月,月平均气温28.2 ℃;极端最高温为41.5 ℃,极端最低温为-16.2 ℃,极端最低气温低于-8.0 ℃的年份占54.5%。10 ℃以上的年活动积温4 000 ℃以上,年均无霜期241 d,年均日照时数2 088.6 h。降水主要集中在3~7月,年均降水量为1 021~1 154 mm,降雨量分布地域差异不明显。
1.1.3 水文条件 金沙河水库建于1959年,承雨面积108 km2,总库容17 872万m3,其中防洪库容2 492万m3,有效库容10 644万m3,死库容4 736万m3,有1座主坝和4座副坝。金沙河水库原设计功能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养殖,现主要功能是为红安县提供饮用水源以及防洪和灌溉。
水库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位72.36 m,校核洪水位73.06 m,泄洪水位70.6 m,死水位63.5 m。常年平均水位68.0 m,水域面积为1 423.17 hm2,常年平均水深为13~14 m,最深水位为20 m。
金沙河水库水质优良,根据监测结果,水质常年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
1.1.4 土壤 金沙湖湿地公园范围内主要为水域,部分水岸多为岩石,陆地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其中,西北部矿山、华河一带为石灰土,零星分布有林地棕色石灰渣子土(石灰土)和水稻土。
1.2 湿地资源条件
1.2.1 植物资源 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共计96科205属318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5种,主要有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裸子植物6科13属18种,主要包括银杏(Ginkgo biloba L.)、雪松(Cedrus deodar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被子植物86科187属297种,主要包括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
金沙湖湿地公园挺水植物包括睡莲科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禾本科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 Roshev.)、香蒲科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苋科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等。浮水植物包括雨久花科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Mart.) Solms.]、槐叶苹科槐叶苹[Salvinia natans(L.) All.]。沉水植物包括小二仙草科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水鳖科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L.) Pers.]等。
1.2.2 动物资源 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动物资源丰富,共计有脊椎动物29目48科12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栗鸢(Haliastur indu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雕鸮(Bubo buto)、穿山甲(Manis)、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Weigmann.)]。
1)鱼类。鱼类有7目13科35属50种,主要的种有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鲤鱼(Cyprinus carpio)等。
2)两栖类。两栖类有1目2科2属7种,主要的种有虎纹蛙、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garizans)、湖北金线蛙(Rana plancyi)等。
3)爬行类。爬行类主要有2目2科3属6种,主要的种有玉斑锦蛇(Elaphe mandarinus)、王锦蛇(Elaphe carinata)、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等。
4)鸟类。鸟类主要有14目24科47种,主要的种有风头鸊鷉(Podiceps cristatus)、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苍鹭(Ardea cinerea)、大白鹭(Egretta alba)、白琵鹭、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等。
5)哺乳类。哺乳类主要有5目7科9属10种,主要的种有黄腹鼬(Mustela kathiah)、狗獾(Meles meles)、草兔(Lepus capensis)等。
1.3 社会经济条件
1.3.1 行政区划、人口及人均收入 建设范围涉及红安县城关镇、二程镇、华家河镇和七里坪镇4个乡镇,19个村级单位。湿地公园及周边乡镇的居民,人均宜林地较少,收入少,经济总产值较低,年生产总值为6 145.40万元,人均年收入仅3 400.00元,第二、三产业薄弱,农业结构中粮食种植比重较大,以种植小麦和水稻为主,林业和渔业等为辅。
1.3.2 交通与通讯 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红安县县城西北侧,东处于省道S109(阳福线)、S304(宋长线)两条省道的交汇点,北部紧邻乡道Y0228,东部靠近县道X001(红华线),西部贴近乡道Y026(杨矿线),外部交通方便,园区内主要为水体,以水上交通为主,有小部分土路。移动、联通等移动通信覆盖率达100%。
2 保护工程建设
2.1 栖息地保护建设
2.1.1 水禽栖息地保护 对李家洼、董家湾2处水禽栖息地总面积10.0 hm2进行保护,其中水域面积7.6 hm2,陆地面积2.4 hm2,主要措施为:
1)水生植物种植。在海拔66~67 m高程区水域种植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菹草及竹叶眼子菜等,使用种草数量为400 kg/hm2;在海拔67 m高程以上水域种植莲、香蒲、茭草、芦苇及芡实等植物,使用种草数量为800 kg/hm2。
2)宜林地造林。鸟类栖息地范围现有部分宜林地,面积为1.6 hm2,在这部分宜林地种植阔叶树。接近水域地段栽植柳树、池杉和乌桕,其他地段栽植樟树、槐树、榆树和浆果类植物,如李树、桃树、枇杷等。种植采取随机混交的方式,栽植密度为1 665~2 505株/hm2。
3)现有林补植。鸟类栖息地范围现有部分稀疏林地,面积为0.8 hm2,在这部分稀疏林地中补植和原树种相同的树种或较为耐阴的树种,如樟树和胡桃等,每隔1.5 m补植一株,在林地空地中主要补植枣树、桃树及枇杷等浆果树种。补植后,保存株数为2 505株/hm2左右。
2.1.2 鸟岛建设 为了给鸟类营造良好的栖息地环境,远离人类活动,规划建设鸟岛2处,一处在宣教展示区附近,另一处在宣教展示区西北面的小岛上,建设面积共1.97 hm2。其中水域面积0.73 hm2,陆地面积1.24 hm2,建设措施如下:①在海拔67 m高程以上水域种植芦苇和茭草,使用种草数量为800 kg/hm2;在海拔66~67 m高程区水域种植金鱼藻、菹草、竹叶眼子菜及芡实等,使用种草数量为400 kg/hm2。②在临近水域的区域种植杞柳、槐树、柳树、刺楸、水蓼及泽苔草等。栽植密度1 500株/hm2,其中杞柳10 000株/hm2。③在其他陆地上栽植阔叶树,主要树种为樟树、榆树、刺楸、枫香、李树、枇杷、石楠及火棘等树种,树种采取随机配置的方式,尽量模仿天然林林分结构,保留株数2 200株/hm2左右。
2.2 保护管理站建设
建立3个管理站,建设位置分别在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区的三里岗林场、祈家塘及宣教展示区所在的白石咀,每个管理站建设房屋一处,建筑面积均为80 m2,共计240 m2,砖混结构。每个管理站配备办公桌椅、台式计算机、手持gps及对讲机各1套。
2.3 确标立界
全公园设置界碑8块,区界界碑砖砌基座、大理石贴面,规格300 cm×150 cm×30 cm;设置区界标牌200块,界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规划为20 cm×20 cm×160 cm,埋设深度为50 cm;增设指示牌共20块,指示牌采用水泥钢筋预制制作,规格长120 cm,宽30 cm,厚10 cm,埋入地下40 cm,解说性指示牌采用钢板和钢管制作。
3 恢复工程建设
3.1 退耕还湿工程
金沙湖湿地范围中的耕地,有的分布在库区常水位以上,有的分布在常水位以下,规划全部退耕还湿。在常水位68 m以下的耕地恢复种植水生植物,如芦苇、茭草及香蒲等,使用种草数量为800 kg/hm2;在常水位68 m以上、泄洪高程73 m以下的退耕地恢复种植柳树、刺楸、池杉和乌桕,种植株数1 650株/hm2左右;在泄洪高程73 m以上的退耕地,种植以乔木树种为主的阔叶树种,主要树种为榆树、椿树、樟类、桃树等,种植株数2 550株/hm2左右。退耕还湿工程建设面积为30.5 hm2。
3.2 退渔还湖工程
对于围堰和堤坝,一是拆除水位低于水库平均水位的鱼塘围堰和堤坝,打通库塘与金沙河水库,使水面连为一体;二是降低水位高于水库平均水位的鱼塘堤坝,保持至平均水位高程,使水库水位升高时可以与之连为一体,发挥水库整体生态功能,水位降低时可保持库塘内水生植物的水环境,有利于其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的发挥。涉及围堰堤坝长度5 999.5 m,总土石方量10 503.5 m3。
3.3 水源涵养林保护和修复工程
根据金沙湖湿地公园林地现状,规划对林中空地和较稀疏林地进行补植补播,水源涵养林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面积共243.5 hm2,其中现有林面积170.5 hm2,新造林面积73.0 hm2。补植补播林树种宜选择与原有树种相同树种或其他耐阴树种,如樟树、胡桃、刺楸及枇杷等。林中空地每隔1.5 m左右补植一株,补植补播后的林中空地和稀疏林地保存株数1 500株/hm2以上。对管理不善和受病虫害的低效林,采取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清理枯倒木和病死枝等措施,林地稀疏地带进行补植,林分特别差的进行重造。对于宜林地、采伐迹地和灌丛地,进行植树造林,造林树种为樟树、榆树、刺槐、柳树、泡桐、鹅掌楸及三角枫等,造林密度为1 111~1 666株/hm2。
3.4 矿区植被恢复工程
金沙湖湿地公园范围内有一处面积为3.41 hm2的萤石矿,原为露天开采形式,现已废弃多年,规划对此矿区进行植被恢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场地平整。①对破坏了的山体进行修复,将山脊处修整圆滑,陡坎处填高,形成同周边山坡相似的坡度;②将堆放的矿渣和屋矿就地推平,与地面自然相接,不能留有较大的高低不平之处;③将场地内的石堆和大石块运走;④对不适宜造林的地方铺设客土。
2)修建排水沟。沿水流主方向修建主排水沟,主排水沟宽0.6 m,深0.5 m,呈矩形,结构为浆砌片石,长200 m,次排水沟宽0.3 m,深0.3 m,结构为土质,与场地平整一起修建。
3)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树种的乔木树种为刺槐、枫香,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灌木树种为紫穗槐、火棘和多花木兰,小块状分布,保留株数5 000株/hm2。
4 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4.1.1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有效调节水量,不断补给地下水,减缓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同时,项目的实施将增强湿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使水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4.1.2 有效保护和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本工程,一定程度上扩大区域内动植物栖息地的数量和面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环境建设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4]。
4.1.3 有效发挥湿地功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金沙湖湿地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5]、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方面的功能将有很大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从而使湿地的多功能性得到有效发挥,对改善区域气候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增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2 社会效益
4.2.1 提高区域科教能力 通过实施该工程,将大大提高科研能力和宣传教育能力,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同时通过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湿地影响,使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成为自然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4.2.2 增强公众的湿地认知及保护意识 有利于增强公众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有利于丰富自然和科学知识,提升个人素质,为湿地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2.3 提升红安知名度 通过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完善红安县旅游结构,提升生态旅游的品位,将进一步丰富红安的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红安县的城市知名度。
4.2.4 保护水源 金沙湖是红安县近20万人的饮用水源地,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将对保持和提高金沙湖水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保证红安县以及金沙湖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4.2.5 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就业岗位 实施该工程,可以提供配套的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4.3 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为间接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会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展现秀美湿地风光,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充分发挥湿地资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促进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善和维护,从而产生更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赵金涛.落垡湿地公园建设的条件分析与开发原则[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3):73-74.
[2] 张 敏,郑占锋.雾森在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505-9506.
[3] 雷 昆.对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5(2):23-26.
[4] 费 冰,马建武.玉溪市九溪湿地公园规划设计[J].林业科学,2011(6):223-224.
[5] 钱喜友.论黑龙江抚远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1,43(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