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江苏东部麦区赤霉病流行成因与监控对策

  • 投稿徐士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263次
  • 评分4
  • 52
  • 0

陈永明1,林付根1,赵阳1,黄婷婷1,丁蕾2,梅爱中3,成晓松4

(1江苏省盐城市植保植检站,江苏盐城224002;2江苏省响水县植保植检站,江苏响水224600;3江苏省东台市植保植检站,江苏东台224100;4江苏省盐都区植保植检站,江苏盐都224001)摘要:21 世纪以来江苏东部麦区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危害程度加重,已成为一种常发性病害。笔者简要回顾了江苏东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况,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阐述了菌源数量、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品种抗性、病菌抗药性等方面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抗性监测和病情预警、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压缩直播稻种植面积、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推进统防统治等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小麦赤霉病的监控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赤霉病;流行成因;监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2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874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小麦产品中镰刀菌毒素的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CX(14)2126]”。

第一作者简介:陈永明,男,1963 年出生,江苏东台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植保新技术推广工作。通信地址:224002 江苏省盐城市区文港南路17号盐城市农委植保站,Tel:0515-88269415,E-mail:cym1199@126.com。

收稿日期:2014-08-31,修回日期:2014-09-25。

The Population Reason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Wheat Scab in the East of Jiangsu

Chen Yongming1, Lin Fugen1, Zhao Yang1, Huang Tingting1, Ding Lei2, Mei Aizhong3, Chen Xiaosong4(1Yanche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Yancheng 224002, Jiangsu, China;2Xiangshui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Xiangshui 224600, Jiangsu, China;3Dongtai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Dongtai 224100, Jiangsu, China;4Yandu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Yandu 224001, Jiangsu, China)Abstract: With the population frequency increasing and the harm degree aggravating this century, the wheatscab had become an often-onset disease in the east of Jiangsu. This paper reviewed occurrence synopsis of thewheat scab in the east of Jiangsu, summarized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scab in the last ten years,and elaborated that quantity of fungus, climatic conditions, cultivation methods, cultivar resistance to wheatscab and fungicide resistance were researched to expound the population reason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aseries of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wheat scab. Forexample, strengthening resistanc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promoting and cultivating the disease resistantvarieties, compressing the planting area of direct-seeded rice, carrying out chemical control scientifically, andrealizing the unified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to reduce disease and pest damage.

Key words: Wheat Scab; Population Reasons; Monitor and Control Measures

0 引言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赤霉病发生区域过去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近年来,在黄河流域及其附近也时有发生,逐渐向北扩展蔓延[1]。该病不仅引起小麦大幅减产,威胁粮食安全,而且赤霉病菌分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可造成人畜中毒,严重危害人民健康[2]。中国小麦赤霉病是由亚洲镰刀菌(Fusarium.asiaricum)和禾谷镰刀菌(F.gramnearium)引起[3]。在江苏东部麦区发生的赤霉病由亚洲镰刀菌引起[4]。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南重北轻,太湖周边、沿江东部及苏南地区为重度发生区,而里下河及其东部地区,宁镇扬地区为轻发生区[5]。地处江苏东部地区的盐城市下辖9个县(市、区),南北长240 km,东西宽158 k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7 万hm2左右,约占全省的17%,分布于里下河、沿海和淮北农区。20 世纪赤霉病为该区麦子上一种偶发性病害,进入21 世纪以来,流行频率增加,已成为麦子上一种常发性病害。邵振润[2]和曾娟等[6]报道了当年度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并从菌源、气候和种植品种分析了赤霉病流行的原因,只侧重分析抽穗扬花期气候对赤霉病的影响。仲凤翔等[7]和孔令聪[8]对赤霉病监测仅提出加强病情预报。仇学平等[9]在赤霉病化学防治中未提及药剂品种的更换,以提高防效,减少毒素的产生。张洁等[10]只指出抗病育种、药剂防治、生物防治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为此笔者从多年田间菌源监测,长期的气候趋势、栽培种植方式的变化、目前种植品种的抗耐病性、抗性菌株的发展,全面分析了近年来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高、流行程度重的深刻原因,提出了加强抗性菌株监测,推广种植抗耐品种,压缩直播稻种植面积,加快药剂品种更换,改进施药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和对策,综合防治赤霉病的发生和危害,供各地参考。

1 发生特点

1.1 流行频率增加,发生区域北扩

从1951年至20 世纪末,江苏东部地区赤霉病大流行的年份有8 次,其中发病最重的是1973 年、1977 年、1983 年、1989 年,平均6 年多流行一次[11-12],从2001—2014 年14 年间,大流行频率明显增加,先后于2003年、2010年、2012年大流行,平均4 年多流行一次,特别是2012 年为近34 年来发生最严重的年份。位于淮北麦区的响水县,常年赤霉病不发生或发生很轻,进入21 世纪以来,有的年份赤霉病发生也很严重。2010 年响水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5.9%,病株率10%以上的面积占发病面积的23.1%,病穗率为10.8%,病指为4.68。

1.2 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

2003 年小麦发病面积20.67 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8.7%,病穗率大于50%的面积占16.6%,病穗率30%~50%面积占22.2%,病穗率10%~30%的面积占36.1%,病穗率1%~10%的面积占25.0%,春性小麦扬麦系列品种未治田块病穗率平均28.6%,病指平均11.79,半冬性豫麦系列品种未治田块平均病穗率87.8%,病指平均61.31。2010 年赤霉病发生程度仅次于2003 年,发病面积30.8 万hm2,占种植面积91.4%,病穗率大于50% 的面积占7.0% ,病穗率30% ~50% 的面积占15.1%,病穗率10%~30%的面积占34.7%,病穗率1%~10%的面积占43.1%,未治田块病穗率46.1%,病指26.95。2012 年是21 世纪发生最严重的年份,发病面积32.55 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0.2%,病穗率大于40%的面积占21.6%,病穗率30%~40%的面积占19.2%,病穗率10%~30%的面积占36.0%,病穗率1%~10%的面积占23.2%,未治田块病穗率76.4%,病指51.85。

1.3 地区间、品种间发病差异大

由于盐城市南北之间跨度大,小麦生育进程不一,生育期相差近10 天,小麦扬花期遭遇不同的气候条件,导致地区之间发病程度差异很大。总体来讲,南重北轻[13]。如大流行年份的2012 年,南部东台市未治田块平均病穗率88.6%,病指51.50[7],病穗在10%以下的面积仅占13.2% ,而北部响水县未治田块病穗率45.5%,病指26.80,病穗率在10%以下面积占94.7%[14],前者病穗率、病指分别是后者的1.9 倍和1.9 倍。2013年为赤霉病中等发生年份,但地区间发病程度仍有差异,表现在南部轻北部重,南部东台市病穗率5%以上面积191.3 hm2,占发病面积的0.8%,而北部响水县病穗率5%以上面积846 hm2,占发病面积的3.6%。尽管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尚无高抗品种,但品种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总体上是春性品种轻于半冬性品种。具体地说,郑麦、豫麦、济麦、淮麦系列、‘矮抗58’等半冬性品种发病重,而宁麦、扬麦、镇麦系列发病相对较轻[6,15]。如病害大流行的2012年,东台市调查未用药田块,‘扬麦13’、‘郑麦9023’、‘扬麦16’、‘宁麦8 号’、‘扬麦11’、‘扬辐麦4 号’病情指数分别为55.75、53.30、45.50、32.75、31.75、24.75[12];中等发生的2013 年,建湖县调查‘矮抗58’、‘郑麦9023’、‘新麦208’、‘淮麦18’、‘ 淮麦20’、‘ 扬麦13’病指分别为44.79、3.44、1.58、1.65、1.08、0.55。从大面积调查结果来看,在赤霉病重发年份,春性品种中以‘扬麦11’、‘扬麦14’、‘扬麦18’、‘扬麦20’、‘宁麦13’、‘扬辐麦4 号’发病较轻[9],半冬性品种发生均较重。

2 流行成因

2.1 菌源充足,具备了流行病害的菌源要求本地常年稻桩带菌子囊壳高,尽管年度之间田间菌量相差较大,但均能满足病害流行的菌源要求[15]。南部东台市近17 年平均稻桩穴带菌率、枝带菌率平均分别为17.18%、3.88%,大流行的2003 年、2010 年、2012 年3 年中只有2010 年穴带菌率、枝带菌率超过常年水平,分别为39.39%,8.69%,是常年的2.3 倍、2.2倍,而2003 年、2012 年穴带菌率、枝带菌率均明显低于常年水平,2003 年穴带菌率、枝带菌率分别为11.00%、1.88%,是常年的64.0%、48.5%,2012 年穴带菌率、枝带菌率分别只有2.20%、0.22%,是常年的12.8%、5.7%。

2.2 气候适宜,满足了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气候偏暖,有利于该病的流行。进入21 世纪以来,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间温度明显上升,2000—2014 年4 月中下旬平均气温为15.1℃,比1954—1999年均值高0.8℃,5 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为17.7℃,比1954—1999 年均值高0.6℃,年度之间赤霉病发生轻重,取决于小麦扬花期前后的气温和雨量。气象条件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可分为3 个阶段,第1 阶段在小麦抽穗前,天气条件主要影响赤霉病菌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成和积累。土壤湿度在30%左右时,子囊壳不能形成,土壤湿度80%以上时,子囊壳产生快、数量多,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形成的最低温度约在10℃左右,温度愈高,产生愈快[16]。第2 阶段在抽穗-开花期,天气条件尤其是温湿度直接与子囊孢子的扩散和侵染有关,在小麦扬花期间,温度适当的条件下,持续日数≥3天降水且雨量≥30 mm,是小麦赤霉病最适宜的气候条件[17]。第3 阶段在开花之后,气候影响到病害的发展程度,其中第2 阶段的气候条件对病害流行起决定性作用[1]。2012 年,在小麦抽穗前连续4 天降雨(4 月18—21 日),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成和积累,4 月下旬平均温度高达18.9℃,是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高的年份,在中南部地区小麦于4 月25—27日普遍扬花之时,4 月25 日降雨达15.4 mm,当北部响水等地于5 月1—3 日大面积扬花时,4 月29 日起连续3天降雨,雨后两天出现雾露天气,加上降雨期间温度偏高促进了病害的扩展,5 月4—13 日,10 天中有5 天有雨,雨量虽不大,但平均气温高达21.4℃,为历史上最高年份,田间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条件加速了病菌扩展和再侵染。2010 年小麦抽穗扬花前,雨水多、雨量大,4 月11—22 日12 天雨日有8 天,降雨量65.9 mm,土壤含水量大,田间湿度高,小麦大面积扬花期,于4 月26日、28 日降雨,小麦灌浆期的5 月5—18 日14 天只有6天降雨。2003 年亦是如此,小麦抽穗扬花前的4 月11—24 日,14 天有雨日9 天,雨量53.4 mm,小麦大面积扬花期于4 月25 日、28 日、29 日3 天降雨,小麦灌浆期的5 月3—19 日17 天有雨日12 天。

2.3 栽培方式,促进了致病菌源的形成积累

本地多为小麦—水稻轮作,亦有小麦—玉米、棉花轮作,且普遍推广免耕或浅旋耕,特别是近年来推广小麦、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有利于赤霉病菌在田间的大量积累[6,18]。近年来为提高小麦产量,氮肥施用量高,小麦播种大,群体密度高,田间荫蔽程度大、湿度高,均有利于赤霉病菌孢子的释放、侵染[18]。乔玉强等连续4年的调查研究,秸草还田与增加施氮量均会不同程度地加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施氮量对病穗率的影响是秸草还田的6.5 倍,对病情指数的影响是秸草还田的1.9 倍,表明秸草还田后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及病情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病穗率和病情指数亦有增加趋势[19]。小麦生育期推迟也是赤霉病流行频率高的原因之一,本地20 世纪80年代前,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10月初收获,10月20日前麦子播种结束,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水稻粳稻化和直播稻面积扩大,水稻收获明显推迟,11 月才开始播种,持续时间达1 个月以上,导致小麦返青迟,尽管气候偏暖,但小麦生育进程仍然偏迟[18,20]。小麦抽穗扬花期由20 世纪80 年代的4 月下旬初推迟到下旬末,相差5~7 天,尽管推迟时间不长,但推迟后温度明显提高,期间雨水多,此外本地南北跨度大,抽穗扬花期南北相差10 天左右,品种生育期差异大,增加了赤霉病流行的机率。

2.4 品种感病,加剧了病害流行的危害程度

本地南部的东台、大丰市大部分种植南方育成的春性小麦品种[7],中部的盐都、亭湖区主要种植北方育成的半冬性品种,部分种植春性品种,而北部地区均种植半冬性品种。由于北方选育地以前很少发生赤霉病,对赤霉病的抗性总体较差,对赤霉病的抗性大多达高感级别[8]。江苏省2004—2009 年对参试的415 份小麦品种(系)进行抗赤霉病鉴定,淮北品种的抗性普遍较差,抗和中抗材料分别占0.80%和23.18%,而淮南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较强,抗和中抗的材料分别占33.33%和48.72%[21]。根据2014 年调查,盐城市小麦种植面积36.8 万hm2,春性小麦10.27 万hm2,占总面积的27.9%,抗耐性较好的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1’、‘扬麦14’、‘扬麦20’、‘扬辐麦4 号’种植面积只有2.97 万hm2,仅占总面积的8.1%,此外,品种多、乱、杂,生育期不一,也增加了病害危害的机率,2014 年种植面积达666.7 hm2以上的品种多达31个。

2.5 抗性菌株,降低了化学防治的控制效果

周明国1992 年首次在中国浙江海宁检测到田间禾谷镰刀菌多菌灵抗性菌株,1994 年首次在江苏发现抗多菌灵的禾谷镰刀菌株(抗性频率为0.29%),1995年、1996 年没有监测到抗性菌株,1997 年出现抗性菌株,至2002 年抗性菌株频率有逐年缓慢递增的趋势,2002—2003 年间抗性频率迅速上升到19.8%,并且在2003—2004 年达到菌株抗性频率高峰,抗性频率为21.2%,随后3 年抗性频率降低[22]。但随着近年来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用药次数增多,赤霉病抗性菌株频率逐年推高,据本地系统监测抗性菌株频率,东台市2010—2014 年抗性菌株分别占6.7%[2]、7.3%、22.6%、41.5%、43.4%,盐都区2010—2012 年、2014 年抗性菌株分别占8.5%[2]、6.9%、9.7%、39.3%(未发表)。在目前防治赤霉病以多菌灵及其复配品种为主的情况下,以正常推荐药剂量防治,防效会明显下降。

3 监控对策

小麦赤霉病已由过去的偶发性病害成为常发性病害,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威胁最大的病害,在测报和防治上要予以高度重视。

3.1 加强抗性监测和病情预警

赤霉病流行首先取决于气候条件和田间病菌数量,其次取决于抗性菌株的频率。必须系统开展病菌抗性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更换药剂品种或增加多菌灵的使用剂量,保证药剂的防治效果。在赤霉病病情调查预报上,不仅要密切监测扬花期的天气情况,也要监测抽穗前10 天左右的天气以及灌浆期的天气情况,同时掌握不同小麦品种生育进程。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张谷丰研究员2013 年4 月上旬在南京、丹阳、通州、东海、张家港监测,小麦冠层温度比气象台实测温度平均低0.7℃(-2.8~2.1℃),温度相差不大,但小麦冠层湿度比气象台实测湿度平均高23.7 个百分点(15.3~28.2个百分点)。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比气象台实测温度平均低0.8℃(-0.6~-1.0℃),湿度比气象台实测湿度平均高12 个百分点(3.4~20.5个百分点)(未发表)。

3.2 积极选育和推广种植抗耐品种

选育与利用抗病品种是减轻赤霉病发生危害、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纵观国内外的抗赤霉病育种,所用的抗源主要局限于‘苏麦3 号’及一些地方品种,日本的‘新中长’(耐病),巴西的‘Frantana’(耐病)等,至今未能育成既高抗又丰产的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很欣喜的是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小麦品种‘生选6 号’已通过国家审定,这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10],其抗病性强度相当于世界公认的抗源‘苏麦3 号’,且显著超过中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58’,产量也高于‘扬麦158’[23]。中国抗赤霉病育种专家程顺和院士研究院表明,中抗或中感品种加药剂防治能有效防治赤霉病,而高感品种即使药剂防治效果也不显著[3]。至于现状,可以选择抗耐病性较好的品种推广种植,南部地区可推广种植‘扬麦11’、‘扬麦14’、‘扬麦18’、‘扬麦20’、‘宁麦13’[24]、‘扬辐麦4 号’,北部地区要选择一些相对耐病的品种,如本省选育的淮麦、徐麦系列[25],慎重种植济麦、豫麦、烟农系列等高感品种,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3.3 大力压缩直播稻种植面积

近年来直播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直播稻收获迟,腾茬晚,影响小麦的适期播种,大力压缩直播稻面积,既能保障水稻生产安全,又能确保稻茬麦适期播种,避免了因直播稻收获迟而造成小麦播种晚,增加小麦扬花灌浆期连阴雨和高温、高湿天气的概率,降低赤霉病流行风险[15,20]。

3.4 科学开展化学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必须坚持“主动出击,积极预防”的防治策略,和“二遍用药不动摇,三遍用药看需要”的技术要求。一是适期防治,即在小麦扬花初期(即10%植株扬花)开展第一次药剂预防[26-27],隔5~7 天用第二次药,生育期迟的品种或高感病品种要做好第三次用药。雨前要突击防治,雨后要及时补防。由于小麦赤霉病的感病期长达20 天左右[19],要加强灌浆初期的防治。二是选准药种,目前报道的防治赤霉病品种较多,主要有如下几类:一是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剂,有25%氰烯菌酯1500 mL/hm2[28]、48%氰烯·戊唑醇750 mL/hm2[29]、20%氰烯·已唑醇1500 g/hm2[30];二是戊唑醇及其复配剂,有43%戊唑醇240 mL/hm2[31],75%戊唑·百菌清1500 g/hm2[32],40%戊唑·福美双1350 g/hm2[33];三是咪鲜胺及其复配剂,有50%咪鲜胺750 g/hm2[34]、40%戊唑·咪鲜胺450 mL/hm2[35];四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复配剂,10%苯醚菌酯300 g/hm2[36]、75%肟菌·戊唑醇225 g/hm2[37];五是苯并咪唑类及其复配剂,有50%多菌灵1500 g/hm2[38]、70%甲基硫菌灵1500 g/hm2[38]、50%多·酮2100 g/hm2[39]、40%多·酮·福美双1500 g/hm2[40]、59.7%咪锰·多菌灵450 mL/hm2[41],42%咪鲜·甲硫灵1200 g/hm2[42]、30%氟环·多菌灵1200 g/hm2[43],30%戊唑·多菌灵1500 g/hm2[38],28%烯肟·多菌灵1500 g/hm2[33];六是生物农药,有1%申嗪霉素1800 mL/hm2[44]。目前本地防治赤霉病的主体品种仍为多·酮,多菌灵已应用30 多年,当抗性菌株比率达到10%时,多菌灵防治效果将下降至60%[6],由于抗性菌株频率高,使用多菌灵,防效会下降,且应用多菌灵会刺激菌株毒素产生,尤其是抗药性菌株产毒能力更强,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继续用于防治赤霉病,将对中国小麦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氰烯菌酯和戊唑醇不仅能有效控制赤霉病的发生而且能显著减少毒素污染的作用[2,8,10,45],要大力推广氰烯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剂。三是用足药量、水量。目前防治赤霉病药种的登记使用剂量严重不足,在赤霉病流行年份很难控制发生危害,应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立足赤霉病大流行,用足剂量,确保防效。水量上,机动弥雾机不少于300 kg/hm2,常规喷雾不少于600 kg/hm2[20]。四是改进施药技术,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要大力推广弥雾机或电动喷雾器防治,担架式、背式弥雾机雾化程度高,药液在麦穗上附着率高,防治效果好。弥雾机防治赤霉病的效果比电动喷雾高10%、电动喷雾器的效果比手动喷雾又高8%[18,46]。

3.5 大力推进统防统治

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短,技术要求高,由于品种不同,播期不同,导致扬花期不一,分散防治很难做到适期、对路、足量用药,尤其在大发生年份防治效果更难保证。大力发展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病虫整体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降低危害损失。

4 小结与展望

小麦赤霉病在江苏东部麦区已经成为一种常发性病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在监测上,不仅要加强菌源的监测,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而且要开展抗性菌株的监测,为药剂品种的更换提供依据。

在防治上,不能仅仅依靠药剂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赤霉病的发生危害。首先要积极推广抗耐病性好的小麦品种;其次要大力推进机插秧,压缩直播稻的种植面积,做到小麦适期播种,避免小麦抽穗扬花易碰到连阴雨和高温、高湿的天气;再次要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对抗性菌株频率高的区域要及时加快药剂品种更新,提高防治效果,努力降低赤霉毒素的含量,确保小麦品质安全。但是,目前生产上可用于替换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种较少,只有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咪鲜胺,有报道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丙硫菌唑将于2015 年11 月专利到期[47],其单剂及其复配剂对赤霉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48],有望不久进入市场。另有报道叶菌唑防治赤霉病的活性好于戊唑醇、多菌灵[49]。随着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程度加重、流行区域扩大,科研院所、高校将加强针对小麦赤霉病菌靶标,研发专化性杀菌剂,一批取代多菌灵的新药种及其复配剂将陆续问世。育种部门在育种过程中将更加关注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针对小麦赤霉病充分利用现有抗源,深入挖掘新的抗源,并采用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加快育种进程,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性好的品种,将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感病品种会逐步淘汰退出市场。推广部门将积极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提高化学防治的效果。有报道应用有机硅可提高防效14.5 个百分点[50]。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转的加快,水稻插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加之直播稻产量低、风险大,直播稻种植面积将越来越小,一定程度上减轻赤霉病流行风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赤霉病发生和危害将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樊平声.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0(5):182-184.

[2] 邵振润,周明国,仇剑波,等.2010 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抗性调查研究及防控对策[J].农药,2011,50(5):385-389.

[3] 程顺和,张勇,别同德,等.中国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抗性遗传改良[J].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938-942.

[4] 胡迎春,李伟,陈怀谷,等.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其致病力[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5):954-960.

[5] 张旭晖,高苹,居为民,等.小麦赤霉病气象条件适宜程度等级预报[J].气象科学,2009,29(4):552-556.

[6] 曾娟,姜玉英.2012 年我国小麦赤霉病暴发原因分析及持续监控与治理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3(4):38-41.

[7] 仲凤翔,邰德良,梅爱中,等.2012 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13,26(1):4-5.

[8] 孔令聪.安徽省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安徽科技,2013(4):25-27.

[9] 仇学平,仇广灿,曹方元,等.2010 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剖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2):28-30.

[10] 张洁,伊艳杰,王金水,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1):24-27.

[11] 沙光明,徐莎莎,常兰.麦类赤霉病长期预报技术及服务效益评估[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与现代农业,2011:1-5.

[12] 刘寿东,王恩眷,郭安红.2003 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天气条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70-374.

[13] 李广泽,林付根.小麦赤霉病暴发成因与防控[J].农民致富之友,2013(9):56.

[14] 黄龙兵,丁蕾,王昕.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3(1):82.

[15] 杨荣明,吴燕,朱凤.2010 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2(2):16-19.

[16] 刘红军,侯清松.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及抗赤资源利用[J].小麦研究,2014,35(1):11-17.

[17] 肖晶晶,霍治国,李娜,等.小麦赤霉病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2):147-152.

[18] 杨进,刘学儒,秦玉金.扬州市近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J].中国植保导刊,2014(4):39-42.

[19]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等.秸草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4):1-5.

[20] 朱汉清,陈永明,林付根,等.2013 年盐城地区麦子赤霉病发生特点分析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3):12872-12873.

[21] 冷苏凤,张爱香,李伟.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6):108-110.

[22] 张雁南,樊坪升,陈长军,等.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抗性的监测及其演变规律[J].农药,2009,48(8):603-613.

[23] 姚金保,陆维忠.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的丰产稳产性和赤霉病抗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2,32(4):793-798.

[24] 卜锋,蒋国泽,张爱华.泰兴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J].农技服务,2013,30(1):38-39.

[25] 滕烜,邵巧琳,陈曦.2012 年江苏部分地区赤霉病大流行的调查与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2(4):35-37.

[26] 孙俊铭,韦刚,张启高,等.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适期及不同防治次数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0,139.

[27] 贲秀兰,赵海红,陆晓峰.小麦赤霉病适期用药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1(1):100-101.

[28] 郭正国,徐振宇,顾永明,等.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示范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4(1):120.

[29] 刁亚梅,周明国,王建新.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开发[J].农药,2012,15(5):375-376,384.

[30] 关祥斌,孙国强,宋建峰.20%己唑醇·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初探[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3.

[31] 孔祥英,马鸿翔,张旭,等.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4):64-67.

[32] 王晓芹,孙晓荣.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4(2):106.

[33] 袁月芳,张景飞,须兆龙,等.不同新型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药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3(6):131.

[34] 徐柳,张有为,郁东航.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3(2):103.

[35] 王艳,许燕子,邹华丽,等.400g/L 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J].湖北植保,2013(1):37-38.

[36] 尤爱琴,张昌杰,胡宇峰,等.5 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2(4):532-535.

[37] 孙永军,刘娅,李春梅,等.拿敌稳、富力库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试验[J].植物医生,2013,26(6):23-25.

[38] 杨森,刘广军,缑国华,等.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总结[J].农业科技通讯,2013(12):88-89.

[39] 吴福民,李华,刘才忠,等.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结果初报[J].现代农药,2014,13(1):55-56.

[40] 单芳胜,郏云生.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125-126.

[41] 刘军.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4(2):107.

[42] 吉沐祥,高定如,吴祥,等.42%咪鲜·甲硫灵WP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示范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104-106.

[43] 曹其会.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40-141.

[44] 赵影,张影,赵凤梅,等.1%申嗪霉素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4):87-88.

[45] 张艳军,陈长军,王建新,等.四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污染控制作用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664.

[46] 施文琪,孙少华.静电喷雾施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试验研究[J].农业装备技术,2012,38(4):34-35.

[47] 范金勇,于乐祥,张梅凤.2011 年-2015 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丙硫菌唑[J].今日农药,2012(7):29-30.

[48] 曹燕蕾.2009 年国外登记或上市杀菌剂品种述评[J].现代农药,2010,9(5):8-12.

[49] 韩青梅,康振生,段双科.戊唑醇与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学报,2003,30(4):439-440.

[50] 戴四基.沿淮及淮北2012 年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6):17557-17558.

致谢:感谢江苏省农科院张谷丰研究员、盐城市气象台周宏伟高级工程师提供的气象资料,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提供的病情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