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农学实践教学目标与对策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19
  • 阅读量242次
  • 评分0
  • 0
  • 0

  为了能够迎合我们当下农业发展的一些需求,培养出很多的应用型的人才,并且也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农学毕业论文,来供大家欣赏。


  第1篇: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对策


  高辉,郭文善,严长杰(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高等农业院校往往注重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而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关注不多、培养不足,导致人才规格与行业需求有所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阐述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型不清、复合应用人才培养不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质量评价激励不足等问题。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在继续重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优化确立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践了创制人才培养方案、创办复合应用班级、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创建全程实践机制、创立质量评价体系等对策措施,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效。


  关键词:农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0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1]。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强调了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2]。可见,推进高校分类办学与人才分型培养工作,不仅符合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而且利于切合行业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


  农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置最早、办学积淀最为厚实的主体专业。近年来,部分院校相继开展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了卓越农艺师班,湖南农业大学创办了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3-4]等。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办学中仍面临着诸多矛盾:①高校持续扩招与行业产业要求人才质量上升的“量质”矛盾;②学校人才培养与校企、校地协同人才培养的“个群”矛盾;③以学生为中心的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在线课程与由教师主导的传统课程的“新旧”矛盾;④理论教学占比大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与行业产业要求专业人才提增动手实践能力的“理实”矛盾等。基于行业需求与专业发展实际,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应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明确专业建设目标,有效解决主要矛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分型培养,以增进专业发展活力,增强专业办学特色,提增人才培养质量。


  1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推进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201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5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去各类型企业就业的比例为63.1%,而去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0%和16.6%;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为62.2%,居12个学科门类第10名,仅高于历史学和哲学[5]。根据教育部直属院校公布的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毕业生的企业单位就业比例高,如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为95.6%、83.8%、51.6%[6]。2015届扬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表明,去各类型企业就业的比例为43.1%,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为75.0%。从农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专业岗位相关度来看,各类型企业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阵地。由此表明,以往偏重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因而施行人才分型培养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必然选择。


  1.2促进农业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体制机制,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着力提升高等农林教育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紧密围绕农业行业产业发展新需求,主动推进高等农业教育深化改革[7],创新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以实现人才培养类型多元、模式多样、学用耦合、质量提增的发展目标。


  1.3增进农学专业人才质量的需要


  目前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等发展态势鲜明,加之工业化、信息化现代装备与技术不断武装农业,因而迫切需要更多的新型优质创新创业人才支撑[8-9]。扬州大学农学专业于2015年5月组织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行业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人才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如应增强新型装备操作实践能力、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而,应对农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加以有机革新,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结构更为契合农业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2现行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方案分型不清


  高等农业院校现行的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具有通用性,未能具体反映拔尖创新型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分配置等方面的差异性,局部优化居多,顶层设计不足。针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①要建立并施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校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②要增设能反映农业现代化特点的新课程、企业课程等;③要做好专业师资[10]、课程教材、实验平台、实践基地等资源条件的配套改善支撑。但目前在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缺少,实践探索创新不够。


  2.2复合应用人才培养不力


  高等农业院校以往对拔尖创新型学生关注较多、投入较大,而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关注就业较多,关注过程培养与模式创新不多,忽视了主体用人单位的全程参与[11],难以形成“一专多能、学用结合”的特质人才培养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应用条件不优、动力不强、能力不高,致使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就业适应期较长[12-13]。经过已连续施行8年的高层次人才基地班创办实践,扬州大学农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左右。这表明人才分型培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即约50%的学生可按拔尖创新型培养,约50%的学生可按复合应用型培养,以使更多的学生能享受到符合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2.3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偏向理论知识传授,而由于课程学时数逐步趋向缩减,使得教师讲课节奏加快、知识传输速率提增,由此造成学生听课偏重记忆记录,忽视多思活学。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已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或在线学习平台,使得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成为可能,是课堂教学的新形式与新平台,但往往侧重于静态知识呈现、动态录像展示、在线提交和批改作业、简单交流互动等,缺少了实景课堂的生动性与交互性,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评价困难。


  2.4实验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分约为总学分的30%,距理实并重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无论是拔尖创新型,还是复合应用型,均需要一定量的实验实践学分加以保障,使学生能在学中用、用中学,增长知识,增进能力,增强技能[14]。而目前一些课程验证性实验居多,综合性、创新性、个性化实验比重偏少,致使实验“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实验室实验为多,生产实践比重偏少等,因而容易造成理实脱节、学而难用的问题,进而导致专业学生知识-能力-技能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不优。


  2.5教育质量评价激励不足


  在教育部先后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有力推动下,绝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已建立起了完善的自律机制,强化自我改进优化,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自身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但目前针对复合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问题,多数高等农业院校仍处创新探索阶段,尚缺少可行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引导激励奖励政策。同时,针对在校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发展力、毕业生校友的岗位适应性与竞争力等尚缺少关注,系统调查分析不足,自我改进目标不明。


  3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对策


  基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针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将在继续重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以服务国家和江苏农业行业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制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创办复合应用班,重点探索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优化“课堂—实验室—大田试验—校内外生产实践”四年一贯制、四位一体式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宽厚知识、高端素质、先进技能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为国家和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3.1创制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制定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标准与培养方案,体现“三减三增”特点,即继续减低毕业最低学分,减低一般课程数量,减低次要课程学分,增加核心课程学分,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增加MOOC与SPOC课程、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关课程(如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等)、企业课程(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人文课程(如应用文写作)等新型课程数量。


  3.2创办复合应用班级


  秉承创校人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农业教育思想,继承发扬农学专业“农科教三结合”办学特色,与长期具有紧密合作关系的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与高层次人才基地班(拔尖创新班)相对应,并行创办复合应用班,学生第三学年可自主选择加入,执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施行双班主任制、双实践制、就业保障制,为相关企业委托培养专属多用的人才。


  3.3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规定专业教师承担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并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优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组织制定课程教学标准[15],简化统一教学核心内容。增设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增加平时考核成绩权重,提升过程教学质量。并激励教师开发MOOC、SPOC、线上微课等创新实践,给予每门课程1~20万元的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专项资金资助,继而开展以“学习知识在课外,增长智慧在课内”为要义的翻转课堂创新实践。


  3.4创建全程实践机制


  专业范畴内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新生自进校起即进入本科生导师课题组接触科学研究创新,培育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协同单位共同优化推行“课堂—实验室—大田试验—校内外生产实践”四年一贯制、四位一体式人才培养机制,专业学生至少熟悉2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具有相对丰富的生产实践能力,至少参加1项省级以上应用研究课题实施工作,至少有2个月时间进入相关企业开展生产一线实习。


  3.5创立质量评价体系


  研究建立健全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质量过程监控与绩效评价激励机制。针对在校生、实习单位与用人单位开展专项调查,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毕业生就业等质量,建立多源信息反馈利用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自我改进,持续提增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结语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扬州大学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为: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正式授牌建设,有力地推进了人才分型培养;课程研究性教学普及化开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创新实践能力;与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协同培养复合应用型农学人才的新机制,企业兼职教师与创新创业导师走进校园、走上讲台;毕业生动手创新实践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好评;农学专业跃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农学五星级专业。


  第2篇:农学类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陈婧,李建平(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750021)


  摘要: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实验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分析。提出了通过建立安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加强实验物品及废弃物的管理,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机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等相应措施,以保障农学类实验室工作安全有效进行。


  关键词:农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环境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高校实验室数量得以大幅增加,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稳定地运行,已成为现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关于高校化学实验室[1-3]、生物实验室[4]、微生物学实验室[5]和食品类实验室[6]安全管理问题已有较多报道,但侧重于农学类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报道却较少。本文以宁夏大学农学院为例,对农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确保农学类实验室能安全高效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农学院实验室概述


  宁夏大学农学院位于银川市,学院目前有16个综合实验室,面积5124.75m2,目前有仪器设备4163台件,主要涉及农学、食品、园林和动科几个专业方向。每学年承担本科生36个班、研究生22个班的实践教学任务,每个实验室承担18~20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约34000人时数/年;年承担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70余项;年承担300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试验。


  2农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由于农学类实验室涉及专业广,实验课时多,参与学生人数多,涉及的实验仪器以及实验材料种类多,其中不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实验环境甚至实验室外的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2.1火灾和爆炸事故隐患


  实验室火灾和爆炸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①实验室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原有的设施和防火能力不强,如一些旧的建筑物采用易燃材料用于建筑走廊和吊顶的安装。②大功率设备仪器的增加,而产生大量的电负荷,线路无法承担。③实验中高温高压仪器,如烘箱、高压灭菌锅、钢瓶等的使用。④实验中使用到的易燃液体如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气体如氢气、氧气、乙烯气等;易燃固体如硫磺、五硫化二磷等,这些物质的燃点都比较低,经加热、撞击或遇到明火,会迅速燃烧,很容易发生爆炸。


  2.2化学药品毒害事故隐患


  化学药品可能造成的事故隐患有:①部分老师及学生对化学品的危害性专业知识认识不足,不按相关规定存放危险化学试剂,随意堆放危险化学药品,存在安全风险。②实验人员对实验操作流程不熟练或操作不当,使腐蚀性化学药品如强酸、强碱试剂外溅造成眼睛、皮肤被损伤、灼伤。③部分实验室使用的剧毒药品,如农药专业使用的升汞、遗传育种专业使用的EB,这些药品如保管不当或使用不当,将引起人的机体和功能发生障碍,使人致残或有生命危险。④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若排放不当,也会造成人员中毒。


  2.3环境污染事故隐患


  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室的“三废”,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未经处理随意倾倒在下水道,固体废弃物随便丢弃在垃圾桶里,无有害气体排抽系统,废气随意排放到室外。实验室监管不严,有些同学甚至将试剂、制备的产品等带出实验室。这些都有可能给学生,实验人员及周边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


  2.4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引起的事故比例占到98%[7]。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实验管理人员的因素、实验操作人员的因素和管理体制因素[8]。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因素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严重匮乏,部分实验室无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由任课教师代管,任课教师往往由于教学科研等工作无法顾及实验室安全工作。以及实验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不强,没有按要求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或对学生进行实验仪器、药品等的安全使用教育不到位等。这些原因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或违规使用设备设施,发生危险后又缺乏正确处理危险的知识。实验室无安全规章制度,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实验室的安全负责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这些都会给实验室日后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3农学实验室安全的应对管理措施


  3.1建立安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综合管理体系,应包括完整的管理体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技术[9]。借鉴国外高校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如麻省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实验管理体系是EHS(Environment、HealthandSafety)管理系统,EHS管理体系是环境、健康、安全的缩写,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简称EHS管理体系[10]。高校明确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管部门,同时院系也要确定相应主管领导,明确管理人员,形成层层落实管理责任的格局[11]。


  制定一系列安全可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从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实验室教师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安全和应急措施、毒品申领使用和管理办法、实验室过夜实验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门卫管理制度、“三废”处理制度等。让管理者有章可寻,让操作者有据可依,把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


  3.2加强实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实验室安全问题事关重大,学生和实验室人员必须树立“事事要求安全,人人需要安全”的安全理念[12]。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培养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①可通过开设实验室安全知识选修课,教学老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讲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②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包括共享实验室安全资源和网上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使学生从基础实验到专业实验,从大学生创新活动到毕业论文,层层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③加大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可通过定期举办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发放“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加强安全教育。④针对冬季、夏季安全工作的不同特点,定期通过网页、邮件等方式,公布实验室检查情况,提醒师生注意实验室安全。(5)对即将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和实验人员,应根据其不同的专业,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只有通过了考核,方能获得进入实验室的资格。


  3.3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


  借鉴国外高校管理方式,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形成实验室定期维修、养护制度。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每年假期有计划、分批次进行维修、维护、更新,以免因实验室线路和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科学、系统的实验室轮修制度,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避免大规模施工改造延误实验室的工作[13]。


  3.4加强实验物品及废弃物的管理


  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使用要严格履行登记制度,每次使用要准确记录仪器的使用状态,有利于仪器损坏后的维修和保养。化学试剂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台账,上锁保管,确保物品台账与实物相符。对危险剧毒药品的购买、使用进行动态、全程监控,按有关的规定购置、建帐,实行“五双”制度管理,即实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实验后的试剂废液或残渣进行分类,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3.5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高校化学实验室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安全危险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置。应急预案包括组织机制、应急措施、事故处理步骤等[14]。要分类编制火灾、爆炸、化学品中毒、触电等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规定危险情况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必备的应急设施、各层次人员的职责、信息沟通联络的方式等。实验室人员均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学校要定期安排事故紧急处理演习,使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加冷静,积极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处理,尽可能把一切损失降到最低,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安全。


  3.6配备相应的安全基础设施


  增强防护意识,做好实验室防护工作,减少实验风险,预防意外发生。①张贴安全警示标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在实验室内张贴各种颜色的安全标识和设备安全指示标签,可对实验人员起到警示或提示作用。②根据实际需要在化学实验室配备了通风系统,定期检查,保证通风换气设备的正常运转。③对大功率用电的设备配备专用电线,对有些用电要求较高的仪器配备专用的稳压电源,保证仪器的正常和稳定,杜绝仪器设备损伤事故。④气瓶应存放在专用的房间或气瓶柜里,如果一定要存放在实验室需用铁链或钢瓶架固定。⑤根据各个实验室性质不同进行,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并在楼道里配置紧急报警装置,消防疏散图,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⑥在实验室或楼道配置洗眼器、紧急冲淋装置和药品应急箱,有效降低防止实验中腐蚀性化学试剂外溅到身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⑦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监控防盗系统,有效地做好防盗、防火、防易燃易爆工作。


  4结语


  新时期下,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已成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又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的基地。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多,开设的专业课程不断增加,获批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给农学类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有针对性地对农学类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保障实验室功能,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第3篇: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辛德财,边立云,吴锡冬,丁得亮,王金龙(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农学系,天津300384)


  摘要:结合目前我国农科院校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三方面提出建议,并总结出我校部分农学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做好服务。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平台;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困难较多,在实践与实习组织方式、实践与实习内容以及实施过程方面都存在各式各样的难题,从而造成农科人才结构性失业的现象,而事实却是企业大量需求“能下得去、能用得上、能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这一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4]。因此,是否为企业所用是造成农学类专业人才结构性失业的关键因素,并且“能用得上”与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密不可分。实践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如下。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措施及实施


  农业高校教育一直以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为主,课程安排的重点为: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知识广度不够,深度过大,应用类的知识补充不足,实践性环节(即教学实验课)只作为验证知识的手段。伴随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改革,农科人才的培养稍有改进,出现了“重视基础,开拓专业”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然而由于受种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着强调理论、忽视实践的现象,在学生成绩的构成上理论知识仍然占主导地位。如:①验证性的实验课较多,缺乏创新型试验拓展;②方法不够先进,技术老套;③实践教学内容雷同,缺少高深层次、跨学科联合的试验内容;④创新性实验设计不足,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意识和素质;⑤融合性实验少,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⑥与社会生产实际接触较少,缺乏检验理论的实践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综观以上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知识面窄,不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限制了毕业生对新工作的适应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5]。


  (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大多距离校区较远,一般的企业并没有解决食宿的能力,是造成实践实习无法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校方也出于安全考虑,尽量避免学生长时间停留在校外,以防出现安全事故无法界定责任。另一方面,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很低,他们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生产质量、精尖技术保护等因素考虑,不愿主动接收学生到企业实习,因此,学校应为企业着想,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无偿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让企业参与,使学生与企业进行自主双向选择,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与学生亦可彼此淘汰,最终达成一致的目的,学生选到适宜的就业平台,企业留住了专业性强的技术能手。


  (三)实践教学内容及指导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农学的生产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了“产前—产中—产后”等过程,并且每个环节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极其丰富。例如农作物生产,包括产前的良种繁种、土壤改良,到产中的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再到产后的加工、贮藏、保鲜、运输、销售等,这些环节中,学生能够参与的有时只是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另外,课堂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与作物的生长期达成一致,不能完成与作物生长同步的实践实习训练,而这些环节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如不能做到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期进行,或教学在先,实践在后,将会极大地影响实践实习的效果。


  二、卓越计划下实践教学发展的改革建议


  (一)立足地方产业,寻求合作加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校内外教学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以农学专业为例,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和优势。今后,我们将探索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积极利用教师和校友的优势资源,多措并举,在发展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做好四个平台建设,即实验室平台、实验地平台、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和学生创新平台的建设。


  (二)以经营模式开放实践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广大学生是实践实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其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实践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革。①学生进入校内实践实习基地实行“签到”制度,基地向学生完全免费开放,学生出入基地按规定签到,可有效利用实践实习基地的一切设施及工具。②根据个人对作物的熟悉程度和研究兴趣,将基地作物分配给固定的学生管理,从播种到收获后经营,权责分明,利益分明,既可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与模拟社会的真实感,也能使学生对基地更有感情,在完成实践实习任务的同时,学生得到了经济补偿,二者兼顾周全,效果甚好。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


  实践实习任务不只关乎学生,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践实习的质量,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出访观摩,学习兄弟院校的实践实习管理经验,也可以将他校的先进管理方式和模式,加以借鉴。另外,学校要定期组织培训,聘请相关专家对学校的实践实习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这样,教师开阔了视野,自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三、我校部分农学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大幅度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和投入,提高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践效果,建立循序渐进的四年不断线的“三层次”(基础实践层、专业综合实践层、应用与创新实践层)实践平台。


  (一)第一层次:基础实践层


  主要在一年级进行实施,通过通识教育基础实践模式、学科基础实验模块、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和农业生产认知模块来实现。


  (二)第二层次:专业综合实践层


  主要在二、三年级进行实施,通过专业实验模块、综合模拟实训模块、课程设计模块、企业生产实习模块来实现。专业实验模块是按照项目教学法的形式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安排,例如,农学专业的学生从产前的良种繁种、土壤改良,到产中的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再到产后的加工、贮藏、保鲜、运输、销售,让学生全程了解、认识和掌握作物生产的整个过程,并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思考和解决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综合模拟实训模块是从实际岗位对知识和能力要求出发,学生参与与本专业相关的各个生产和工作环节,以课程实验,结合生产实习、实训的方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模拟生产岗位进行相关技能实训,实现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训练的完整统一。


  (三)第三层次:应用与创新实践层


  主要在四年级进行实施,通过企业创新项目训练模块、课程科技活动模块、企业岗位训练模块、毕业论文(设计)来实现。四年级以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