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洪泽县实验小学(223100) 严 帅
众所周知,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不遗余力地推崇游戏,把游戏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时间一长,我们会发现,在课上孩子们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学英语,但是一节课结束以后,总是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孩子对于英语知识却是一知半解。这样的游戏教学,效率低下,是否值得我们去反思呢?
案例一:
校内公开课时,有一位老师上的内容是:5B Unit6 A PE lesson Part B,为了让学生们有兴致,她在教完B部分单词之后,就让学生们做猜一猜的游戏,而在猜的时候,为了气氛更加热烈,她还播放了歌曲《最炫民族风》。在猜词时,教师只让几个学生上台展示,而这几位学生也仅仅会说几个简单的单词,明显感觉还没有掌握。但是由于音乐的渲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虽然说得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在快乐着。
反思:
1.游戏教学到底为了什么而服务?
首先,这位教师没有把重点、难点教会,就开始做游戏,偏离了教学目标。其次,歌曲的选择只是为了气氛的活跃,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只是追求了表面的热闹,违背了游戏教学的初衷,也不符合使用游戏创设英语情境的目的。
唱歌、表演、游戏等等,都是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手段,它们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们表面的快乐,而忽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那么,我们的教学肯定是失败的。因此,我们在运用游戏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重视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在设计课堂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要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游戏,让学生们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有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探索发展的机会,让游戏成为教学的辅助,凸显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在玩中学到知识。
2.游戏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了?
在上述课例中,教师只是挑选了几位学生做游戏,其余学生都是观众,他们只能看,没有机会参与其中。这样也就背离了游戏教学的原则。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面,游戏应该是全体学生的游戏,而不是几个学生的游戏。在设计游戏时,要尽量考虑到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问题。例如,在上述课例中,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先做猜一猜的游戏,让他们在组内先熟悉每个单词,然后再由各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面向全体同学,这样组内、组间都有竞争。学生们为了小组荣誉也会加倍地努力记忆单词。当学生们表现出色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此满足学生们的好胜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游戏活动才会是高效的,学生在游戏中不仅学会了英语知识,还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案例二:
在教Unit8 At the weekends Part B时,教师采用了What’s missing?的游戏,她抽走一张单词卡,让学生们猜一猜少了哪一种?这样的游戏贯穿了整节课的几个环节,我发现学生们的兴致不是很高,甚至有些孩子还露出了厌烦的情绪。
反思:
怎样的游戏吸引学生呢?游戏不能滥用,用得过多,会惹人厌烦,还会喧宾夺主,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忽略,使英语课沦为游戏活动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用游戏,也要用富有创意的,要用精彩的。不然,学生们会觉得索然无味。没有创新的游戏,是难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搜集、更新游戏,用最新的、最刺激的游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不至于失去效力,才能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案例三:
在教4B Unit7 At a snack bar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游戏的氛围,她不辞辛劳地布置了一个购物的环境,但是,学生们在看到玩具和水果时,他们兴奋了,他们忘记了游戏规则,忘记了自己该干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大喊:“我要买这个,我要这个。”教室立刻变成了菜市场,秩序相当的混乱。我还发现,能在购物时使用英语的仅仅有十几位学生。
反思:
游戏需要规则吗?需要给学生约束吗?小学生爱玩、爱动、爱新鲜,他们在游戏时,经常会忘乎所以,即使在课上他们也难以控制情绪。因此,在游戏时,我们要注意调控,让游戏活动在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首先,在游戏开始之前,要讲清楚游戏规则,要给予游戏要求和纪律约束。其次,在游戏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适时地去调控,发现问题立即去解决。这样,才可以避免上述课例中的情形出现,才能有章可循,活而不乱。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促进学生们自我纠正,让他们的自律意识得到培养,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玩中有序的效果。
总之,游戏活动是可以为英语教学增添光彩的,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如果能注意到上述几种情况,相信游戏的运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去实践和反思,让英语游戏真正地展现出它无穷的魅力,为英语教学画上一个完美的惊叹号!
(特约编辑 施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