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环境生态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环境生态建设应用效应评价研究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1-09
  • 阅读量534次
  • 评分0
  • 0
  • 0

  环境生态作为我们人类生存当中的必不可缺的资源之一,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一个进步发展的,特别是在人类文明方面。那么环境生态论文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整理了关于环境生态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植物修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岳玉玲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式大好但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了,特别是对水环境的破坏,对于水环境的破坏现象我国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求可以恢复健康无污染的水环境。据有效数据表明现有的植被修复技术对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植被修复技术是一种普遍的绿色环保治理方式,就现阶段的水环境问题如何实现修复的具体应用是环境保护学者所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植物修复;水环境;生态修复;实际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以及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国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更加关注起来,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试图通过环境保护创设出一种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环境,城市的优美化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因此选取绿色环保的方式成为了首选,现就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工作。


  一、植物修复的基本概念


  植物修复技术使一种治理环境污染的专业技术,通过植物以及各种微生物对一些具有污染性质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工作,植物拥有净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的作用,对附近的环境有着一定的清洁功效,使其可以形成干净整洁的舒适环境。在植物修复中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是其一个重要的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有害物质的处理工作,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水生植物有浮叶植物以及挺水植物等。由水生植物构成的自然处理系统具有耗能低、成本小以及可循环的特点。水生植物的修复系统所占面积较大,并且周期长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治理工作中应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使其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污染治理的功效。


  二、水环境生态修复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水环境的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发展治愈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经济的支持,但是水环境的治理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要想有效的实施治理工作需要掌握各种治理问题,才可以得出解决的措施,加速水环境的治理速度。首先在水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存在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使其无法迅速的开展治理活动,我国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建立出完善的生态修复制度,并且缺少专业的资金供应部门,经济的主要来源大都是来源于当地的政府以及广大人们群众的资金筹集,但是资金的筹集工作较为复杂过程较为繁琐,总有各种不同的问题出现,阻碍了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是我国的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是针对污染性较强的河流进行治理从未改善了河流的水质,但是在改进以及完善河流的生态系统上缺乏一定的解决措施,使河流的复原功能较弱,使水源的治理工作没有明显的成效。最后是水污染治理工作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一些水污染严重的河流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没有从跟本上控制住有害物质的污染。


  三、植物修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一)吸收作用与富集作用


  水生植物对于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来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水生植物凭借着自己庞大的根系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对所生长的水区进行污染物的吸附和治理环节,通过植被根部转变为自身的养分。通过微生物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氮,分解后通过植物进行吸附,进而形成有机氮和蛋白质,然后通过植物的收割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而那些被吸收的无机氮会逐渐的转化成有机物,同样也是收割后被清理。水生植物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主要是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以及有机物进行吸收,并且对植物自身不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二)凝集作用与过滤作用


  水生植物的体积大都偏大与水体的接触面积较广,这就会在水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过滤网,对水中的污染物实施有效的过滤措施,以免对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例如一些具有较强的水生植物它的根部形成一个巨大的网有效的阻隔了有害物质的入侵,减少了水体的污染。浮水植物的实力也不容小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扩大施网的范围,形成巨大的过滤网,一旦出现不溶性胶质物随着水流的经过被浮水植物的根部吸附,菌胶团自身就是具有漂浮性质的有机物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凝聚作用,使周围的水体不再受到污染实现有效的污染防治工作。


  (三)抑制藻类的有效生长


  水中植物要想实现增长需要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与光能,水生植物的体型较大对于吸收营养物质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将营养物质良好的储存开来为以后的生长活动提供了强大的营养支持。从而阻碍了藻类植物的生长,例如以藻类为主要食物的水蜗牛也阻碍了藻类植物的生长,从而有效的改善了水体的环境,使水体的质量不断的提高,水质越来越清澈,有利于沉水植物和共生菌实现有效的生长,使水体质量得以保证。


  结束语:


  人们在生长生活的过程中对于周围的环境有着巨大的要求,环境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水环境的治理工作需尽快的开展开来。植物修复技术在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清洁功效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水体污染物的清洁使水体质量得以提高保障了水环境的污染治理。水是人们每日必须的用品,我国淡水资源较少为了保障未来的生产生活需要应积极的开展水污染的治理工作。


  第2篇:污染物环境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


  赵阳(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环境保护局)


  摘要:就污染物环境生态效应评价这项内容来说,其关键环节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生态受体、并且结合一个反应重点确定一个评价参数,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总结了研究方向。当前来看,个体以及种群层面上的受体研究现在已经处于比较深入的阶段,然而群落以及整个系统上的研究仍然还非常匮乏,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终点也无法表述整个结构以及功能的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构筑一套能够完整反映出生态功能以及结构组织变化的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污染物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污染物环境生态效应评价的相关工作内容。


  关键词:环境生态效应评价;生态受体;反应终点;评价参数;假设检验;数学模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严谨,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也正在不断在人身上起着反作用。在上个世纪初,污水生物系统被率先提出,污染物环境生态效应评价的大门就此开启。在进入20年代以后,生态学开始进行定量分析,一直到近年来,环境科学和生态等学科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人们开始从有害化学物质的角度来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污染物环境生态效应的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出于环境管理这项工作的实际需求,上个世纪末,美国的环保局出台了一份生态风险评价的文献,这也直接推动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提出了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并且积极进行相关研究。其实在整个生态风险评价当中,生态效应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在全社会也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其对于制定合理的环保措施作用非常重大。


  1关于生态受体选择的相关原则


  正常来说,我们提及的生态受体就是处于环境污染物压力之下的生态实体,其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可能是一个生物个体、其体内的器官,也可能是指代整个种群和群落。其实现在的生态系统当中,导致其受到危害的污染物很多,受到污染物危害的生物群落也很多,所以针对每个物种进行分析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我们只能选取一种或几种最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来进行研究。但是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一方面不同的受体对于相同的污染物反应是不同的,同一个受体对于不同污染物的感应情况也有所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选取最为敏感和快速的环境污染物造成反应的生物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就能了解到环境的现状。作为样本的生物需要符合以下特征:首先其应该在种群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次需要具有敏感特性,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预警作用,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经常选择无形之物作为生态受体。


  2生态受体研究现状


  1909年科尔克威茨和马森提出的污水生物系统首次运用指示生物评价污染物对水体的环境生态效应。其后,克列门茨把植物个体及群落对于污染物的反应作为指标,应用于农、林、牧业,监测污染物对环境中植物造成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通过生物变化监测生态污染已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在理论和方法上也更加丰富,并且由淡水生物向各种不同水域发展,由短期效应研究向着长期效应发展。


  瑞典生态毒理学家GoranDave等研究发现以斑马鱼胚胎仔鱼为受体能快速测定水环境污染对鱼类生长的长期效应。卤虫是生活在海洋及高盐水域中的无脊椎动物,具有虫卵易保存运输、便于孵化、实验快速、世界种等优点,被公认为评价海洋污染的优秀指示生物,桡足动物猛水蚤则可以用来评价咸淡水及河口污染Mj。美国环保局(USEPA)建立海水水质基准时应用的指示生物包括藤壶的胚胎或幼虫、双壳类软体动物(蛤、贻贝、牡蛎、扇贝等)、海胆、龙虾、螃蟹、小虾、鲍鱼以及海洋浮游植物或维管植物。蔡立哲等以香港维多利亚港底栖生物群落为生态受体评价了底质有机污染的严重程度,应用“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概念探讨了以生态系统为受体进行污染物环境生态效应评价的可能性。


  以生物个体作为生态受体,实验可控性、重复性高,实验结果变异性小,可以应用较为成熟的生态毒理学实验方法,但难以反映污染物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状况,一般在生态系统优势种、关键种为敏感种的情况下应用。生物种群作为生态受体,实验可控性、重复性一般也较高,能够反映污染物在种群层次上的造成的不利效应,如种群生长减慢等,但难以表征污染物对群落或生态系统结构等的不利效应,一般应用在细菌、微藻等微型生物为优势种、指示种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群、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生态受体,实验控制难度较高,实验结果变异性较大,一般难以定量研究污染物浓度一效应关系,通常用于定性的判断污染物对生态系统是否造成损害。


  3反应终点选择原则


  反应终点是用以表征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指标,是可以明确表达的需要保护的生态环境价值,通过生态受体及其属性来确定,任何基本生态过程的不可接受的改变均可视为反应终点,也有文献称作评价终点。实验指标或生态终点。因此,深入研究生态受体及其属性、污染物特性和环境生态效应反应终点确定方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选择反应终点。


  4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探讨


  其实生态系统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污染物也非常多样,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受体自然也会对污染物产生不同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个体上的生态受体还是种群的生态受体,其代表性严重不足,受害情况也是无法直接反映出生态系统状况的,而在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层面上选取的生态受体又无法完整地反映出整个群落效应变化,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正确反映出整个生态功能上的变化以及结构情况的变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污染物评价工作的可行性。


  5结束语


  现在环境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就急需我们选择一套合适参数来对当前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当前环境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当前阶段污染物环境生态效应评价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简要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给相关问题的展开提供一些参考。


  第3篇: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潘晶,张阳,张蕾,刘宏鑫,金海涛,彭天燕(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110034)


  摘要: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作为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新增专业,尚未提出明确的专业规范,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和辽宁区域发展建设的具体目标,结合我校学的基础和优势条件,制定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标准,提出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的三大核心技能,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


  关键词:环境生态工程;课程体系;核心技能;应用型人才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扩张,人类对资源开发和环境改造的强度越来越大,导致生态灾难与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陆续设置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1-5]。在2011年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工学门类中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保留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新增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代码082504,由传统的生态学(部分)进行过渡。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尚未提出明确的专业规范,导致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清晰,课程体系也缺少基本的要求[6-10]。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申请增设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并获得批准,学位为工学,于2017年秋季开始招生。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和辽宁区域发展建设的具体目标,通过对环境生态政策分析和环境生态工程人才需求分析,提出了沈阳师范大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的3个核心技能,由此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思路。


  1环境生态政策、人才需求现状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国家战略层面急需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11-16]。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发布。文件分为9个部分35条,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监管、生态文明教育等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件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试验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设置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符合国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辽宁省委省政府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加快推进辽宁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109项工作任务),并制定了工作措施和三年滚动计划。在“实施方案”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推进生态省建设,实施水污染防治,改善辽河、大小凌河等重点流域水质等确定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农村饮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确定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方案的实施与推进需要大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此外,生态城镇规划和扩建,急需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我国人口城镇化已经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2014—2020年国家新农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还有2.34亿农民工、1亿农村人口要完全实现城镇化;省政府“十三五”规划,把县城、新区(新城)作为突破口,至2020年辽宁有500万人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将新增300万农村人口城镇化。城镇的建设和增容,急需生态规划设计和生态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行业企业发展面临着由污染控制型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型转变,进一步展示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发展的美好前景。随着环境保护观念宣传的深入,人们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加强,未来几年内,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1)以具有代表性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作为调研单位。通过对政府网站、文献资料中进行了认真整理、统计和分析,获得如下信息:辽宁省有105个市县区、990多个乡镇,市县区镇的城乡生态建设需要专业人才。辽宁省有216家政府、企事业规划设计部门,多数缺乏生态规划设计的专业人才(2014年公布的辽宁设计院名录大全)。辽宁省有60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41家备案登记的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2015.10省环保厅网站公布),这些机构运行过程中需要具有生态规划与设计能力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能力的专业人才。2)以行业企业协会为调研对象。通过与辽宁省环保产业集团、辽宁易派环保集团等业界代表进行现场交流及座谈等,了解到辽宁省有359家环保企业(2013.10),62家行业协会会员企业。从业界发展的角度环境改善型企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生态学背景知识的工程人才;环保企业主动联系学生的实习就业和毕业生输送等事宜,企业的需求人才涵盖了生态规划与设计、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以及生态监测和评价等方面。


  此外,其他非生态环保行业的大中企业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监管下,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这些企业必须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这也需要具有生态学背景,具有工程设计和工艺优化能力的专业人才去承担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设计、产业优化和生态经济核算的重担。


  未来十年对具有生态学理论背景和规划及工程实践技能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将激增。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以及辽宁区域发展建设的具体目标,结合我校学的基础和优势条件,制定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标准,提出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的3个核心技能,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


  2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标准


  2.1培养目标


  沈阳师范大学生态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从事环境生态科学研究、生态规划与设计、环境生态工程技术与应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2培养标准


  培养具备生态学学科思维、掌握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熟悉生态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工程技术与应用、环境生态监测与评价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扎实的生态工程设计、生态工程技术及生态环境监测和影响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方法、技术和发展趋势;


  4)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和经济管理知识;


  5)掌握生态规划与设计、环境生态工程技术与应用和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专业技能,具备开展环境生态工程相关工作的能力;


  6)掌握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等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7)具有熟练专业文献检索和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8)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9)具有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11)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12)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13)具有进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4)形成工科思维方式;


  15)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及合作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获取学位需满足175学分;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大学外语四级水平;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达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平均学分绩点大于1.6。


  3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核心技能分析


  根据《辽宁省高等学校分类指导意见》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将高校分为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其中研究应用型和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导向见表1。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我校环境生态工程的专业建设要结合国家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并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节能环保产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与行业企业深入接触,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实训和创新能力。


  结合研究应用型和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向和未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并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将我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培养特色定位于“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环境生态工程技术与应用”以及“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3个核心能力。专业建设定位于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作为引领;以辽宁地区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农村建设为立足点。学生毕业除继续深造外,行业指向集中于政府发展规划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环保环评企业和企事业环保部门等。


  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能力:环境生态工程重在规划和设计,这是本专业的核心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运用Arcview、MGE、Mapinfo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区域生态规划、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生态社区与生态城市规划、流域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专业技术能力,具备编写生态规划报告的能力。


  环境生态工程技术与应用能力:通过工程与技术手段进行系统组分、受损功能的修复与恢复。初步掌握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施工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设计施工等技能,为从事类似的生态工程设计施工奠定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农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等典型生态工程的设计能力。


  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能力:掌握大气、水、噪声、土壤的监测布点方法和样品分析测定等基本技术,熟悉常用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同时还要利用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知识强化生态调查分析技术,能够熟练从事植物种类识别、植被样方调查等野外生态调查工作,并借助专业软件完成生态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生态图件的绘制。针对建设项目和规划实施后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进行评价,要求学生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和技术方法,具备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生态影响专项报告的能力。


  4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除了通识教育课程和国设通识课程外,还有以下4类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结合环境生态工程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初步确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五大学科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其中数学类主要包括工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画法几何,物理类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学和大学物理学实验,化学类主要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其相应的实验,生物类主要包括普通生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及实验,生态学主要包括普通生态学及实验。学科基础课中还开设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导论、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分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0%。六大类课程的开设使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为后续深造和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专业核心课程:紧紧围绕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3个核心技能,每项技能开设3~4门理论课程,同时设置相应的实验及实践课程(见表2),保证每项技能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环节作为支撑,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为45学分,占总学分的26%。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结合我校的学科背景和专业优势,设置了测绘学、产业生态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态毒理学及实验、生态地学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为27学分,占总学分的15%。


  4)综合实践:综合实践课程的学分为20学分,占总学分的11%。主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实习模式,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相结合,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开设了生态环境认知实习、社会实践、环境生态工程创新实践、学术讲座及科学研究;结合环境生态工程培养的3个核心技能开设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实习,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实习,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通过以上的学习及实习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


  5结语


  对于新兴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来说,如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是教学的根本。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经验,紧密结合辽宁经济发展需求,增强为地方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更新观念、科学发展、为辽宁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质量、应用型的环境生态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