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琴
(江苏省常熟市教研室,215500)
2014年秋季,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全部改版为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改版后的新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内容有所调整。新版教材的核心板块是故事板块,要求通过对话、短文、短剧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新教材将故事板块放在了单元的最前面,这样的编排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同时,能在语境中接触语言,理解语言。
上学期,笔者听了一课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的故事板块教学。这节课,过程很完整,但仔细分析每一个教学环节,或多或少给人“蜻蜓点水”之感,未能深入。
一、教学流程
(一)阅读前
1.师生问答。围绕: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等问题和学生进行交流。交流完毕,出示语言结构进行自我介绍,学生模仿。语言结构如下:
My name is...
I live in...
I like...(爱好)
I like...(课程)
I speak...
这一过程中,教师围绕学生的爱好,与学生互动:I like...too, can we make friends?
2.围绕“friend”(朋友)话题,出示家庭住址,介绍自己过去和朋友经常写信,引出“write letters”(写信)。接着,出示邮件地址,介绍自己现在经常和朋友写邮件,引出本课新知write e?mails(写邮件)、send e?mail to(寄邮件给某人)和e?friend(网友)的教学。
(二)阅读中
1.学生听前两句录音,回答问题:Whose e?friend?
2.提问: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人,可以问什么问题?出示“Who is he?”作为示范,学生自由猜测。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刘涛问了哪些问题,并交流。
4.学生继续听录音,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依次根据问题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交流答案时随机教学新单词years、studies。
5.回顾Peter的信息,出示填空:
Name(姓名) Nationality(国籍) Age(年龄) Language(语言) Hobbies(爱好)
学生根据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完整介绍。
6.跟读课文录音,教师标注升降调和重音,引导学生注意。
(三)阅读后
1.回答课后问题(略)。
2.情景运用:
Peter想给王兵回邮件,邮件里想介绍一下自己的妹妹。看了Peter妹妹的信息后,请你尝试完成填空:
I’m very glad to be your e?friend. I have a sister. She’s . She the UK too. She speaks, but she Chinese. She likes and . She likes and . I think you can be good friends too.
师生交流答案后,齐读短文。
二、教学评析
第一,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打开。导入课文环节,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引出了如何写信和写电子邮件,速度很快,目的是为了尽快引出新单词e?mail、send和e?friend。此时,学生的思维还没打开,就被带入了故事情节。故事阅读环节,刘涛为什么要问那些问题?他对什么感兴趣?他怎么问的?教师均没有展开讨论,只是停留在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阶段,学生无法体会到刘涛和王兵的心情,导致最后的朗读也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模仿升降调的层面。
第二,教学环节过多过难且层次不清。教师在学生“听录音,找到问题答案”之后,紧锣密鼓地安排了一系列学习任务——“回顾Peter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介绍Peter”“跟读课文录音”“回答课后的问题”“用Peter妹妹的信息帮助Peter回复邮件”等。从课堂上只有一两个学生和教师互动的效果看,这一系列的活动明显过多,大部分学生还没顺利完成前一个任务,就被动进入到了下一环节。有些活动过难。比如,教师让学生看Peter妹妹的信息后完成短文,这是一个课堂输出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个活动和本课的语言输入又有脱节。在2014江苏省新教材培训会上,何锋老师建议:故事教学,重在理解,控制产出,产出的目的只在于引导或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这节课中的教学设计,活动明显过难。有些活动层次不清,比如,回答问题环节,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得出Peter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介绍Peter后,教师让学生再去回答课后几个关于Peter的问题。这样的顺序,学生从已经完整的信息又回到了信息片段,活动层次明显不清。
第三,板块功能没有体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故事板块,都是通过对话或短文以故事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带着学生疏通课文,了解人物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人物信息,最后创设了新的情景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对个人信息的表述能力的培养上。其实,本课的结构是对话,同提问的形式去了解和猜测一个人。通过故事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梳理对话结构,并利用这个结构去尝试着了解他人,将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所以说,本课教学,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故事板块的功能。
第四,课程理念没有落实。英语课程的学习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观察本节课,学生的主动性不强,虽然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了多个任务,但自主活动、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不多。此外,整个教学过程“以本为本”,课标中对朗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在本课教学中也没体现。
三、教学建议
(一)挖掘学生兴趣进行导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兴趣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本课题目为My e?friend,反应了新教材和社会的接轨。在网络时代,许多学生结交朋友都是通过QQ等途径,所以,e?friend这个话题学生应该很感兴趣。教学中,引出friend话题后,不妨直接呈现e?friend这个词,让学生说一说friend和e?friend有何不同。当学生不会表达的时,教师再随机导入e?mail等词汇。学生明确了e?friend的概念后,再询问学生希望有个什么样的e?friend? 如此,在导入环节,让学生的兴趣得以充分激发。
(二)结合课标理念进行解读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故事教学要侧重主动发现。如何了解一个人?学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答案。刘涛还问了什么问题?学生也能从文中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为什么刘涛问这些问题,比如刘涛问:Does he like playing football?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观察。故事插图和前一个单元的内容都显示,刘涛的爱好就是踢足球,他很想知道对方是否也喜欢踢足球,所以进行了猜测。此时,教师可提问:“如果是你,你想问什么问题呢?”将学生带进课文,角色替换,在想象中不断运用“Does he...?”进行猜测。
其次,文本梳理要侧重自主归纳。进行了故事学习之后,不妨让学生针对Peter的信息,首先进行人物的信息梳理,再通过问题梳理,得出如何去了解一个人;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补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Does he have a brother? Does he like blue?等等。两次自主归纳梳理,不仅紧扣教材,也紧扣对话结构,将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融会贯通。
(三)创设更多机会进行运用
新教材在故事内容之后,设计了一些问答和复述等题目,以此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教材编写者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巩固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操练和运用机会,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目标词汇和新句型。当学生梳理完课文信息后,不妨用书上的问题请学生来回答,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比如,根据Peter课后学中文,喜欢踢足球的信息,补充提问:Does he like sports? Does he like Chinese? 等等,来考一考学生对Peter这一人物的了解,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运用 “Does he...?”的结构。最后,再请学生用故事后面的信息框架去完整表达。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结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紧紧围绕教材去巩固检测,为后续的运用做好铺垫。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故事板块,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对话也更加真实自然。备课时,教师不仅要明确故事板块的功能,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更要在活动中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和机会,切忌“蜻蜒点水”。如此,才能真正上出学生想上、想学、想说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