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学设计论文范文,教学设计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体验贯串,解决函数教学难点——“实验型学习”案例研究之一

  • 投稿胡大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49次
  • 评分4
  • 20
  • 0

【编者按】“实验型数学学习”是指,借鉴自然科学的学习方法,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使之协调一致,从而引发思维活动,

克服内容抽象、形式化给学习带来的困难的数学学习(教学)方式。本刊2014年第11期中学教育教学版刊登

的《从感官到思维的体验》和2015年第1期课堂观察版刊登的《通过“实验型学习”建立数学概念》,都呈现了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的蒋云鹏老师关于“实验型学习”的思考与探索。文章登出后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很多读者觉得“实验型学习”这一提法内涵丰富、启发性强,不仅仅是简单的CAI。因此,从本期开始,我们会在“专题研究”栏目中陆续呈现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蒋云鹏老师的典型案例研究为主

。当然,也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来稿,积极参与研究、讨论。

蒋云鹏

(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201103)

一、函数教学中的主要困难及其成因

函数作为整个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

难以把握或解决的问题:第一,函数概念的建立和形成比较困难,学生所学习的函数知识往往比较肤浅、零散,没有达到和抓住本质;第二,

缺乏对函数各种表达方式的价值分析及优势比较,特别是忽视函数对应值列表的过程;第三,函数图像的产生过程缺失或冗长。

上述困难从表面上看,都是由于教学时间不够所导致的;

但实际上,

都是因为忽视了“实验型学习”的基本思路,或没掌握“实验型学习”的主要策略。

传统的函数教学,一般都是先给出某类

函数的

具体定义(解析式),再绘制其大致图像,然后根据图像说明其性质,

此后大部分时间则用于解题。在这样的教学中,可感实例的呈现多数比较匮乏,对应值列表常常作为绘制图像的一个步骤被一带而过,绘制图像的过程往往比较粗糙。

有些教师认为,这些内容并不重要,只要讲解一下,无需太多的体验与感悟,

也没有必要花时间理解与巩固;多数教师则是出于无奈,只能把函数的意义、列表、绘图这些核心内容

讲解得“半生不熟”。

“实验型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呈现大量的事实材料和现象,使学习主体

通过视觉感受对应数值的计算、变化、联系以及数值转化成点的动态变化,体会那些解释不清或难以言表的“演绎”,从而经历学习的全部过程,并产生真实的深度体验;

同时,将大量的精确计算、描点这类没有思维含量的操作交由计算机在几秒钟内完成,从而留出时间用于对大量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

因而“实验型学习”能有效地解决上述困难。

二、函数教学的典型案例

【案例1】函数概念起始课

课始,教师提问:“谁知道自己家汽车的耗油量?这个数量是怎样测试出来的?”学生议论并大致回答后,教师出示表1,并说明:“表中是某辆车在从上海驶往南京的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数据,你能知道该车的用油量吗?你能填写表中的空格吗?”学生尝试填写后,教师写出关系式y=12/100x,并让学生写出汽车行驶120千米、270千米时的用油量。学生尝试计算后,教师总结道:“用油量y随着汽车行驶路程x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每一个x的值,都能找到一个确定的y的值与之对应,这种一个变量x的变化确定另一个变量y的变化的关系,

称为函数关系。”

接着,教师举例道:“再比如,一条线段的长度r的变化确定了以此线段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的变化。”然后,教师打开几何画板,作出一个圆;随着教师拖动圆的半径,计算机自动呈现了不同的半径值,并计算出不同的半径值对应的圆的面积值,同时生成了对应值表(如图1)。由此,教师总结道:“同样,S与r的关系也称为函数关系,我们称r为自变量,S是r的函数。”

此后,教师又举例道:“再比如,某天某地的气温T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正方体的体积随棱长的变化而变化……”然后,教师再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所知道的函数关系……

【案例2】二次函数概念起始课

……在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后,教师提问:“如何画出函数y=x2的图像?”学生回答:“列表、描点、连线。”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学习单(其中列有表2)上进行填表、描点、连线。

填表、描点都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连线时部分学生将所描的点按顺序用直尺连成了折线。教师看到后纠正说:“我们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曾强调过,要用光滑的曲线连线,画成几条线段的都是错误的,请同学们更正并牢记。”接着,教师打开几何画板,利用“绘制新函数”功能,直接绘制出y=x2的图像,让学生对照。

三、解决函数教学中主要困难的思路和策略

(一)通过大量的实验渐进地建构函数的意义

函数概念形成的关键是将研究的对象由静止、不变的现象转移到运动、变化的现象上,将注意力由单个常量的大小转移到两个变量的关系上。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长期面对的是独立不变的量(常数),缺乏观察变化情况、思考联系情况的经历和体验,因此,要实现这种转变是比较困难的。

案例1的设计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引入函数概念时,运用了“实验型学习”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不急于下准确定义,而是通过学生已熟知的、经历过的(耗油量)问题,或当场看得到的、能经历的(圆的半径与面积)现象,让学生通过想象或感官去体验两个变量的关系;而且不惜举出大量的例子(包括学生自己举例)来说明这种关系,目的就是让学生增加一些经历,加深一些体验,产生“变量成对”的印象,为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此外,案例1的设计者在这节函数概念起始课中,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函数下精确的定义,而力求使学生在经过对大量的实例的观察、思考后,在所归纳出的“描述性定义”的辅助下,大致形成对函数意义的初步认识,即意识到:(1)两个变量之间会有确定的关系,一个变量会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2)由于变量表示的事物有特定的意义,所以变量有一定的限制范围;(3)两个变量的对应值可以利用表格列出;(4)其中的规律可以利用代数式表达,从而简化和精准。

这种通过大量的实验(丰富直接的感官体验引发的思维活动)渐进地构建新概念的意义的做法,因符合学生本身的经验基础和认知习惯而显得自然,因在大量的可感事实的基础上获得认识而显得合理,是解决函数概念教学困难的有效思路和策略。

(二)突出对应值列表的过程,认清各种表示方式的价值和优势

对应情况(值)列表是一般人实际生活、工作和研究中最常用、最习惯的方法,也是最直接、最容易理解的函数表达形式。学生在学习函数时出现的概念模糊、思路狭隘、方法呆板等问题,往往都与忽视对应值列表的过程有关。很多学生在学习函数很长时间后,

仍然不知道各种函数的图像从何而来,而仅仅记住了它们的样子,导致了因果关系混乱。而且,很多学生在后面学习数列时,也不会列出项数与其对应值的表格以从中找到规律,甚至连“数列也是函数”“用函数方法研究数列问题”都需要专门花时间来教学。这些显然都是忽视函数对应值列表的过程而造成的恶果。

案例1的设计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每举一个例子后,都进行了对应值列表(实验)——其中有些数据是间接知道的,有些数据是借助计算机直接测量、计算出来的。这给学生的感觉是,他们看到的都是事实,没有强加的成分。最关键的是,对应值列表清晰地反映出变量变化的规律——如增还是减(单调性)、有无对称特点(奇偶性)、有无重复特点(周期性)等,都一目了然。对列表中数据的观察、分析充分了,图像的轮廓也就自然地在头脑中形成了;而经过分析、归纳发现的图像,无须强记,就会牢牢地固着在记忆中。这种主动的发现,比记住图像后反过来“利用图像说明性质”,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同时,

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各种函数的部分特殊(自变量取正整数)对应值列表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数列的研究过程。此过程处理得好,数列的学习就会容易得多,方法就会通透得多。

实际上,“实验型学习”能使函数对应值列表自然、高效地实现,并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分析,因而,特别有利于学生认清函数各种表达方式(列表、图像、解析式)之间的关系,并感受到对应值列表在实际研究中的必要性和优势。

(三)优化绘制图像的过程

如何描绘图像,一组对应变量由数转化为点体现了什么思想,图像为什么是“光滑的曲线”而非折线等,都是函数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事关整个函数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而这些问题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二次函数是初等数学的基础与核心内容,也是初中生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借助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的内容。

案例2的设计者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其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不妥:(1)在绘制图像前,没有让学生明白图像的意义,把握操作的过程。事先列表并规定了5个特殊的自变量值,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动因,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如果让学生自己取值,他们未必会只取这5个值,也未必会取得这么均匀、对称;而只有出现多种取值情况,才能比较、反衬出以上取值方法的合理性。(2)纠正学生错误的方法不妥,问题

的关键出在讲解反比例函数时,只“强调”了要用光滑的曲线连线,而没有解释为什么。“讲了多次,仍记不住”是许多教师共同的烦恼;而学生之所以总是记不住,就是因为他们总是不知道“为什么”,却要勉强地“记住”。(3)利用几何画板直接绘制出y=x2的图像,与在黑板上手绘图像、利用挂图或PPT等展示图像都一样,没有呈现实验的过程,只是告知预设的结果,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更没有质疑的余地,被动接受,当然难学难记。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对案例2作如下改进和优化:首先,利用几何画板设置自变量x,计算出y=x2,然后,顺次选取

x、x2,列出动态表格。这里,教师可以通过键盘任意输入不同的x的值,x2的对应值将自动生成在动态表格中(如果硬件条件许可,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进行这些及以下操作)。当感觉表格中的数据够了时,就可以利用“绘制表格数据”功能将表格中的所有点(x,x2)绘制在坐标系中。此时可让学生观察点的分布情况,并尝试说出(或画出)函数的图像。如果出现折线图,教师则只需让

意见不同的学生相互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自主建构。

改进和优化后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实验型学习”的优势。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地完成了较多数据的计算、列表和描点,因而有效地简化和优化了绘制图像这一重要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能在刚刚描出的折线图上,让计算机再生成一些新的点(x,x2),结果发现这些点都不在折线图的各线段上,因此否定了折线图。尽管这样的推断缺乏严格的逻辑支持,但“眼见为实”会让学生对自己利用实验现象证实的结论确信无疑。同时,这其中还隐含了学生对“否定一个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的认识。学生还可能产生这样的想法:“既然前面那些点是计算机按照y=x2任意绘制的,而能看到的任意一点与其左右相邻的点都不在

同一条直线上,那就说明再绘制更多的点也一样,即所有的相邻三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图形一定不是折线。”这样的效果,在“实验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常有;而靠苦口婆心地讲解和大量反复地训练来实现,是决计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