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学设计论文范文,教学设计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效德育活动的可行之法

  • 投稿洪嘉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48次
  • 评分4
  • 60
  • 0

李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225500)

思品课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内化德育知识。在新课程背景下,以课内外德育活动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形式,改变了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师生双方都沐浴在生动、和谐的交互影响之中,不断地感悟、思考、发现。但现实中,德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笔者曾以我校五、六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访谈,访谈的问题是:

思想品德教学,教师一般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内外活动,你们认为这些活动的效果怎样?你们喜欢或不喜欢哪些活动?原因是什么?

学生的回答如下:

●我认为能让我们身临其境的实践活动比较好。比如,让我们到特殊学校去和智障、残疾的小朋友一起学习、玩游戏。看到那些和我们一样大小的小朋友做一件事那么艰难,成功以后那么开心,我们真的好感动。我现在遇到困难,眼前就会浮现出残疾小朋友不怕艰难的身影,信心就会大增。遇到有同学需要帮助,也会主动伸出自己的手。如果只是在课上让我们做扮演盲人、聋人的游戏,我们一点感觉都没有,还会嘻嘻哈哈、哄堂大笑。大家都知道那是假的,应该没什么学习效果。

●老师要求我们开展献爱心、助人为乐活动,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捐献衣服、食品。送去物品的班干部回来说:爷爷奶奶很感动,可我们怎么就没什么感觉呢?前不久,班上一个同学腿骨折了,伤得很重,不能来上学,他爸妈又外出打工了,我们就自发地组织了一个“红领巾小队”,每天帮他补课、和他聊天,把好吃的东西、好看的书带给他,还帮他打扫卫生、洗衣服。他爸妈回来后,还专门到学校来感谢我们,我们觉得很开心,特光荣,特有成就感。我觉得,德育活动应该是围绕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那样效果才好。

●我们不喜欢单调、枯燥、形式主义的活动。为了培养我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老师让我们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计划一个月家庭的支出,虽然我们确实得到了锻炼,但总觉得没有多大兴趣,积极性不高。洗洗菜,叠叠被子,整理一下房间,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嘛。每天家里支出多少,又不是我们自己做主,还得去问爸爸妈妈,记个流水账实在没意思。记得五年级下学期品德老师带我们去郊游野炊,大家一周前就开始准备,自行组织分工,准备各种必需品;活动时,邀请老师和我们一起参加,分享成功和快乐。高兴之余,大家都感觉自己长大了。

●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老师为我们组织了很多有益的活动,比如请法官给我们面对面讲法律常识;让失足少年给我们讲痛苦的人生经历;带领我们上街做“小交警”;帮助环卫工人清理垃圾,等等。可是这些活动搞过之后,

好像就“风平浪静”了。所以我觉得,活动开展得不够持久,没有固定时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对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够深刻的。只有定期开展这样的活动,大家从小习惯做起,不断反复加强,才能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形成更好的习惯,逐步培养起自己正确的行为。像学校组织的“好孩子”展示活动,每学期一次,小学6年,12个学期展示的材料集中在一起,就是我们一段成长的经历,这样才有好处。

●还记得学习《我爱家乡》一课时,老师组织我们到农庄去参观: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里长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林间的小鸡自由追逐

,池塘里的鱼儿吐出串串水花……看到这些农业科技成果,我们不禁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比如,我们不知道的农产品还有哪些?所有的农产品都长在地里、水里吗?高科技是如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如何保证农产品的安全?……针对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老师让我们进行问题归并,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两个星期后,我们班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究报告会”,同学们就“农产品的旅行”、“农产品的家”、“绿色食品大荟萃”、“农产品的生长”这四大主题,形式各异——有的用实物,有的用数据,有的用图片,有的用手抄报,有的用采访摄像资料——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参与了知识的探究过程。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不像有些活动,玩过了也开心了,但回想起来,确实没

有什么可以回味的。

这次访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不能否认,那些“老套”的德育活动对10年、20年前的孩子也许是有效的,但是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价值观念多元了;孩子们聪明了,自主意识强了,思想成人化了,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的学生,努力寻找、创新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德育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高效德育活动的可行之法:

第一,让学生在“后活动目的”的活动中学习。

所谓“后活动目的”,就是活动之前并不告知学生活动的意义、目的,而让学生自己在活动的过程中身同感受,获得深切的体验。请看一位美国老师设计的德育活动:

考试前,教师一脸严肃地对学生说:“同学们,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纸张,今后要收费,每张5分钱。请大家把今天考试的试卷钱交上来。”教室里一片哗然:“试卷应该是免费的,凭什么要收我们钱?”“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们?”“一张纸5分钱,太贵了,这不公平!”“我带的钱买了试卷,午餐费就不够了,怎么办?”面对学生的各种反应,教师低下头,一再说:“对不起,这是学校的要求,我不得不这样做。”教师的坚持,让学生垂头丧气,无奈至极,只好各自想办法,先交钱然后才领到试卷。学生闷闷不乐地答到最后一道题时,只见上面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请你写出当时的感受。

原来,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当年英国政府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在感叹这位教师匠心独运的同时,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事前把目的直接告诉学生,活动的效果可能就会荡然无存。

第二,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不少教师在设计德育活动时,考虑的是这样的“三部曲”:我要“教会学生什么”、“让学生明白什么”、“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而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去考虑“我需要什么”、“我还有哪些不明白”、“我要怎么做”。这样的活动,显然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学生是在外在的诱因和强制下,在“被活动”中“被学习”。比如,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一些活动,如打扫卫生、表演节目、赠送礼品等,结果往往是:老人们确实高兴了,但学生受到的教育并不大。如果事前能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讨论:“到敬老院去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你想怎么做?”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学生会“各显神通”:我会不怕脏、不怕累,主动帮助老人整理衣被床铺、打扫卫生;我想去和老人聊天,了解老人们的所思所想,把快乐带给他们;我想了解老人们的生活习惯,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平时对卫生知识很感兴趣,我想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告诉他们一些保健常识;我去敬老院调查、访问,了解社会人士或团体对老人关怀的动人事例,回来写一篇报道……学生只有自主地、能动地参与德育活动,才会获得自己的体验,也才会产生积极地为家庭、邻居中的老人付出关爱的教育效应。

第三,让学生处于“身临其境”的活动之中。

学生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思品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学生生活的真实性。学生的品行、见识、修养,都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通过真实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润物无痕中滋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带领学生走进聋哑学校,和聋哑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大家像聋哑儿童一样,用手势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游戏,感受便会分外深刻:我最喜欢上语文课,可是上课时聋哑同学的发言我听不懂,真是急死我了;我最喜欢唱歌,可是唱不出来,实在太难受了;我要找洗手间,可是没人懂我的手势,急得我直跺脚……间接的体验虽然也能让学生获得感悟,但“在岸上学游泳”,无论花样怎么翻新,总是有些“隔靴搔痒”,难以真正形成德性。

第四,让学生接受“高价值活动”的挑战。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独立性和自主性强,善于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发展了,我们的德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德育活动的设计同样要遵循 “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永远处于前进发展之中。如何让德育活动具有挑战性?我的做法是:从生活中选择“两难问题”,组织以“两难问题”为内容的主题沙龙、主题论坛、主题队会等活动,让学生辨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两难问题”的对决,是一种非常适合当下思想开放、价值多元的学生的德育方法。这是因为,一个复杂的道德生活情境,往往涉及多条以上的道德规范,而且这些道德规范在情境中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冲突,每一个难题的解决方式都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是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复杂的道德生活情境中自主地分析、判断、选择,才是目的之所在。

*

本文系江苏省重点资助规划课题《教师教学风格多样化的校本案例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清平,徐向阳.放眼生命的成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 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会昌.德育忧思[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