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历史课堂;学识魅力;人格魅力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文章阐述了教师魅力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我认为学生喜欢的课就是好课,这样的课首先在知识传递上不能误人子弟,而应准确无误,通俗易懂,回味无穷,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最重要的是课堂要充满思辨,没有思辨就没有师生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现在很多人只是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学生演小品,不管是否符合教学,但是没有师生的思想交流,没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层次挖掘,这样的课堂就没有生机和活力。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首先教师应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有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的知识储备。其次要具备娴熟的语言文学表达能力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师若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功底,课堂上就缺乏思辨,学生的思维难以被调动;假如没有渊博的课外知识储备,这样的课堂就缺乏诙谐幽默、生机和活力。
如《长征》一课,讲到遵义会议召开前的革命形势时,我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20人,每组选派两三名学生代表,一组为周(恩来)、毛(泽东)组,负责对革命形势分析,做出决策;一组为博(古)、李(德)组;一组为战地记者组,为遵义会议发一篇新闻报道,重在长革命士气。博、李组的“博古”在辩论中,不断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对他的辩论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不足之处加以诱导和补充。“周恩来”主动承担责任,还建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周恩来”在关键时刻从大局出发的领袖风范,学生十分佩服。“毛泽东”则正确分析了国情,指出了错误的根源在于军事领导人犯了错。我对学生没有分析到的加以补充。通过辩论,通过我的补充说明,学生意识到,一条新方针、新政策的出台,并非一帆风顺。该记者组上场了,他们对会议的召开情景、制定的重大决策作了较为合理性的报道。
我在教学中发现,上课不可少的三个环节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设问,层层剖析,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思辨。这时紧接着发问:为什么这次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由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破解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步步解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遵义会议召开的伟大意义,而且领略到了领袖们高瞻远瞩的伟大胸襟,以及不唯上,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
2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人格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应提高理论道德修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用自己高尚的情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被逐渐冲淡。教师应牢记,从事着太阳下人类最神圣、最光辉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把自己的爱无私播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这样的教师自然也会把微笑与关爱带进课堂,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最和谐、最有效的课堂。
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讲到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本来有生的希望,可他却选择了为变法而流血牺牲。有个学生说:“太傻了,有什么用啊?”对此,我当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让同学们思考、辩论:谭嗣同该不该死?他死得值不值得?我不断用激昂的语言加以诱导。同学们列举了历史和现实的英雄人物,如商鞅、王安石、文天祥、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任长霞、郭春辉、汶川地震无私奉献的抗震英雄,尽管有的例子不十分恰当,但从中同学们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有伟大的信念;为了别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生死于不顾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我们应从他们身上学到“爱”、“大爱无言”、“无私奉献”,先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学习,充实度过每一天,用知识和爱心回报他们,爱班集体,有集体荣誉感,班荣我荣,爱国家,爱民族,当同胞有难时,伸出援手;当国家利益受损时,痛心、难过;当国家强大、繁荣时,以她为豪。课后,我让学生们以此为契机,写一篇论文,题目自拟。孩子们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人活着,不应只为自己,而应更多为别人着想。
总之,教师的魅力对学生来说就像指路的明灯,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课堂实现的。我们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知识积淀,在三尺讲台,用丰富的学识魅力,高尚的人格魅力,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私奉献精神,去培养人格健全的祖国“花朵”。
参考文献:
[1]马义林.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思维品质[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2]郎宇飞.追求务实、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