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看待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 投稿蓝调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53次
  • 评分4
  • 45
  • 0

文|田可耕

如果按照美国HEINRICH方法,间接损失应是直接损失的4信计算,那么我国施工领域一起安全死亡事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合计可达到2000万元左右。对于这样的损失规模,任何事后应对措施都是无效的。

管理层对风险分析的重视程度不足

风险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首先进入的是一些特大的高危险行业如海上石油钻探领域。在建筑行业,风险管理引入的较晚。成体系的引入可说起始于《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的发布。然而,当前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里,对风险管理这一管理工具的运用非常有限,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层缺乏对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的重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事建设工程管理与实施的组织普遍没有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二是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缺乏对风险系统性管理体系的建立、规范,并进行较为持久稳定的运行;三是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参与各方都缺少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四是对于建设工程项目中已经出现的大小风险事件,缺乏事后的总结分析:五是企业对项目管理机构,如项目经理部的考核,基本没有“风险管理”这项内容;六是领导层缺少风险意识,对风险事件的处理只重视发生后的工作和事后处置结果,而对事前的控制基本不作为。

这样的状况,导致的结果一是建设工程项目大多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或项目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抢工”的情况。二是项目的成本处于失控状态。项目收益主要依靠项目的过程经营,通过项目经理或企业管理层对业主的所谓“公关”完成。也就是说,计划成本的预控性得不到发挥。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和安全事件不断发生,总出现“意外”事件。即便对某些领域如质量管理领域,许多企业会总结以往出现的质量缺陷,制定预控措施,但因缺乏系统性,导致质量控制目标很难全面实现,或导致成本上升、进度滞后等连带问题出现。四是项目管理团队总处于一种焦虑状态,缺乏信心,总有失败感。这就导致项目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下降,管理人员注意力难于集中,管理水平持续下降。五是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上升,但管理能力并未同步提高。进一步,会导致管理人员流动性加大,企业的项目管理团队不稳定,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停滞不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对以往项目管理历史数据的管理现状堪忧

风险管理的基础是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和资料。我国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少有企业对以往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收集、整理和分析。往上一个层面,工程企业的管理组织——行业协会;很少收集、整理和发布详细的行业内各企业和项目的有关数据。这对于依靠历史数据、经验和直观认识进行管理的工程项目,是致命的。

笔者所在的大型国有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数据收集,主要集中在投标成本、竣工决算、利润总额、管理费支出等财务会计数据。而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其他数据,如进度计划完成率、劳动力技能水平和负荷程度的数据、劳动生产率、质量缺陷率和风险状况数据、安全生产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状态数据、交叉协调效率数据、工艺过程实施技术符合性数据、场地内运输效率数据等与施工面管理直接相关的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缺乏施工面数据的记录收集,意味着对施工面管理很可能处于失控状态。没有这些数据的积累,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项目、预控将要实施的项目、如何进行正确的决策判断以及如何能管理好项目运行是无从谈起的。也就是说,项目管理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项目管理的效率将很低,项目的收益很难达到企业所有者的要求。

很多企业对项目管理,采取的是目标管理。企业会对项目下达计划指标,如利润、安全、质量、进度等。但这些指标的确定,一般凭借的是管理层的经验,缺乏历史数据作为基础的分析判断。对于达到这些目标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应对,更是缺乏必要的管理。

风险分析使用的范围有限

当然,风险管理工具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还是有所运用的,只是其使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对于项目的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以及环境管理,大多数企业会运用风险管理的一些方法。而对于合同、技术、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很少有企业会用到风险管理工具。

实际上,尚未普遍使用风险管理方法的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因素。比如,对于与施工面管理直接相关的技术方法的风险分析,没有或很少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缺乏这项分析,可以导致技术可实施性差、延误工期、安全高风险、成本不可控、质量风险大、影响作业人员士气等。

风险管理的数学工具的使用问题。按照当代流行的风险管理理论,无论是风险概率的分析判断,还是风险损失的评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任何方法运用的基础,都离不开“数据”。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风险管理的基础是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和资料”。

而当前,很多企业在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时,因为缺乏必要的历史数据与资料,只能依靠经验和直观认识进行定性分析。比如,笔者所在的公司,要求项目经理部每月上报项目月报,向企业管理层描述项目的运行状态。其中,对于质量和安全状况,仅能用“质量、安全状况良好”这样的模糊语言表述,而不能使用数据说话,更不能以数据描述项目运行的未来趋势。这就是缺少数据的记录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这将导致企业管理层缺乏对项目运行的准确把握,不能很好地控制和支持项目的运行。特别是对项目运行的未来没有科学的趋势分析,企业与项目管理团队将如雾里行船,随时有触礁的可能。

进行风险管理,涉及到使用数学工具。无论项目管理还是风险管理,都是系统管理,需要运用系统方法。韦伯斯特大字典中,定义系统方法为: “应用数学方法(典型的情况下),以研究一种行动(如一个过程、一种商业或一种生理逻辑功能)的行为、步骤和任务,达到设定的目标或使命,并找出更有效地完成他们的计划和程序”。我们大多数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掌握系统方法的数学工具。这与大部分企业不重视数学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缺乏对企业入职员工的基本培训直接相关。风险管理的现状,实际上也反映了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状况。

风险应对措施缺少系统性

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对各种风险的系统应对措施,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因为缺少风险分析、风险评价过程,更缺少风险控制的主观意图,风险的系统应对措施是无从谈起的。

对于所有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来讲,风险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比如,进度的延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成本突破导致项目亏损等。对于这些风险事件,企业都会采取应对措施,力争将事件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损失减少到最少。这样的应对没有什么错误,问题在于,大部分的应对措施都是在事后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的。由于缺乏事先的预测和预案的提前准备,出现事件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出台应对措施,是无法控制和影响损失的。笔者了解到,在建设工程施工领域,出现一起安全生产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400万(包括死者补偿、死者家属接待、死者抢救治疗费用、丧葬费用、因事故发生导致的直接财产损失、因事故导致的进度、成本等方面的损失等等)。而间接的影响和损失尚无数据统计。根据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中,对间接损失统计范围的定义和给出的公式,以笔者所在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例,仅工作损失一项的价值就在250~350万之间。如果按照美国HEINRICH方法“间接损失应是直接损失的4倍”计算,那么我国建设工程施工领域一起安全死亡事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合计可达到2000万元左右。对于这样的损失规模,任何事后应对措施都是无效的。因此,事前的系统性的风险管控措施是必要的和非常重要的。

风险,是伴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全周期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投资立项阶段,还是在物业进入运营后。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来说,从项目投标到工程回访的合同履约全过程,面临的各种风险都会带来损失。因此,在项目管理全范围和全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工具,通过数字化的分析、评价,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制定合理的系统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或通过合理的风险转嫁机制来应对风险,才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科学之道。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本栏目主持人:龚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