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建筑行业的新常态

  • 投稿阿杰
  • 更新时间2015-10-13
  • 阅读量224次
  • 评分4
  • 12
  • 0

预计国内建筑市场开工量减少、资金面趋紧将成为建筑行业的“新常态”。

“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76713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自2010年以来持续下滑,较同期增幅下降5.9个百分点,创近16年来增速新低。

与此同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到位资金增速也在快速趋缓。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达502,005亿元,同比增长15.7%,较2013年增速下滑了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30,833亿元,同比增长10.6%,较投资完成额增速低5.1个百分点,较2013年增速下滑了9.5个百分点。预计国内建筑市场开工量减少、资金面趋紧将成为建筑行业的“新常态”。

新市场

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中国投资增速的下降是必然的,随着我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力度的减弱,在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由投资增长拉动的建筑市场将不再强劲,国内工程市场将面临饱和。建筑市场加速细分,新型建筑、商业建筑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建筑工业化进入实战状态,部分建筑企业开始应用BIM技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中国的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依然会利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14年发改委不断批复各类项目,从轨道交通到核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会减速;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资金面将适时放开,以拉动诸多行业投资,为众多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的建设带来资金支持。

国际市场将成为中国建筑企业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新思维推动中国建筑企业走向世界。中国建筑企业从事国际业务的总量、在ENR中的排名都获提升。源于国内工程建设经验、顶尖工程项目技术的积累,在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大型桥梁、大口径隧道等方面形成的工程施工、运营设备、管理水平均达到国际水平。2014年前11个月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06.1亿美元和8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和31.5%。

新模式

未来建筑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城市综合体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城市综合体模式即城市运营商,城市综合体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求运营商完成一级土地的开发,在建设阶段要。求运营商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运作能力和资金融资能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各省市地区的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也逐步提上日程。建筑企业特许经营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政策来看,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建运营,在地方财政收支紧张的背景下,特许经营模式成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为新一轮城镇化筹资的重要手段,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投资的比例将会更高,更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会采用公私合作模式(BOT、PPP、PFI)来实施。

新机遇

在国内严格意义上的工程总承包运作机制尚未成为主流,主流是以土建带动总承包模式,以及业主平行发包、平行管理模式。多数建筑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即从业主方接受投资和施工图,负责整个工程所有分项、各个专业的全部施工任务,接受业主、业主委托的监理及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最后交钥匙给业主。施工总包商虽然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工期全面负责,但其施工工作要受到业主投资和施工图设计的制约,在具体事项上往往出现扯皮,对于项目管理能力较差的业主,这样的服务模式很难赢得客户满意。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新业主和新项目类型将不断涌现,资金不够充裕、项目管理经验不足的业主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习惯于以等待业主给钱、给设计的方式管理项目的建筑公司所面临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减小,而大型建筑企业正可以利用自身资金充裕、项目经验丰富的优势,为业主提供在价值链上延伸更长的服务模式——工程总承包,将产品、技术、服务整合在一起提供给业主,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新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改革的2.0版。从中央文件到中国总理不断强调的改革红利,从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到质量大检查,从非国有投资项目不再强制招投标到取消各类人员资格证书,改革从方案到实施正在按部就班逐步推进,建筑业将迎来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业务模式转变将逐步加快,对建筑企业管理能力的要求将逐步提高。

当前各类建筑企业营业规模不断增大、人员数量不断扩充、组织层次不断增加、业务模式不断丰富、经营区域不断拓展、客户需求不断丰富,管理的复杂性往往超越最高领导者的能力。新的业务和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新的人才,结构性人才短缺的司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各层级管理及技术人员的承受能力受到挑战,如何调整企业结构、规划业务模式、提升员工素质成了摆在各大建筑企业领导层面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