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7月,在巴西福塔莱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5个金砖国家同意创建一家开发银行。他们还设立了一个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正式名称是“应急储备安排”(CRA),该协议将让各国央行在紧急时期获得外汇供应。金砖银行总部将设在上海。相比之下,金砖5国将按照自身规模为CRA出资,其中出资额最高的是中国410亿美元,最低的是南非50亿美元。借用俄罗斯财长安东·西卢安诺夫的话说,金砖国家正努力创造一个迷你版的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一个迷你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如此迅速地建立一家实体银行,确实是一个小小的奇迹,这是对由西方主导的机构未能适应形势变化的斥责。
报道称,创立金砖银行也是源自一种挫败感。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不喜欢IMF。在上世纪90年代,IMF僵硬地坚持市场化改革,这让许多国家认为它只是压制穷国、而不是帮助它们脱贫的工具。在1997年,IMF坚持要求印尼等国实施毁灭性的紧缩措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IMF却欣然支持西方国家的货币和财政宽松政策。即便现在IMF已经有所改变,但它仍未改变其架构。决定每个国家出资额和投票权的配额体系,未能反映出世界巨大变化的现实。占到全球逾五分之一产值的金砖国家,仅拥有10.3%的配额。相比之下,仅占全球18%产值的欧洲国家却拥有27.5%的配额。雪上加霜的是,IMF总裁一职都是由欧洲人把持,而世界银行行长通常由美国人担任。
所以,金砖银行受欢迎的一个理由是,它将会带来竞争。中国在非洲的放贷活动引发了合理的批评,即这种放贷没有与良好治理或环境标准挂钩。然而中国为非洲提供替代资金来源,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考虑到大量的道路、电厂和下水道系统需要资金,新的金砖银行同样应该具有积极意义。印度央行副行长尔吉特帕特尔表示:“任何新的机构只要增加长期资本,都必然有利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