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科学与技术的作用的认识

  • 投稿家慧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88次
  • 评分4
  • 97
  • 0

何云松

摘要:文章首先对科学与技术概念的定义、区别和联系作了简明的阐释。然后扼要阐述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其中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科学;技术;作用

一、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简言之,科学是知识体系;技术是经验、知识和技巧。进一步概括,科学是一种意识形式;技术主要是一种意识形式,但也包括体现这种意识形式的物质设备。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一般具有正确性、严格性、普遍性和必然性。技术的正确性和严格性低于科学,技术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更加低于科学,甚至没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例如,生产茅台酒的技术用在其他地方就不灵。

科学一般回答认识中为什么(Why)的问题,技术一般解决实践和认识中怎么样(How)的问题。科学不直接与实用和利益相关,有时远离、甚至无关于实用和利益,技术则直接与实用和利益相关,有时甚至就是为此而产生的。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是技术的理论基础,两者是一与多、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从科学转化为技术往往需要中间过程,但科学不必然要转化为技术,也未必能转化为技术。技术从逻辑说上内含有科学基础,但它的实际产生未必需要科学基础;只是有了科学基础,技术的产生会更快。

科学如果最终不转化为技术,又不与实用和利益相关,在现实中会难以存在下去;技术如果缺乏科学为基础,也难有实质性重大突破。

二、科学与技术的作用

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认识科学与技术,但其作用是认识它们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们的作用也可以从三个方面谈。

1.科学与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方面,科学与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属性

生产力是物质的力量,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实体要素;这三者中唯有劳动者是有主体能动性的东西,因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但从逻辑上和哲学上是讲不通的。科学与技术不是生产力的实体要素,而是生产力的重要属性。它们主要作为意识形式,只有被人掌握并应用到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上去,才体现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在逻辑上是实体的属性与实体的关系,不是实体之间或属性之间的属种关系,不能用系词(是)连接表述。例如,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但不能说理性是人,更不能说理性是第一人。实体与实体、实体与其属性的逻辑关系的阐释以及逻辑学的创立,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2],他由此开西方学术研究沿着逻辑轨道前进的先河。相对来说,东方人较缺乏逻辑思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从直接的、实用的思维方式去看问题得出的命题。

其实,科学与技术的作用之所以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方面,科学与技术之所以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属性,说到底是它们充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及其能动性总是由人来承担的,因此人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学与技术正确反映了对象世界的规律和本质,它们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人自觉遵循并创造性运用这些规律来改造世界,人由此获得对必然的自由。

再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冲突。劳动价值论者认为全部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而一些反对劳动价值论的人认为部分价值是机器创造的,也就是科学技术带来的。

另外,影响生产力的最重要外在因素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包括经济体制)。没有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再发达的科学与技术也无法用活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历史和实践证明,生产力的解放和显著发展一般都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或完善带来的。不过,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之间,也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2.科学与技术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

所谓其作用的正反两方面,这主要是一个价值或伦理的问题,即对人来说有正负价值或善恶两个方面。对科学技术滥用或不合理使用,会带来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生存。科学与技术被不道德或不法分子尤其是持极端思想的分子或集团掌握和利用,会给人和社会直接带来毁灭性后果。而且,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即使人们合理使用科学与技术,往往也会带来不良后果;这里存在一个近期利益和远期恶果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3.科学与技术的作用是有限的

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不可滥用科学与技术;二是人定胜天只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人的生存赖于地球,地球的存在则赖于太阳,太阳在宇宙中才算个东西。从微粒到天体,万物莫不运动变化生灭,自有其规律。人无论怎么使用科学与技术,不过雕虫小技,暂时改善生存方式罢了。人只要首先还是一个物质的存在,而不是纯粹精神的存在(其实精神也是物质的产物),就不能逃脱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命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亚里士多德.李匡武,译.工具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