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文化遗产安全管理与关键影响因素评估

  • 投稿浣浣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02次
  • 评分4
  • 17
  • 0

谢友宁 赵前

摘要:文化遗产的“安全管理”广义应当是指文化遗产的保护,具体是指“保护”“保存”和“预警”。为进一步了解影响文化遗产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笔者专门进行了一次实证性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源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法制制度中的专门法规,以及经济与科技中的技术标准落实,这些相对于其他是文化遗产安全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几个要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遗产;安全管理;影响因素;文化安全

一、概念与定义

文化遗产的“安全管理”广义应当是指文化遗产的保护,具体是指“保护”“保存”和“预警”。遗产安全管理有“大”的安全和“小”的安全之分。“大”的安全涉及民族的“文化基因”安全,国家的“文化安全”;“小”的安全可能仅局限于文物主观恶意的破坏、盗窃、非法的境内外流通行为等等。本文兼顾“大”“小”两方面,全面考察可能影响文化遗产安全管理状况的因素或因子。

“保护”包括:保护的形式、直接保护、间接保护和禁止行为;文化遗产的变动(或移动)需要报告监督部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程需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等等。“保存”是指依照保存原则、系统规范和技术标准执行。

“预警”是基于安全管理标准,建立各种预警系统,一旦相关的文化遗产客体遭受破坏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系统及时发出信号,相关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积极措施,以保证文化遗产的安全。

“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安全管理”两个是近似概念,其本质意义是一样的,但具体涉及内涵,结合本研究价值取向应当有一定的差异。即文化遗产安全管理,更强调现代技术应用、技术规程和规范,强调操作性和实用性。

安全管理还有战略上的理解。就是将文化遗产保护上升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民族的文化安全层面上。比如,众所周知的端午节被韩国在2005年申报为世界遗产,让我国人民十分遗憾。古人云,预亡其国,必亡其文。历史上,日本人占领东北、台湾后,不允许当地人学汉语汉文。我国有关遗产项目申报过程中,就引发过与周边一些国家之间的争端,这种争端还会持续下去[1]。在这种争端的背后,甚至影响领土完整,也有可能产生军事冲突。Hyung yu Park 撰文《Shared nationalmemory as intangible heritage: Re-imag?ining Two Koreas as One Nation》[2],探讨了文化遗产联系民族情感,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所以,文化遗产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十分值得关注。

CCTV特别节目“文明密码”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文化传播活动,也是保护行动。2014年春节一期节目涉及文化基因安全的保护问题。去年,中日韩掀起二战文物申遗的现象,也引人注目[3]。日本将“神风特工队”申遗遭遇批评,被认为是美化侵略历史。中韩两国学者联手抢救文献,为慰安妇申遗,中国南京明确将“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作为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为进一步了解影响文化遗产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笔者专门进行了一次实证性的调查与分析,以下为研究基本情况。

二、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阅读、数据转换及部分数据的处理,找出了一些影响安全的相关要素,且对于要素的概念、内涵以问题的方式进行了解析。依据整理,将影响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即:人力资源、制度保障、经济与科技。从三个维度出发,每个维度又分为三个层次,合计细划为九个,每个层次又提出3 个具体问题,共提出27 个问题,如此构成一个三级指标体系,进行了测量。具体见表1。

通过问卷访问,了解公众对安全管理的真实诉求与认识,也通过这一结果验证一下国内对安全管理所作所为和受访者认识的相关度如何,从而对国内的遗产安全管理反馈一些客观意见,修正其管理偏向。

三、问卷发放与调查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朝气活泼,是一个有知识文化、有理想群体,他们对文化环境的关注程度相对于一般人较高。本次具体调查样本数57个,从数量看,略有不足。通过尝试初步摸清情况,确定方法路径,在此基础之上,修正调整调查问题,再度进行规模调查。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spss软件统计得出,人力资源、制度保障、经济与科技三个维度的统计描述,见表2、表3、表4:

从描述性统计中得知:一是问卷中27项问题,在受访者心中普遍得到重视,数据均在3.0以上,可以认为,这27个问题是影响文化遗产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数据进一步观察,受访者对人力资源3个方面的9个问题中的“专业的遗产管理人员”“人员素质”“专业训练”程度3个问题相对于其他,重视程度较高,分别为4.33、4.26、4.19,分布在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两个层面。而我们常常谈论的“领导意识”不在其中,是不是可推论为,受访者比较偏向于“务实”的态度,或“领导的意识”也应当属于人的素质方面。在制度保障方面的9个问题中,“专门的法规”一个问题受重视程度高,均值达到4.35,说明专门法的重要性。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的9个问题中,受访者对保护的“技术标准的落实”比较重视,均值达4.04,说明关键在于落实。总之,受访者反映的突出点在于专业人员、专门法和标准落实三个方面。这一信息对抓安全管理建设很重要,具有提示作用。

二是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差异较大。比如: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的安全战略;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人员配备要与当地文化遗产资源数量相匹配;执法检查结果有公示等等。统计结果显示,标准差在1.0以上的数据有19个,其中,人力资源5个,制度保障8 个,经济与科技6 个,这样的数据分布离散现象,反映出来的问题既多又复杂。说明在人力资源和经济与科技方面,受访者比较容易趋向一致,而制度保障相对于前两者,认识的统一性弱一些。我们经常谈到保护要有制度,而在调查中受访者看中的却是“人”和“经济与科技”,这是一个细微差异,也是一个发现。这一信息暗示管理者要眼光下移,中心下移。

同时,对遗产安全认识的高度不均衡、偏弱;对安全管理理解的维度不够全方位。这些问题反映出调查样本较少,调查对象单一,以后,应在此基础之上再次进行。

五、结论

通过调查与分析,初步评估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文化遗产安全管理主要影响因素是调查表中27个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其中:人力资源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法制制度中的专门法规,以及经济与科技中的技术标准落实,是相对于其他最为关键的几个要素。

二是遗产安全管理的理念要提高,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及相关措施落实。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消防。需要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高度入手,从多维度、全视角看待安全问题。

三是安全管理中,人是第一要素,关心人、培养好人、配备好人,都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人的问题要特别强调专业的遗产管理人员,要依据新环境和新常态,不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工作。

四是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可操作性,尤其是一些专门的、特别的法律法规,建议搞单项立法。例如,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特许事业决议法案》,实际是1916年《国家公园管理基本法》的深入;印度规定中央政府可以对古物交易实行专营,专门制定《古物和艺术财富法》等。

一定意义上说,目前法律对一些破坏文物行为惩罚力度不够,犯罪成本太低。另外,有些法律的操作性不强,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原则性层面上,对事件的处理不力。遗产安全管理有时需要多部门协作,协同作战的具体务实上面,法律也应当明确权利与义务,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

五是文化遗产安全管理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落实要加强。要建立遗产安全管理标准目录清单,加强技术标准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技术和新环境的要求。重点建立一批新技术工作下的新标准。

经济投入要加大,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要充分认识到,遗产的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相一致。要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文化遗产安全管理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科学技术对遗产的安全管理有着直接支撑作用。要加大对以遗产保护为对象的技术研究,依据“麦子理论”,投入三分之一时间进行观察,投入三分之一时间建立评估标准,再投入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实质性保护活动。遗产安全管理,要一步步落实,通过观察、实验、再实验,最后,走向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诠说[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4.

[2]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38,Issue 2, April 2011, Pages 520-539.

[3]中日韩掀起二战文物申遗热潮——日将“神风特工队”申遗美化侵略历史受批评[N].新民晚报, 2014:02-18,A14.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信息研究所、河海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