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中
一、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的历史意义和巨大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说,以建都时间的长短和统治区域的大小两条标准衡量,南京排在西安、北京、洛阳之后,是中国的第四大古都;考虑到现实的因素(如城市地位、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等等),南京仅次于北京,为中国的第二大古都;就地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来说,南京是秦岭、汉水(中游)、淮河以南的中国南方第一的古都。南京450多年的都城史,南京也习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六朝时代,是2480余年的南京城市发展史中第一个辉煌时期,虽然六朝时代的遗迹在今天的南京已经难以寻觅,但“六朝精神”仍是南京最鲜明的历史记忆,并与“明朝物质”“民国建筑”共同构成南京这座古都的丰富意象。即使在非建都的许多朝代,如唐和两宋、清代,南京仍然是国家的东南重镇和文化都会。时至今日,开展对南京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六朝以来直至民国文化的研究,对于南京之弘扬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得到学界的重视乃至社会的关注。自从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提出以来,江苏省及南京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认识到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如由省社科院、南京市方志办分别牵头的多卷本《江苏通史》(宋林飞总主编)、《南京市志》(赵建中总审校)及《南京通史》(每卷各有专家领衔著述)出版,出现了一批有关南京历史文化的著作,对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主要现状大致有下列几点:一是各类历史文化的具体研究多于南京历史文化的实质性研究,对南京历史文化精神研究不够;二是考古、旅游以及建筑、遗址类文物研究占相当比例;三是南京历史文化论著主要分类研究具体内容,如作家作品等专门研究淹没了整体历史文化的研究,而文化是在历史的河流中不断有所变动和发展的;四是有关南京历史文化的著作通常进行一般阐述,比较缺乏思考和归纳,更缺乏开发利用的研究。
如今南京的科技和教育综合实力排在全国的前五位。“古都”与“文化”的交融,构成了南京的最大特色。南京要成为一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城市,必须在全面发展上创特色。最有希望的是在历史文化上首先突破,这是南京市委提出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主旨所在。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完整的历史延续性及其丰富的“史、情、景”意蕴,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现代城市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将是“绿色南京”和“文化南京”城市形象的供给源。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存使古城南京在现代世界名城中展示着独特的城市性格。当代的南京不仅要重视保护这些历史遗存,还应担负起传承、利用、开发这脉文化资源的历史重任,使子孙后代们能继续解读和欣赏南京的历史文化,把南京六朝以来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主旋律转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珍贵资源。南京市委非常认同南京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希望就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做好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寻找思路与对策。
二、构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主要内容
1.分析南京历史文化地位与保护利用形势
其重点是从构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角度分析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估价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崇高地位;全面分析和评价“十三五”时期内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的综合形势,包括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与政策环境、国内外背景等等。
2.系统梳理和分类研究南京历史文化遗产
分别从纵向的历史分期、横向的社会门类、地理空间布局演变、有形与无形的历史遗存等若干识别系统,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历史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而有效的分类研究。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南京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具体规划的制定。
3.分析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问题
该部分应为具体的问题分析研究,要提出若干行之有效的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方案。如把历史遗存与历史故事、诗情画意结合起来,再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风采;把人文景观和加工提炼、博物馆苑与特色雕塑组合起来,凸显六朝风月、秦淮烟雨等等。这里可举两个具体方案。其一,以历史典籍、历史遗存的内容结合现代科技,重构历史地图及其现代地理坐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史记载,运用IT 技术和三维影像等,再现历史场景的三维影像及其在具体地理环境中的演变。其二,重点历史文化旅游的方案,把南京历代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概念和表现形式进行物化。例如,研究文化资源的旅游资源化,设计出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的传导机制,在旅游演艺产品、文化旅游产品、数字娱乐、创意体验等领域实现突破。打造出历史文化精品线路、金牌产品,如“六朝文化游”“民国文化游”等。
4.构建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策略
其一,保护与利用两者兼顾和平衡,既尊重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进行具体有地方特色的全面的资源保护,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南京历史文化景观和意蕴的系统开发利用。其二,在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根据全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性质、保存程度、历史价值、空间分布等,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初步进行保护方法的科学分类,进行分类保护与利用。其三,在南京历史文化遗产利用方面,要对南京历史文化的资源价值认同与独特性的历史文化差异积累的利用和开发,以雄厚的南京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其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同时,提供大量的来自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各种文化产品,提供远远超出旅游文化产品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方面的,乃至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产生巨大作用的资源软实力价值。
5.探索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实现途径
第一,在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要把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及其丰富的资源供给,进行充分的挖掘,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这里包括把南京历史文化因素引入南京市方方面面日常生活和生产与消费的各个领域,实现有现代活力的历史文化利用,比如台北故宫“朕知道了”的品牌纸胶带就是一个简单的成功范例。这些在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有实现价值。第二,在南京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还要把南京历史文化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诸方面融进南京现代城市建设,融进相关建筑、自然与人造景观、公共和民间设施等,在整个城市地域和空间,实现全方面、有层次、有选择、多维度的人文历史景观,形成浓郁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
三、构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逻辑路线和研究方法
1.构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逻辑路线
首先,在逻辑路线上,把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看做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在漫长的时间延续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应该保护和可以利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借助于城市载体转化为城市竞争力的内容,从而对城市旅游业、文化产业乃至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大作用,体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和作用。其次,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可谓遍地遗珍。其所拥有以历史名人、历史事件为主线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古至今既具有完整的历史延续性,又横跨各个领域,特别是以“史、情、景”为特征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现代城市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文化南京”城市形象的供给源,也为南京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构建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思考城市资源特征和结构存量,挖掘、保护、彰显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包括保护历史遗存、再现历史场景在内的各种方式,“讲好南京故事”,从构建南京历史文化旅游体系,探讨南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入手,深入挖掘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资本属性和价值属性;把南京历史文化资源这个城市所独有的、最为珍贵的文化资本,作为支撑南京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禀赋要素,推动文化兴市的“看不见的手”。在此类研究中,要强调经济分析与历史分析的统一。以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汲取历史经验资料,归纳总结,克服抽象演绎法的有效性的局限,从而用来阐释或证实推理结果。深入研究管理对象与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管理对象在管理主体结构和客体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管理对象的配置效率与价值形成之间的关系,体现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的高度统一。
第二,进行现状和历史、地理空间和精神内涵的归纳、分析。沧桑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30万年前汤山猿人头盖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冶城、鬼脸城;从秦皇东巡敕令断其龙脉而建的一般州郡,到上承汉魏、下启隋唐的六朝国都:从世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城墙,到桨声灯影里的民国秦淮河;从岳飞、韩世忠抗金的牛首山、黄天荡到凝聚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中山陵,洒满革命烈士鲜血的雨花台,从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分类研究入手,凸显凝练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中的历史价值和人文精神,进一步思考和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客观本体价值和历史演进机制,彰显其深远沉郁的美学社会价值和潜力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在此类研究中,要注重统计分析,努力构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经济数量方法与管理决策技术,建立模型支持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形成与应用。
第三,研究客观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化,以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线,设计出文化产品和市场品牌的传导机制,将文化资源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进一步物化,包括现实和虚拟的历史遗存,物质空间结构和旅游景点等,对南京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提出具体的各种有益的建议,充分彰显南京人文古都魅力,提高南京各类市场竞争力水平。在此类研究中,要注意把调查研究法与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包括对内调查和对外调查,进行样本比较,研究可选城市间的历史文化异同等。
(作者单位:南京市政府参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