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深化南京开放型经济改革的思考

  • 投稿猎头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09次
  • 评分4
  • 50
  • 0

范晓宇

摘要: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使之与国际规则相接轨、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要求相匹配、与发展阶段变化相适应。本文分析了“十二五”以来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深化南京开放型经济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一、“十二五”以来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1.吸收外资量质并举,外资结构趋向优化

(1)吸收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南京市新批及增资外资项目533个,实际使用外资40.3亿美元,总量规模占全国和全省的份额分别为3.4%和12.1%。2011-2013 年全市实际外资先增长后小幅回落,但在全省的占比保持持续增长。

(2)吸收外资质量有效提升。2013年全市新批外资功能性机构14家,研发中心12家。其中,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全市第2家商务部认定的地区总部。全球500 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家,增资项目4个。

(3)外资产业结构趋向优化。2013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实际外资占比分别为0.07%、35.58%、64.35%。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2.对外投资持续增长,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1)境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全市境外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取得快速增长,新批项目数同比增长30.4%;中方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36.8%。2011-2013年,全市境外投资新批项目数和中方协议投资额均保持持续增长。

(2)企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苏宁电器集团、雨润集团、金浦集团、朗诗集团、金盛集团等一批南京知名本土企业赴境外发展,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海外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3.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国际化承载功能有效提升

(1)开发区经济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1-2013 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015.3 亿元、2629.1 亿元、3443.5 亿元,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省级以上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32.8%、36.5%、43%,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2)开发区已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新高地。目前,全市各开发区已成为聚集各类先进生产要素的主要载体。2011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22.4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62.7%;2012年实际外资27.13亿美元,占比为65.7%;2013年实际外资27.5亿美元,占比为68.2%。

(3)南京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和通过验收标志着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综保区规划面积5.03平方公里,分为龙潭和江宁两大片区,其中龙潭片区规划面积3.83 平方公里,江宁片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保税区以特有的政策和区位优势,在吸引高层次外商投资、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提高南京市区域辐射带动效应中将发挥更重要作用,并将成为南京对外开放新的重要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资对全市投资增长作用和使用外资的水平有待提高,外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1)外资对全市投资增长作用与省内先进城市存在差距。从2013年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看,南京为4.74%,而苏州为8.97%,无锡为5.15%,常州为6.63%,说明南京投资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不如苏、锡、常。

(2)吸引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有待加强。2011-2013年,南京实际使用外资来源地前五位的香港、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实际外资占全市比重达到近四分之三。2013年,欧盟和北美实际外资分别为1.6亿美元和0.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0.5%和25.6%,两项合计仅占全市总量的6%,对今后两年南京实际外资难以起支撑作用。

(3)外资产业结构中,重、特大制造业项目偏少,服务业项目中房地产业占比偏高。南京制造业使用外资规模和比重仍然偏低,2013年新批制造业合同外资19.4亿美元,仅占全市总额的38%。能起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作用的基地型重、特大制造业外资项目则基本没有。2011-2013年房地产业实际外资占全市服务业使用外资的比重均为六成左右。其中,2013年房地产业实际外资占全市比重为37.8%,占服务业比重为58.8%。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使用外资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2.对外投资规模有待提高,本土企业国际化仍需进一步推动

(1“) 走出去”与“引进来”发展不均衡。2011-2013年,南京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35.66亿美元、41.30亿美元、40.33亿美元,而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分别为5.88亿美元、7.36亿美元、10.07亿美元,到2013年才刚突破10亿美元大关,显示出南京对外资依赖度高,“走出去”与“引进来”发展不均衡。

(2)境外投资主力军仍为民营企业。

2013年,全市90个境外投资项目中,63个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中方协议投资额为8.2 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1.53%,远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

2011-2013 年,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境外投资的规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境外投资大项目少,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相对不高。2011-2013年,南京境外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数分别为8个、15个、17个;境外投资项目平均投资额分别为1200万美元、1067万美元、1122万美元,说明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相对不高。

(4)投资目的地偏重亚洲地区,投资结构偏重第三产业。南京企业境外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于香港、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对欧洲、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投资的数量少、规模小,不利于实现全球范围资源配置。境外投资结构偏重于第三产业,第一、第二产业则相对滞后。

3.开放型经济载体的国际化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1)开发园区对招商引资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2011-2013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外资占全市比重虽逐年提高,但都不足七成。2013年苏州全市开发区实际外资占全市比重为81%。与之相比,南京开发区还存在较大差距。

(2)机场物流集散能力还不强。2011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实现货邮吞吐量24.7万吨;2012年实现24.8万吨;2013年实现25.6 万吨,在全国机场排名第11位。2013年禄口机场货邮吞吐量只有上海浦东机场的8.7%,北京首都机场的13.9%,广州白云机场的19.6%,南京与先进城市差距明显。

(3)南京综保区建设亟待加速推进。

南京综保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铁水运配套体系尚不完善,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监管、审批工作创新力度不够,财政扶持政策较为单一;配套区域缺乏,无法发展加工制造、商贸服务等延伸产业及必需的生活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入驻企业对周边区域配套需求等问题。

三、深化南京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对策

1.全面接轨国际经济规则,深入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1)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加速推进南京开放型经济提档升级。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理念和运营管理经验,在南京综保区复制推广,为全市深化改革积累经验。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投资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简化审批手续。推动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由注重事先审批转变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2)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全面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加快简政放权,按“能放尽放”原则,推动外资项目由核准制向“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转变。除规定必须由国家、省、市核准的项目外,其余市级核准的外资项目管理权限一律下放;市级备案的外资项目管理权限一律下放。推行“一口受理,联动办理”模式,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和流程优化,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体系,建立为外资企业服务的政府部门联动机制和综合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协调解决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3)加快贸易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建立“电子口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三位一体的跨部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深化区域通关一体化和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加快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通关模式。优化出口企业退税服务,改进退税申报方式。积极推进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重点的金融制度改革,加快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有力推动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2.围绕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新领域

(1)创新使用外资方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新领域。推动外资在宁设立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融资担保、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企业。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开设外资职业教育培训和经营性辅导培训等机构。支持外商投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产业。支持外商投资兴办旅行社。按逐步开放、风险可控原则,推进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方式设立外资独资医院。支持国外、境外企业及个人设立养老服务机构和育儿托幼机构。

加快快递业务对外资的开放。大力推动股权出资、跨境人民币出资等业务创新,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带动民营企业发展。

(2)将吸引外资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提高使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南京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质发展。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吸引国际服务业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加快引进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引进一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对产业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外资大项目。坚持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鼓励外资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地区总部。

(3)瞄准重点国家、重点地区,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在继续巩固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在我市保持良好投资势头的基础上,加大对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力度。

对美国着力加强与其著名跨国公司的对接;对欧盟成员国重点瞄准新能源、新光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台湾重点引进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台湾相对成熟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对日本、韩国重点围绕汽车、平板显示等相关配套企业;对香港、新加坡进一步扩大金融保险、物流、会展、商贸等服务业领域合作。

3.加快培育“走出去”新优势,激发“走出去”动力与活力

(1)加快建立境外投资“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方式,提高对外投资便利化水平。突出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对除中方投资10亿美元及以上项目,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或行业以外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管理。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升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的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制度保障。

(2)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形成“走出去”产业优势。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规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大财税、金融、人才、信息服务力度,着力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培育以南京为总部基地的跨国企业,加快推动苏宁、雨润、三胞等龙头民营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促进南京国有和民营企业联合开展海外并购,推动海外并购的重点由能源、矿产等行业向机械制造业、运输业、食品加工制造业等多元化领域拓展。

(3)加强“走出去”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对外投资合作健康发展。加强与国家、省驻外经贸机构以及外国驻华经贸机构联系,为企业搭建境外投资信息服务和交流平台。促进南京商会与境外商会交流合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对外交流综合服务平台。与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法律、财税等专业咨询和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做好境外投资项目前期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完善境外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4.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载体

(1)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开发区运行机制,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增强开发区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促使其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度提高。按“应放尽放”原则,将市区相关管理权限通过授权、委托等下放到省级以上开发区。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广“园内事园内办结”模式,提高开发区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鼓励开发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参与推进园区建设。推进开发区与综保区、海空港枢纽经济区实现功能叠加、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申报为国家级开发区。推进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增强开发区集聚和配置全球先进要素的能力。

(2)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港口、水运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抢抓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推动南京港、南京综保区、禄口国际机场、南京铁路功能一体化,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速推进南京都市圈大物流平台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完善国际国内航线网络,积极吸引中外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和增加现有航线航班密度。依托禄口机场,申报设立空港综合保税区,加快空港地区融合发展。

(3)先行先试,全力打造南京开放开发战略新平台。加快南京综保区发展,在龙潭和江宁片区之间推行大监管、大通关模式。加快配套区域建设,促进江宁片区与空港及周边区域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加强南北两个片区之间、综保区与所在开发区之间,南京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对接互动,形成大区域联动发展开放新局面。加快推进江北新区建设,促进各类先进要素向区内集聚,全面建成开放合作引领区。在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构建新型开放平台,实行“负面清单+特别鼓励清单”管理服务模式,优先发展金融、医疗和科技研发等主导产业,打造宁新合作升级版。

(作者单位:南京市投资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