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研究

  • 投稿崔胖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96次
  • 评分4
  • 35
  • 0

摘要:群众路线思想是我党智慧的结晶,不管是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群众观、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都是对群众路线的坚持贯彻和延伸。笔者在本文中就新时期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党;群众路线;发展;实践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1.人民利益就是党的利益

(1)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曾在党的七大上说过:“我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是能与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我党的出发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刻不脱离群众”。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我党制定所有方针、路线的出发点。另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党员的实际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他们时刻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生活中没有私利。

(2)决策制定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曾指出对人民群众有利的政策、工作和工作作风才是正确的。为此,为了保证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从群众观点出发,紧紧依靠群众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同时,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奠定坚实基础。

2.党的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

(1)认真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值得我党进行认真学习,只有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群众。为此,一直强调要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我党只有在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过程中将群众的知识和经验提炼为高级的知识,才能启发群众的自觉性并指导群众进行实践活动。

(2)一切工作依靠群众。一方面是我党决策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执行才能充分体现其科学性,如果决策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贯彻实施将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另一方面是我党可以充分运用群众智慧。党员的智慧毕竟有限而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向人民群众学习可以获得无穷创造力。

3.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与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与人民群众相互依存。可以说如果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首先,党不能没有人民群众。党是人民群众为了获取解放自愿组织起来的,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党也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人民群众不能没有党。人民群众中不同群体间往往存在局部利益的冲突,其中任何某个群体都无法代表全体人民群众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组织,却能充分能代表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不断发展的必要性

1.理论意义分析

⑴我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群众观。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人民群众地位和作用的论述,为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使我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我党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②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观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而人民群众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时代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观点的继承和发展,总结出我党的根本路线,实现了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

⑵群众路线思想是我党智慧的结晶,不管是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群众观、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都是对群众路线的坚持贯彻和延伸,只有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2.现实意义分析

⑴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是廉政党风建设的必然要求。①党风建设是核心。人民群众作为我党的力量源泉,一旦失去其支持和拥护,必然会影响我党工作进程。历史经验证明,党风的好坏不仅影响与群众的关系,更影响着我党的命运。为此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思想,与人群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②廉政建设是核心。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政治问题。在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始终贯彻群众路线思想对于开展反腐工作和促进廉政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⑵群众路线思想可以正确指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党一直以来坚持的政策方针,而群众路线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路线,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与实践策略

1.创新群众路线理论

⑴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这一发展理念,不仅坚持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念,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群众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贯穿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群众共享,坚持维护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的多样化的需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⑵坚持“执政为民”以不断凸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胡锦涛曾指出,我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这一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群众路线的群众主体地位。这一理论创新可以从三方面论述,其一,执政为民是对群众主体地位的认可,“民”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马克思政党在执政期间必须将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当代中国,“民”包含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大群体集合。这一范畴比社会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具有创造性和包容性。

2.创新群众路线实践模式

⑴党员干部必须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问政能力和网络执政能力。网络问政是信息时代重要的执政方式,要求政府通过互联网做政策宣传、做决策,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进而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可以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网络问政的实质就是要关注网络民意,第一时间处理反馈结果。目前,网络问政已经被大多数地方政府官员认可,相应的政府工作网站也逐渐建立,政府通过网络问政的方式获取真实的民意,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了确保网民可以积极参与到网络问政中,政府可以设置网民喜欢的话题,引导网民积极参与到讨论话题中,进而逐渐提高网民的参政意识。由此可见,网络问政是新时期加强党群关系,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⑵坚持到群众中去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引导和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建设的积极性。在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片面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忽视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最后使得任何社会规章制度的实施都是先有党的意志,再说服人民的意志,让人民群众去实施落实这一意志。导致这现象的原因时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民群众的意愿得不到正确表达,最后导致人民群众参与能力萎缩。为此,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党必须要充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人民群众开展权利义务教育,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监督意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比如,党和政府可以借助公益广告向社会大众宣传参与国家政策讨论的权利和义务,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群众参与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化和贫富差距都较大,这就使得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更加重要,只有保证公平、公正才能获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也增加了更多新的内涵,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党和政府还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时俱进,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规章决策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水红东,曹建波,商志民.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新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0(27) .

[2]刘景钊.群众路线在民主政治建设语境中的时代内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3]高伟茹.论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根源[J].前沿,2012(13) .

[4]李见顺.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限度及对策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

[5]高云.论提高贯彻群众路线科学性的几个维度[J].湖湘论坛,2011(04) .

(作者单位:中共兴安盟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