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红光清波里 香远碧蕖秋——《荷塘清趣》创作谈

  • 投稿门徒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87次
  • 评分4
  • 59
  • 0

雷柠檬

(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科,荷花是工笔花鸟画的常见题材,当代工笔荷花名家辈出。出于对荷花的钟爱,对其高洁品德的追摹,对于工笔花鸟画技法的学习,本人选择了以《荷塘清趣》为题,以荷花、水鸟、浮萍、苇草为表现对象,以写实工笔画为表现手段的创作定位。本文结合该创作,以个人体验为基础,着重围绕创作选题、资料收集、创作构思、创作表现等线索,在介绍过程感受的同时,以技进道,尝试探析美术创作中所涉及的艺术与生活、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以及意与象、形与神等诸问题。以期从基础实践的层面跃升到学理高度的认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笔花鸟画;荷花;创作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214-04

一、予独爱莲之——选题缘起

(一)抱性一何洁——慕荷之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北宋学者周敦颐一篇《爱莲说》,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中国传统文人以莲自喻、洁身自好、不堕于世俗的高尚情操。其实,荷花深受中国文人的钟爱,可谓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学作品中的荷花,当推中国早期的诗歌总集《诗经》,《诗·陈风2泽陂》中有“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诗·郑风》里有“山有扶苏,隰与荷花”等记述荷花的诗句。其后在典籍中,更开描写荷花之滥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尔雅》“荷,芙蕖”;《说文解字》“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三国文学家曹植在所作《芙蓉赋》中将荷花喻为水中灵芝;唐著名宰相岑景仁所作《莲花赋》;南朝梁元帝萧绎作《采莲赋》;更有《采莲曲》《折荷有赠》《京兆府栽莲》《过秦楼·出水芙蓉》《虞美人·雨荷》《咏莲》等不胜枚举。

(二)灼灼荷花瑞——绘荷之态

非但文人爱荷,具有清新脱俗、香幽色雅特质的荷花,亦是中国绘画史上历代画家情有独钟的描绘对象。题为黄居寀作的扇面画《晚荷郭索图》笔法粗犷、设色浓艳;南宋吴炳院体工笔《出水芙蓉》精致富丽;宋马兴祖《疏荷沙鸟图》用笔精工、画风细腻;明代沈周《莲塘浴凫图》叶疏花淡、气韵超逸;陈淳所作《墨荷图》挥洒自如、风姿轻健,《秋江清光图》色调清澹、构图疏朗、深得秋之神韵;陈栝《平安瑞莲图》没骨画荷,尽显柔润清灵;清徐渭《五月莲花图》笔情恣肆、水墨淋漓;陈洪绶《莲石图册页》运笔圆润、赋色古雅,《荷花鸳鸯图》构图谨严、设色协调;清八大山人《荷石水禽图》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石涛《爱莲图》率意任性、水光浮现;华喦《荷塘》不求妍媚、尽得古法;任伯年《荷花鸳鸯图》斑驳迷离、水色交融;潘天寿《映日荷花别样红》用笔凝炼、形简意远。当代,喻继高、江宏伟、贾广建、赵新建、李魁正、陈慧敏等画荷各有千秋。

(三)清流满溪香——忘象得意

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春兰、秋菊、冬梅,自然百花之中,最欣赏荷花的绰约风姿和清白圣洁的品性;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水墨、设色,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中国画科类、题材及表现诸法中,尤喜欢工笔花鸟。所谓春华秋实,常见植物中,多数各自都有自己典型的在时间上相对集中的花期或果,当然,也有些植物例外,譬如石榴,开花、坐果,再开花、再坐果,花果同株共呈异彩。再譬如莲藕,尤值夏秋之际,临着池沼湖泊,田田的莲叶间,有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有盛开的红莲,有亭亭的莲蓬,满眼生机勃勃。入秋,花色益艳,莲实饱满,青鱼游弋,鸭凫鹭飞,虫鸣唧唧,入耳为乐,入心生境,入眼成画,油然生情,沛然定格——《荷塘清趣》。

二、且读且行诗满囊——素材收集

(一)纸上得来不觉浅——善用资料

课题或学术研究,常涉及“文献”一词,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其原义概略是典籍、宿贤,或历代经史会要、评论记谈。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所谓“文献”的范畴,已大大拓展,泛指在人类社会发展及文明进程中,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其中“知识”是文献的核心,“载体”则指所有可供记录知识的人工附着物。由此,古籍、绘画、金石、拓片、图谱、图像胶片、声像磁带或光盘,以及图书出版物、网络、电子库等等,都属文献范畴。人类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继承和创新交互作用的结果。摒弃了继承的创新只能是在原地无序冲撞。作为记录了人类前代或现当代公开共享成果的文献,其作用集中表现为:其一,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类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知识水平与成果;其二,文献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重要介质;其三,文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一方面,社会的进步促成了文献的不断积淀,一方面,对文献的传承与创新应用,亦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动力。高尔基所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意义大抵就在于此。

从本质上说,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换言之,艺术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特殊认识的结果。这种认识,是在前代认识的基础上完成,并为后代打下继承认识的基础,且有待于后代的继续深化。艺术的本质决定了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从艺术内容到艺术形式,从艺术形式到创作方法,从艺术创作方法到艺术表现技巧,无一不是在继承前人或借鉴别人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属于艺术学学科门类的美术学同样要遵循艺术规律。

对相关中国画笔法、墨法、章法、画理、画意方面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学习,是美术学专业中国画方向学生平常的日课,此次不作展开。针对《荷塘清趣》工笔荷花及水鸟创作,立足学校丰富繁赜的馆藏图书,经过本人审美取向的作用过滤,旁参其它资料,重点选择以下资料作为精心研读对象:1.《宋人画册》;2.《工笔荷花集萃》;3.《清塘荷韵——江宏伟工笔荷花精选集》;4.《中国当代名家画稿(江宏伟)》;5.《江宏伟画禽鸟/中国工笔画课徒画稿》;6.《郑雅风工笔花鸟画精品集》;7.《八家工笔荷花技法》;8.其它刊载相关任伯年、喻继高、赵新建等人荷花作品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料。

美术是一个专业感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大学阶段的各门专业课的学习中,都会伴随一定数量的以技法技能训练为目的的作业练习,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独立绘画作品的形式完成,但毕竟是阶段性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临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蔡元培:中国画始自临摹)。客观而言,作为处此阶段的学生,由于尚缺乏独立创作的意识、精力和能力,所以很少会去深入思考美术创作的主题、题材、形式、技巧等问题。与大学阶段的平时一般课堂作业及毕业创作(设计)所不同的是,此次创作基于本人经过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阶段学习,较系统地认知了美术学基础理论,较熟练地掌握了美术造型表现的各种技法技能,具备能在一些系统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开展初步的专业研究和具备了初步创作的工作能力,从而所进行的美术创作。基于对作品创作定位的理解,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收集分析,以重点研读江宏伟工笔荷花创作形式、主题发掘为主线,从学习借鉴其绘画技法为切入点,同时兼而参阅其它相关美术作品,来审视、把握本《荷塘清趣》作品的创作。

(二)搜尽奇峰打草稿——深入生活

“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可谓中国画一代宗师,其工诗文、善书画,在美术创作上,不但泛师历代画家百法之长,更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留下《搜尽奇峰打草稿图》这一传世精品,更在所著《苦瓜和尚话语录》之“山川章第八”中明确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句。“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师法自然创作观的集中体现,石涛认为,绘画创作要广取生活素材,观察、感悟,孕物、抒怀,同时博采众法、多下功夫,在反复磨炼中不断摸索,创我之法、生妙之理,进而迸发灵感、凝炼境界、尽致发挥,创出妙法自然且又符合画理画意的作品。

通过学习《中国美术史》,以及拓展阅读中国古代画理,我逐渐领悟了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涵义,并尝试努力将之运用到自己日常学习中去。因为对荷花的钟爱,每逢暑期,我总会抽时间到荷塘边去观察,观察荷叶随风卷舒,观察小荷尖尖之上蜻蜓的起落,观察那粒晶莹的露珠在叶心翻滑跳跃,一片花瓣飘飘摇摇、有韵地浮落水面,惊起几尾细小的鱼儿倏然前后,一时纹纹章章,“一枝一叶总关情”,自然的静谧与生命的欢腾使我深深感动,不由举起画笔,抑或轻按相机快门。《荷塘清趣》构思及草图阶段,有些形态是从我此前拍摄的照片素材中组织而成,有些则是我曾感于目、志于心、抒于笔、落于纸的心性之象。

三、墨色氤氲尽云烟——落笔定稿

(一)娉娉婷婷迭映蔚——娇形妍态

欲塑造荷花之艺术形象,先须研读荷花之生长规律及其结构形态。荷花又名莲花,亦有水芙蓉、芙蕖之称,更有宫莲、朱华、泽芝、水芸、灵草、红衣、静客、浮友等诗意别称,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其根茎肥大多节,浅暖米色,俗称“藕”,横生于浅塘水底沼泥中;叶盾状圆形,深绿色表面覆盖细白粉状蜡质,叶背面呈灰绿色,叶表粗脉凸显,由叶中向外离心分叉散出,至周缘渐细渐隐,叶周边缘呈波状,茎圆柱形、密生短刺;花期较长,每年阳历6—9月间均有花开,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于水面之上,花型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盛开后朝展暮合,野生花色多粉红,改良栽培花色多白,其它更有深红、紫色、黄色、浅绿等花色变化,花托顶面散生蜂窝状孔洞,花粉受精后慢慢膨大成莲蓬,孔洞内长椭圆体坚果俗称莲子,成熟期为每年阳历9—10月间。中国莲体系复杂,中、大花群中,单瓣的有白莲、粉莲和红莲,复瓣的有粉莲,重瓣的处红、粉、白之外,还有稀贵的洒锦,另有十分入画的重台莲和千瓣荷;小花群中,有单瓣、复瓣、重瓣,颜色多为红、粉、白。借助往日对荷花生长势态的观察积累,通过对相关生物知识的学习,结合对自己拍摄荷花荷叶荷塘照片的反复研究,加上网络荷花视频资料的补充,我对荷花荷叶的自然结构及造型规律有了基本的把握,为起稿造型打下了基础。

(二)意在笔先,以形写神——构思与构图

因为对荷花的喜爱,因为临池观荷的感动,创作一幅荷塘清趣的冲动愈发强烈,当我开始全身心考虑如何把自己体验到的荷花的形象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独特感受想要用中国画语言表现出来的时候,我想,大概就是进入了艺术构思的阶段和状态了吧。

艺术创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艺术地认识生活并将其通过特定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艺术创作论的规律告诉我们,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不经过艺术构思这种特殊而复杂的精神劳动,生活素材就不能升华为艺术形象,真正的艺术作品也无从产生。艺术构思要求创作者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与审美情感,在特殊机缘或创作动机引导下,按照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统一起来,通过选择、加工、提炼、组构,融合汇通,酝酿、创造审美意象进而确定成艺术形象。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有“夫欲书者……意在笔前”,郑板桥《题画三则》之“江馆清秋”中亦有“……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的阐述。意在笔先的意思,大约就是凡写字作画,须先构思成熟,然后落笔。本幅《荷塘清趣》的创作,题材对象是荷花秋水、芦苇水鸭,体裁是中国工笔花鸟画,显性主题是塑造荷花玉立之态、秋水盈盈之渺、水草生机之勃勃、鸭戏之鱼游之天趣,隐形主题是讴歌荷花之高洁、自然之和谐、生活之美好。

《论语》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引申到艺术领域,其意概约与艺术创作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则是内容决定形式,一则是形式具有积极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恰当的艺术形式,可以使艺术内容表现得更加完美。本作品采用横向长式构图,旨在表现荷塘秋水的安谧静定、舒缓从容之态。

南朝齐梁年间著名画家、理论家和艺术评鉴家谢赫在其所著《画品》中提出“画有六法”,“六法”论的提出,成为当时及其后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之五为“经营位置”。“经营位置”者,绘画构图是也。经营的愿意是建筑中的营造,后用来转指绘画之初的布置构图;位置作名词指人或物所处的地位,做动词之布置安排。且不论北宋郭熙山水画论著《临泉高致》中所语“高远”、“深远”、“平远”,更勿论其后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的“阔远”、“迷远”、“幽远”。于本创作启发最大的还是传统花鸟画构图之“起承转合”。画意同诗意,构图近曲式。《荷塘清趣》构图自右下角四叶三花起,务求平正,接二水鸟,向中上婉转,单鸟、孤花、疏叶,计白当黑,务求空灵有致,折而向左,花叶交错,莲蓬接应,间或几杆芦苇穿插掩映,再向左下落定,繁华茂叶,稳当亭匀,复归平正。全局起承转合、收发自如,画稿随成,其大势不屈。

中国传统绘画历有“形”、“神”两论之分,“形神兼备”为宏义要旨,司空图《诗品·形容》所云“离形得似”适于泼墨写意,顾恺之“以形写神”恰合工笔之道。《荷塘清趣》采取工笔写实之法,画面中的枝叶苇鸟流水浮萍,视觉元素之一由自己拍摄荷塘实景来,视觉元素之二由荷花自然形态“与予神遇而迹化”得,视觉元素之三由江宏伟等名家作品借鉴而来,创作的构成亦是向前人、向大师学习的过程。徐悲鸿语“致广大、尽精微”,于吾心有戚戚焉。

(三)浓妆淡抹总相宜——随类赋彩

前有提及毕业创作和一般课程作业的分量不同,为力求能深入展现绘画技法、精致塑造画面艺术形象,又出于能使作品在展览时更具视觉张力的目的,本人选择六尺整张宣纸的尺寸,水平横式构图,经过前几阶段的努力,一幅素描纸拼接、原大六尺宣纸尺寸、2B铅笔起草的创作底稿终于完成。继而,正稿创作正式启动。首先拔掉拷贝箱电源,将其擦洗干净,尤其是将磨砂玻璃台面擦洗得一尘不染,然后挑选六尺优质熟宣,将之对齐覆盖在素描线稿上,适度固定,勿使错位,用笔锋圆润健挺的勾线笔,蘸取浓淡适宜的墨色,取焦笔若渴之势勾斫,注意所画线条既要笔笔中锋,还能略带飞白以使空灵,为其后的染色留下“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余地。

线稿完成并待墨色干燥后,取一大幅画板,先覆一画毡,再衬一层空白生宣纸,将勾好的线稿平铺在上面,即可开笔晕染了。这里要说明两点:其一,画纸与画毡之间衬一白色生宣,既能把画面上真是的墨色衬托出来,还能适度吸取透过画面渗出的多余水分以防玷污画作;其二,也有在正稿染色前将之四边裱糊在画板上的,因本画要从正反两面染色,且作画期间有局部揉搓等特殊技法处理,所以不作固定粘裱。

敷彩之前,先晕墨底,白云笔蘸调好的淡墨对叶、茎、莲蓬、水草、水鸟、背景等进行层层分染,旋即以清水羊毫软笔将其晕开,施墨时荷花除外。画面造型分远近、向背、虚实,叶面深、叶背浅,实处浓、虚处淡,近物密实、远景疏散。注意,第二遍染色须等第一遍墨色干后方可。一遍上色完成,一定要从远处审视画面,随时把握大势统一。墨底完成后,开始罩色,荷叶正面,由中心向外缘分染花青,干后,由叶缘向内分染赭石,莲蓬、花梗、叶茎、浮萍、苇草等,亦可分染少许赭石。叶面、莲子罩染藤黄,叶背、莲实、浮萍等罩染三绿,如此多遍,不复赘述。染花前,先将画纸翻转,在纸背花瓣处平染薄白粉,待其干后,再将画纸正过来,由瓣尖向内分染粉红,干后,由瓣根向外略染淡绿或淡黄,干后,花蕊处分染藤黄。根据画面需要,追染荷叶、莲蓬、水草、水鸟等。由花瓣向内以曙红勾花筋,莲子头点绿,藤黄加粉勾蕊丝,橙色加粉堆蕊头,水鸟羽毛染赭石调朱磦,局部点染石绿。以浓墨勾叶脉、点茎刺。统揽画面,整体调整。题名、落款、钤印,作品完成。

四、言有尽而意无穷——随感

看着刚刚完成的画面,短暂的欣慰之余,竟是百感交集、一念三千。曾经强烈的创作冲动、曾经茫然不知所措;案头瞑思沉想、笔端千头万绪;熟稔的生活记忆、陌生的一叶一枝;帧帧照片、卷卷画册、幅幅小稿;江宏伟清泠的作品、导师谆谆的示范。……始知此事要躬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上海博物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宋人画册[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2〕江宏伟.工笔荷花集萃[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

〔3〕江宏伟绘.清塘荷韵——江宏伟工笔荷花精选集[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8.

〔4〕江宏伟.中国当代名家画稿(江宏伟)[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8.

〔5〕江宏伟绘.江宏伟画禽鸟/中国工笔画课徒画稿[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6〕郑雅风.郑雅风工笔花鸟画精品集[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

〔7〕车来通,等.八家工笔荷花技法[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10.

〔8〕其它刊载相关任伯年、喻继高、赵新建等人荷花作品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料等.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