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彭 斌
陕西丹凤中学 彭 斌
基础教育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现实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层次不一、来自城乡不同区域的高一学生,一定程度上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大部分农村学生与城镇同龄孩子起点不一,教育差距很大,在英语这一学科尤为显著。解决不好,最终影响学生的升学乃至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不紧密,初高中教材编排跨度偏大。初中阶段,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打下好的英语基础,一上高中很难适应。学生觉得高中新教材的新单词太复杂,短语易混淆,task多,grammar太复杂, Project设计得好,但难以有效操作;而且课堂上教师英语说得多,汉语讲得少,很难听懂,存在交流障碍,让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二、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初、高中英语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很多教师本来都不是英语专业出身,自身专业基本功有限。
首先,教学方法比较旧,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班级人数多,教师难以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另外,部分教师惯于采用旧的教学模式,业务能力水平不高,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其次,大多数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以课本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中心,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试教学倾向严重,不重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研究不透彻,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全面,主要来自听讲座、参加培训,没有认真地研读。许多教师只管对学生的知识教授,而忽视学生的口语、听力写作的训练,英语教学中输入与产出失衡,英语教学低效。大部分的英语教师用汉语授课,或中英文混合使用,发音不标准。平常英语写得多、听得少,说得少,听力水平低,语感差,英语综合能力提高慢。
再次,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学校只抓尖子生,搞题海战术,加上各种月考、统考、竞赛及各类名目繁多的考试和奖惩措施,给教师施压,教师只能围绕考试来教学,拼命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学方法则采用填鸭式。只重视灌输知识,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也是分数,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很多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是从兴趣出发,随意性和方向性程度大,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丧失兴趣和信心,导致成绩直线下降。结果,无法形成语言技能,不能熟练运用英语交际。英语学习是循序渐进、扎扎实实、逐步提高的过程。如果基础没有打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其后词汇、句型、语法的学习,掉队在所难免。
三、建议及对策
大力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不仅要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素质,而且要提高初中甚至是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法是多样的,学校可经常组织一些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英语教师讲授示范课或互听互评,轮流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来提高业务水平。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跨校学习与交流,向名校、名师学习,可以把名师请进学校做一些“浸入式”教研活动。不断充实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让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师应通过创造各种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开口说英语,用英语大胆交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要及时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她们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地投入时间去学习。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提高他们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改变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念。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鼓励开发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拓展学用渠道,广辟英语第二课堂。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第二课堂是一种轻松的学习形式,方法多样,如:开展English corner ,举办唱英语歌曲活动,举办英语写作大赛、 英语演讲比赛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机会巩固所学知识。
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从政策上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资源优化配置。缩小师资的差距,从优质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轮岗、挂职、任职等,提高薄弱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要着力解决广大农村的现状及其相关的问题和矛盾,尽量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符明弘,付金芝. 农村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其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2]朱浩亮,吴胜涛. 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教师支持的关系[J]. 课程·教材·教法,2010,(8).
[3]汤艳梅.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趋向问题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4]方义桂. 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与成绩的相关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