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中第二高级中学 曹冬梅
一、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造成课堂教育情感冷淡,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和培养,潜力得不到挖掘与发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学生感到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机。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我学习”和“我要学习”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就在于“要我学习”是一种非主动、强制性学习,是缺乏需要的学习;“我要学习”是对学习感到需要并转化为内在动机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满怀热情地投身到英语学习中去。
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我———你”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最佳情绪状态
受传统“教师中心”、“知识本位”思想的影响,课堂生活中依然存在“唯师”、“唯书”的倾向,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关系失衡,学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这样的课堂人际关系当然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和谐。只有课堂充满平等、民主的精神气息,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心理安全与精神舒展,师生才能进行一种积极的、融洽的、持久的沟通理解,课堂才能呈现和谐、愉快的氛围。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我———你”的关系,即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实现真正的平等,进行真诚的交往。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以爱为灵魂的,以平等民主为基础的相互理解、积极沟通、共同进步的同学、伙伴式关系。同时,要使平等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在智力、才能、成绩、家庭、性格等方面可能存在客观差别,但每个同学的尊严和权力是平等的,彼此尊重,互相关心,诚意相处,学会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合作。只有依托这种伙伴、朋友般亲密关系的支撑,自然放松、亲切温暖的课堂精神氛围才会形成、学生才会有真实思想的流露,才能有质疑问题的勇气,课堂上才能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汇。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的重要内部动力。从古到今,许多教育学家都肯定了兴趣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孔子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或激发学生已有的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疑问难,以疑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能激发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设置问题,以疑促思,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乐趣,进而提高思维能力。但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提问时要层层推进,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步步深入,使问答之间充满妙趣。
(三)开展激励性的即时评价
课堂上,学生良好的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因而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即时评价应该富有激励性,给学生生命的温暖、精神的力量,使学生感到被信任与被鼓励,使他们的身心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激励性的评价应该是从教师内心流淌出来的,把真挚的师生情意,把对学生的拳拳爱心,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眼神,用动作,用会心的微笑等展现出来,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激励性的评价应该是真实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恰如其分的描述,也不隐瞒学生思想与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与缺点,在欣赏其中蕴含的独特、超常、智慧的同时,一分为二地评价,肯定该肯定的———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引导该引导的———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激励性的评价应该是主动的,评价语言追求丰富多彩,评价物质手段也应该是学生所喜爱的方式;激励性的评价还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协商与沟通,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不是一味地接受,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同老师商榷,甚至可以推翻,是评价动态地持续地发展。总之,精彩的课堂即时评价,使学生欣喜,给学生激励,让学生回味,会点燃学生热爱学习的火种,会催生学生学习的兴趣,会使整个课堂学习过程沉浸于和谐、愉悦的状态之中。
(四)与家长、社会联合,培养孩子的自信
自信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健全人格的养成。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信的积极心态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家长是特殊的教育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目前由于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越发强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往往操之过急,或不切实际,有的甚至导致孩子性格扭曲,酿成悲剧。教师必须加强和家长、社区的沟通与合作,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保持高度一致,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注重建立“我———你”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便学生形成最佳学习情绪状态,更不忘与家长、社会联合,共同发现个人的闪光点并即时评价以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