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重写轻说的缺陷,无法达到作文教学应有的效力,也不能迎合素质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说写结合的有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完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说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93-02
一、引言
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加重视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分数,因此在教学方案的设定上倾向于“写”,而从主观上忽视了作文教学中的“说”。这是一种主观错误的教学理念,并不能发挥小学作文教学的效力。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小学作文教学中说写结合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改革小学作文教学,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
二、以说促写
从某种意义而言,作文本就是说与写相互结合的一种精神劳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说,要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表达,达到以说促写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在作文教学中说出来、进一步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语言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以说促写的目的。
首先,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定符合学生审美与兴趣的主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说”的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要在活动中把握中心,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帮助学生将说出来的内容整理为可以用于写作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达到以说促写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以“我心中的孔明”为主题展开“说”的教学活动。这个主题以孔明这个历史人物为中心,多数学生在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对其产生兴趣。教师正是抓住孔明是多数学生心目中英雄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踊跃的上台发言。
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后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讲台上分享自己对孔明的认识,谈论自己对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同时,也有学生在讲台上分享《三国演义》中孔明的经典故事。教师营造了充分互动的课堂,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语言表达,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整理思绪。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根据语言表达进行写作,让学生将说出来和听进去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并利用作文将其表现出来。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借鉴,也会对大量的写作素材去粗取精。
总的来说,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说的形式梳理思绪,并在听与说的过程中进一步整理素材。这就以说的形式初步过滤了学生写作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素材的质量,让学生在明确写作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更高质量的写作。
三、以写助读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以写助读。教师引导学生以一定的主题开展写作,通过写作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现出来。学生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思路就表明了学生的看法,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变得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达到以写助读的目的。
以“苏武的故事”这一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苏武牧羊》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后,教师以此为主题组织学生写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谱写苏武的故事,或者以课文为背景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仔细研读这篇课文,将对苏武牧羊这则故事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分析这篇课文蕴含的深层次含义。这就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思想和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也在写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与文章产生共鸣,达到了深层阅读的目的,也达到了以写助读的效果。
四、说写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同时发挥以说促写、以写助读的效力,在说写结合的过程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地说,以说促写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写助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两者相互结合就可以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写作出更有质量的文章。
以“美丽的大自然”的作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收集一定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并让学生进行简短的写作,让学生利用写作对写景文章的思路和技巧有所认识,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美丽。教师运用以写助读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来,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这就可以以说促写,让学生在口头表达中整理写景的思路与技巧,让学生在听与说的过程中从新的角度领略大自然的风景,并填充自己的作文。当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朗诵自己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自检,同时接受其他学生的评价,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文章的优缺点有正确的把握,达到了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
说写结合是作文的本质,它要求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说与写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和交流,提出更有效的策略,推动小学作文教学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萍.小学作文教学中说写结合的有效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邢晓清.浅谈作文教学说、写结合[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