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作文教学论文范文,作文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生写真情实感作文方法探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2-01
  • 阅读量488次
  • 评分0

摘要:针对目前初中生作文普遍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应重视阅读引导,丰富情感,体验真情;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搭建平台,学习写作技巧,表达真情;对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的学生,进行多形式的鼓励和肯定。积极倡导学生在作文中写真话、抒真情,写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真情实感;方法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在“实施建议”部分也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评价建议”中将“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为此,初中生写作的过程就是从生活中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让写作成为学生表现社会生活、抒写真情实感的工具,把有真情实感视为学生作文的生命。但反观当前现实,就目前初中生写作而言,不少学生怕写、厌写作文已成为事实,作文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缺乏生命活力,缺现场感,或无病呻吟,或东拼西凑,普遍存在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有待教师重视并研究办法。


一.初中生写不出真情实感作文的成因探究


从教师层面来看: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写出好文章是要有天赋的,是无法指导的。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随意性,无具体方法指导;或片面侧重技法,忽视作文的真情实感;或作文批改常常用“阅”或一个分数来代替点评,或批改不及时等,导致学生写作敷衍了事,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的作文。从学生层面来看:现在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单一、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等原因,缺少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对身边生活缺少必要的观察和体验,写作素材缺乏。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无源之水,造成作文内容单一、空洞,无真情实感。


二.倡导初中生写真情实感作文的教学实践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真情是文章的灵魂。写作中的“真情实感”,是一个人对于所经历的生活独特的内心感悟,是一种符合年龄特征和个人认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宣泄。倡导初中生写真情实感作文,可以采用以下途径:


1.重视阅读引导,丰富情感,体验真情现行的部编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作者都尽情地抒写着自己的真性情,内涵丰富,适合引导初中生认真细读。精读好作品,含英咀华,披文入情,读出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交融。“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愚昧的、麻木的感情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的、发达的、灵敏的个性化境界。要养成情感的自我检验习惯,要使自己的感情净化、丰富,充满自我再生机能,就不但要善于研究文学名著的社会内容,而且要从中研究大作家感情世界的丰富色彩。”(孙绍振《论作家的心理素质》)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欣赏审美客体‘紫藤萝’流光溢彩、生趣盎然的自然美时,更欣赏审美主体作者那被“紫藤萝”所激活了的灵动丰富、细腻柔婉、思绪纷呈的人情美。将紫藤萝花描绘的如此气势非凡,是因为作者对它充满了无限的喜爱之情。读臧克家《说和做》,除了体会诗人赞扬了闻一多的革命精神外,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诗人作为学生对自己的恩师崇高品格的敬意。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品味教材中的例文,用心灵去和教材中的人物对话,对作者所表达的形情感产生共鸣,悟出写作心得,在作品的情境中获得生命体验。语文教学要有“大阅读观”,除了阅读语文教材外,还要大量阅读被世人世代传诵的经典作品,寻找作品中体现情感魅力的文字,走进作品,走近作者,赏析真实描写生活场景的内容,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为此,可采取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让学生捐献藏书,交换阅读;每两周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提供美文或由学生推荐,品味赏析,感悟真情;布置学生每月读一本附录中推荐的名著,写赏析文字或推荐语,进行阅读交流等。多读精品文章,学生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染、理性光芒的烛照,从而体验文字传递的真情。


2.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想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就必须教会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并与之建立感情,进行作文训练必须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写出的作文就有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性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心去感悟生活,要善于捕捉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发现并领悟人间的真情,在身体力行中丰富情感。如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篇作文,教师可让学生写写对初中生活的真实感受,他们有写对新环境的喜欢、对新老师的印象、对结识新朋友的欣喜,有写学习压力、充满信心等,迅速完成了作文。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写周记,周记的内容一定要从生活中选材,让学生自由发挥,写本周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力求每次周记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实践证明,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只有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之后,自然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3.搭建平台,学习写作技巧,表达真情初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课中内容或社会生活学习中的人、事或某个场面进行表演,如考卷带回家后、和家长角色换位等来搭建写作平台,让表演者和观众分别描述感受,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培养与训练。也可以利用学生参与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机会,教师摄下了“运动场上的健儿”、“忙碌的志愿者”、“快乐的游玩场景”等几段视频,结束后在教室播放,教师可以通过当场示范写作、师生共写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学生既有近距离地观察,又有真切的感受,教师帮助学生用文字真实地再现场景,写出来的作文情感真挚,令人耳目一新。当学生积累了可写的生活素材之后,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让作文灵动起来。比如要合理地运用事件,去粗取精,选择事例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环节作为重点来详写,次要一点的环节略写,与中心无关的不写。比如要适当地铺垫和渲染。需要我们为事件创设必要的前提或环境,通过恰当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巧妙地烘托人物的心理。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亲买橘子的情节之所以催人泪下,是因为作者把这一细节放在家里连遭不幸的背景之下来刻画的,父亲那深深的舐犊之情便跃然纸上。比如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诸多方面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当然,描写时要力求抓住人物的特征,表现其鲜明的个性,有个性才有生命力。对同一个事物、同一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写作立意训练,力求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可以表达的情感、可以有写的内容。如以“校园里的那棵树”为主题可设计一下活动:①遥望,发现“校园里的那棵树”,发现自己的写作素材,体悟“生活,要用心灵去发现”;②走近,思考“校园里的那棵树”,回忆与“校园里的那棵树”有关的人和事,体悟“生活,要用‘情、趣、理、美'去提炼”;③回首,讲述“校园里的那棵树”,写导游词,介绍“校园里的那棵树”,掌握“生活,要用细节定格”的写作要诀。这三个环节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同时还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情感,生发思想认识,体悟写作方法,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4.对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的学生,进行多形式的鼓励和肯定无论是爱写作文还是怕写作文,学生在动笔时都期待老师能给予肯定、激励性的评价。语文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予学生写作心灵的自由,肯定他们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提倡有创意的表达,强调写作习惯、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要挖掘作文的亮点,对学生的写作应及时、多形式进行评价,多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可以让优秀佳作亮相并让学生自己朗读作文,引发了学生的挑剔与羡慕心态,实则是引发了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比照反思。作文讲评更是一种欣赏,一种对话,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每一个学生都是作文评改的参与者,真正成为讲评的主人,既引发了学生的评改热情,又诱发了下次作文的写作动机。同时不能忽略“评后修改”、“改后再评”两环节,这样写作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可在作文讲评时,将批改时选取的最具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精彩的语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还可以把作文张贴在教室后墙的“佳作快递”栏目中,让学生欣赏学习,特别要注意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那里找到一席之地,即使只是一段或一句精彩的话,这样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可以班刊的形式在学生中交流,或向校刊、校外媒体推荐,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找到写作的成就感。“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倡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学,让作文回归生活、流溢真情,记录这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能写、会写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写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2.


2.陈树元,陈全福.一起作文.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07


3.张水鱼.基于任务型学习的写作教学路径初探.语文教学通讯,2019(02)


作者:陈明彦 单位:贵州省铜仁学院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