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几条途径

  • 投稿金知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63次
  • 评分4
  • 80
  • 0

文/屠建波

【摘 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批判性思维培养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界受到高度重视,有关批判性思维研讨会层出不穷。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写到:“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正如本文中前面指出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精神;“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这些目标与本文前面所指出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智力技能也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这次“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因此,有必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所以,笔者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1.重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近现代的物理学更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实验。

学生做的实验基本上是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验证性的实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由已知理论推导出的新结论正确性。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仪器设备、人为或者实验设计的原因,致使实验结果不明显,或者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甚至是出现与预期不相符的实验结果。这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不正常”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而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把这个实验做完了回去处理数据交实验报告,这样容易养成编数据造数据的习惯。应该在实验室内就让学生把数据处理好,然后分析与理论之间存在误差的原因。这样就“逼”着学生去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去思考改进实验的方法。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所有一切的开始也是关键所在。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对其在中学时期提出的“站在以光速运动的参照系中观测光线会看到什么现象”的问题的思考,是他的相对论思想的最最初始的萌芽。

处于青年时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十分敏锐的,时常会有一些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尽管有些问题可能看起来是十分荒谬的,但老师这个时候不应该批评、嘲笑学生,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而是应该引导、鼓励他们。

物理学与生活、生产、技术、社会、自然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物理学习可以和科技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物理理论的“枝干”上长出茂盛的“叶片”。如:圆周运动与gps全球定位系统;万有引力与宇宙探测;光的反射、折射与光纤通讯;电磁感应与磁悬浮列车;激光与全息技术;原子理论与核能利用等等。物理学习也要与生活联系,如:闪电、台风、蝙蝠、舞蹈、杂技、体育运动、家庭音响、人体辐射、血压与心脏功率、B超、X光检测、CT检测、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等。这些领域涉及的物理知识丰富多彩,学生可以提出非常多的问题。教师引导他们关注这些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感觉物理是既鲜活又生动。当然,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也要与社会紧密联系。要引导学生用物理的眼光去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科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分组讨论

分小组讨论是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对别人和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判断、怀疑和评价,这中间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期间学生通过讨论可能会从一开始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到对自己的观点加以合理的修改,甚至于完全否定,这就需要学生乐于计划,有灵活性和坚持性,能自我纠正的批判性精神。

4.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的引入一些错误的观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错误的观点,可以使学生摆脱“老师永远是正确的”这样一种惯性束缚。最近新课程强调的理念是: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者,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长期应试教育形成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始终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我们必须重构师生观,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学生的问题看起来是离奇或荒唐,但创新的火花往往就在这中间迸发。教师的职责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强调不要只是给出正确的观点,而是说出观点的理由,争论时允许学习方式和能力存在差异,要允许学生对争议过程作观察,相互作用和内化,鼓励他们自由讨论。

这些观点可以是历史上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也可以是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观点。例如在讲到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先讲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论。

5.对原始问题的探讨

这里所说的原始问题是指直接来自于生活中的,未经过人为加工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学生通过对原始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个人想象,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析、解释或答案。

正是因为是原始问题,所以有许许多多的干扰因素,学生必须从中判断出哪些是有用的因素,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并且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不同的解释。哪种分析或解释是可能的,哪种存在问题,这些都会激发学生怀疑和论证的欲望。在原始问题的探讨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被迁移与应用到广泛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不单单是物理学科的教育目标,同样也应该成为数学、化学、生物等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更能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批判性思维有效地迁移到生活中去。另一个方面,批判性思维既需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同时又需要具有大胆的直觉猜测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即思维具有独立、自由、开放等特征。这些能力与品质的获得,不仅来自于物理,还有来自于物理之外的文化修养,特别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铁成.物理思维的批判性、范畴及其培养.物理教师,2004年第2期

[2]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0701

[3]岳晓东.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

[4]王建平.批判思维教育方法在美国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兼评保罗(Paul)的批判思维观.外国教育研究,Vol.29 No.5 2002.5

[5]朱新秤.批判思维的教学与迁移.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1期

[6]宋翔.试论批判思维在创新教育中的价值.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8月第四期

(作者单位:宁波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