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的编制建议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7-11
  • 阅读量36次
  • 评分0

摘    要:高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问题链编制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问题为主线,以在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间建立联系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新型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问题链设计过于随意、脱离情境、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以目前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为后续物理教学指明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标;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建议;


问题链是指在一定知识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而层级化设计的,由三个或更多问题组成的问题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编制问题链是物理教师为教授物理知识,引导学生以现有知识为基础质疑探究、解决物理问题,并系统化地将所学内容转换为可探究问题的主要路径。基于单元教学视角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需要严格遵循关联性、层次性、趣味性、整体性等原则,以创新实践为核心有序展开。


一、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链设置过于随意

在高中物理单元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设计、编制问题链时流于形式,设计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1]。这样的问题链只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以及对已学知识查缺补漏,很难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的问题链会导致学生难以感知学习物理知识的必要性,体会不到物理学习以及物理探究对于自身学习发展的深远影响,进而使得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丧失学习兴趣。例如,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常常会将“会不会”“对不对”“是不是”等作为问题链编制的主要部分,导致学生只在问题的表层进行思考,而对物理知识蕴含的思想与规律等认识不足。如此一来,教师想要通过问题引导教学,实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二)问题链设置脱离情境

新课改明确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在融入适宜情境的条件下,使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物理知识解决具体物理问题。这是因为学生使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取决于相应的情境创设能力及联系情境和知识的能力[2]。因此,要想提高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质量,物理教师必须基于创设的情境设计问题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物理教师的问题链设计往往脱离情境,使得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无法灵活地将现实生活中有探究价值的情境运用于相应的物理知识学习中,实现知识的深化与内化[3]。长此以往,学生只会“学一课,忘一课”,既不能建立起单元知识之间的必然关联,也无法积累探究经验,有效形成将知识与情境关联的学习意识。


(三)问题链与课后习题混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有不少教师会将问题链中的“问题”直接等同于课后习题,将“问题链”等同于“习题组”。学生在这一封闭、固化的教学观念影响下,很难领悟问题链设计的教学价值,也意识不到问题探究对于物理知识学习与终身学习发展的重要影响[4]。实际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是锻炼学生探究能力、逻辑思维的教学手段,而习题则是用以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侧重于练习、小结的常规性教学安排。二者不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不同,实际教育意义也不同。因此,要想提高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打破这一错误认知,将解决问题和解答课后习题区分开来。


(四)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

目前,问题链的编制通常由教师独立完成,学生处在被动接受位置,只能在看到问题时结合所学内容对问题展开思考、探究、交流。加之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就会经常出现问题探究不具有整体带动性的现象。如此一来,教师易于忽视问题探究教学的整体性、针对性和代表性,留给学生展开讨论的时间不足,进而导致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交流意识十分欠缺。


二、问题链编制的基本原则与实践

(一)结合新课标设置问题链

新课标是教师落实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列出了每个章节或每个主题教学的“内容要求”“目标要求”“学业要求”等。因此,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需要依据新课标要求,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设计相应教学问题。教师在编制问题链时唯有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深入研究新课改的内容,着眼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导向明确的、契合学生学情的物理问题,进而打破传统教学局限[5]。例如,新课标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的内容要求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功”与“功率”的知识点,了解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大小,使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教师以此为指导,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同学们荡过秋千吗?你知道荡秋千时,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吗?同学们能举例在生活中接触过的其他势能吗?在荡秋千的过程中势能与动能可以转化,那我们能给动能与势能一个系统总称吗?”通过科学设计问题链,既能将本课重难点知识梳理清晰,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又指明了本节课知识的核心要素—逐步深入理解“功”与“能”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探究。


(二)设计问题链应统筹兼顾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需要统筹兼顾,即教师可以将单元问题链设计成几个相互关联的关键问题,且每个问题都涉及每个课时的核心内容[6]。例如,在教授“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本单元重难点知识,将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认识几种性质的力,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并能够用该章节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而后,基于单元教学视角,对该单元核心问题链做思维导图式梳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简单的思维导图,继而再细化展开问题链,这样可以使单元教学中编制问题链更加错落有致、层次清晰。以“重力与弹力”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问题链:“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产生弹力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你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弹力?如何判断弹力的大小与方向?”在编制这一问题链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关联现实生活创造条件,便于学生思考、研究,彻底激活探究意识,并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形成关于物理知识的鲜活记忆,从而思路清晰地融入接下来的物理课堂,形成自己的物理观点,统筹认知物理体系。


(三)突出开放性与启发性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在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依据新课标设计物理问题、注重问题设计的统筹兼顾,还需要突出问题探究的开放性、启发性、趣味性、科学性等,以此真正发挥问题链的启发、引导功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及时提出创意性问题,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加深对物理思想、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的深层理解[7]。例如,在教授“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课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以开放性与启发性有机结合为依托,设置如下问题链:“为什么要平衡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与其他阻力?应该如何平衡阻力?操作之后,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平衡好状态?有无误差?为最大化消除误差,应怎样处理?”在具有开放性与启发性的问题链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并不断优化实验方案,实现对自身探究素养的科学培养。


(四)针对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高效的问题链教学引导,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编制中,教师还需要遵循“以生为本”原则,以“因材施教”理念为导向,确保趣味性与教育性并行,针对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设置出具有明确目的的物理问题。例如,在教授“电路与应用”一课时,教师以“半偏法测电阻”为例,设置如下问题链:“半偏法测电阻与替代法测电阻原理相同吗?使用半偏法测电阻得出的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怎样处理可以最大化减少测量误差?除了半偏法测电阻,还有其他测量方法吗?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深入理解,科学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结语

在高中物理单元教学中注重问题链编制与完善,可以使单元教学层次分明且紧密关联,助力学生完善物理知识结构,同时促使物理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始终与时俱进,着眼于转变教学理念与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落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物理教师要想合理、有效地设计单元教学问题,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的机会,而非自问自答,急于抛出正确答案。同时,教师要多设计具有针对性与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问题链中建立起探究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虹,王永刚.以“问题链”为主线指向猜想与假设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J].中学物理,2021,39(18):38-40.

[2] 杨凤楼.促进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问题链”策略研究[J].物理教师,2021,42(06):34-37.

[3] 修金文.基于递进式问题链的深度物理课堂教学:以制作“电子测力计”过程的分析为例[J].物理教学,2021,43(03):43-45.

[4] 方林,陶士金,高爱英.高中物理单元教学“问题链”的编制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21(02):54-61.

[5] 郭庚年.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2):118+120.

[6] 曹晓东.初中物理“自主建构学习”的培养策略[J].物理教师,2020,41(03):47-49.

[7]巩继峰,孙伟伟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