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过程,从而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提升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鲜活的世界提供给学生,让其参与体验,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道德,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终身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那么,什么是地理联系教学法呢?地理联系教学法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能时常对某一个地理原理、某一个地理现象或某一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应联系,它的作用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一、联系法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1. 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笔者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城市化”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城市化”这一概念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特将本县的城市化过程导入新课,设计导入内容如下:节假日里在公园游玩,从山上俯瞰县城,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城区边缘是一片农田,夏天的夜晚路过这里,还能“听取蛙声一片”,现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主题——城市化。通过导入——提问——自主学习等环节,学生不仅掌握了“城市化”概念,还能体会到城市化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2. 联系历史事件,设疑导入新课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中,联系历史事件,设疑导入新课。
设疑一:应用太平洋局部地图。设置情境——1941年12月,日本偷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引出矛盾——其舰队航线没有选在气候等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在冬季气候等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为什么?
设疑二:(地图中呈现哥伦布两次去美洲的不同航线①、②)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时,选择航程较短的航线①,用时37天。第二次去美洲时,选择航程较长的航线②,用时20天;引出矛盾:哥伦布去美洲时,航程长用时却比航程短用时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此外,也可引用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出发选择冬季,返程选择夏季的历史事件来导入新课学习。
联系历史事件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为后期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埋下伏笔。
二、联系法在授课过程中的应用
地理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时若能适时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将地理的学习还原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中,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还可以使学生在遇到新问题和已有知识产生矛盾时激发兴趣。在这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创新意识在学习中也能得到发扬。
1. 联系古诗、典故,讲解知识原理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的天气系统”中锋面的教学中,教师适时恰当地运用与锋面有关的古诗、典故进行讲解,就能收到极佳的效果。
案例:唐代诗人岑参作的名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提出问题:诗句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什么?是由哪一种锋面过境造成的大气降水?
南宋诗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又是由哪一种锋面过境造成的大气降水呢?此时长江流域容易形成什么水文灾害呢?教师适时点拨会让学生在疑惑中恍然大悟,体验到获得某种知识的愉悦。
2. 联系生活、联系实际,验证地理原理
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教师可联系实际来验证此知识原理。比如,教师在深化热力环流对海陆风的影响时可以设问:某位长头发女演员在海边拍摄表达心情愉悦的镜头时(面向大海),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时间比较合适(白天还是晚上)?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又如探究热力环流对山谷风的影响时可以设问:谷地中的大气降水为什么多出现在夜晚啊?谁能解释呢?并进行小组讨论。
三、联系法在复习巩固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完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材内容的授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先展示了沙县沙溪(永安至沙溪口)河段水电梯级开发示意图。
随后提出如下问题:沙溪干流上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沙县在沙溪干流上修建水电站及大坝有哪些利和弊?针对“弊”可采取哪些措施?提出的问题经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最后总结如下:
建电站的有利条件: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加上该河段主要流经山地地形,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地处山区多峡谷,适宜建坝(坝址选择地多且工程量小);该河段耕地少,人口较少,淹没耕地少,搬迁人口少;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电力需求量大等。
利:修建大坝,能有效减轻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的洪涝灾害;建水电站发电,可为城区提供部分电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坝修建后水位提高,改善部分河段水运条件,可开发部分旅游资源等。
弊:大坝修建后水位提高,淹没坝上部分土地、民房和旱生植物,阻碍一些鱼类洄游路线,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坝修建后增大库区泥沙淤积;一些漂浮垃圾滞留在坝上,坝上的水质变差,大坝修建后,到下游去的淤泥减少,影响下游河岸陆生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
针对弊端应采取的对策: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妥善安置被淹住户的住房问题;人工繁殖某些鱼苗投放河流中,解决一些鱼类洄游产卵受阻问题;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解决库区泥沙淤积的问题;定期清理坝上漂浮垃圾,提高坝上水质;移植、人工培育一些植物,建立植物园、保护区,减轻水库淹没对旱生植物的影响。学生探究出来的成果不一定完整,但通过探究,能得出相对合理的答案,学生探究问题、知识迁移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综上所述,联系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途径与方式呈多样化。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讲清原理、阐明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尽力上好每一堂课,帮助学生获得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地理教学质量才能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2] 叶回玉, 郑玉清,陈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