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语文中的“熏陶”“感悟”作用,又重新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许多优秀教师上出了一堂堂好课,考出了优秀的成绩,但仍有部分老师在用老方法。本文从四方面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尚存的误区。
误区一:盲目反对背诵,反对多记多默
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做法,而有些人把它一概斥之为“死记硬背”,诬之为是封建社会束缚读书人的一套笨方法,因而试图找出一种“快而省”,举一反三,行之有效的先进方法来。自然,学生不理解,老师不讲解,只管用填鸭式方法向学生灌输,然后要他们去背诵,这是让学生“嚼木札”“念藏经”,效果当然不会好。但是如果走到另一极端,学生自己不活动或活动甚少,教师讲解分析得多,以分析去代替朗读,以习题代替背默,结果出现了教学中的分析肢解,“放胖”(吕叔湘语),明明一节课可完成的,分析了两节课,明明读一遍可使学生明白的,非要“精耕细作”。不但使本来生动的课文变得索然无味,还损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学习和语言学习必须重视“背诵”“默写”,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语言素材积累是不行的。古代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或落笔成章,或七步成诗,无不是“背诵,默写”的结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不正好吻合了新课程标准中的“熏陶”作用。“背诵”教学当然也反对机械的背诵,孤立的背诵。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里提出:“提供一个开阔的富有意义的前后关系,能够极大的增强大多数的新标记的学习。”这就说明语言学习中“背词组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课文。”从心理角度看,书面的学习必须完成从“识别”“再认”词语,“回忆”“应用”词语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只有不断重复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完成。背诵并默写古诗词,名家名篇。也背诵名著中的名段、名句。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作了笔记勤记忆”。对于名言佳句,精彩片段,不妨多背背,为最终目的“善用”做准备,让“背诵”做红娘,使阅读和写作比翼双飞。
误区二:舍弃课内单求课外
近几年的中考阅读选材“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课内阅读试题比例显少,似乎不需要下功夫学习课文了。许多教师对教材中的文章囫囵吞枣,草草了事。而腾出大量时间去做课外材料。到九年级还让学生读大量的课外书,如:《俗世奇人》《目送》《我与地坛》《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沙乡年鉴》等。压得学生气也透不过来。我认为,课文不但需要学,而且需要努力学好、用好。
固然,“课外的海明威比课内的海明威更精彩”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可如果没有课内的“一”,哪有课外的“三”。课文是“例子”,是“示范”,如同理科中的例题,不懂例题,如何做习题。更不用做提高题了。所以语文教学中也可套用理科例题的示范作用,教给学生方法。中考阅读的试题选材虽然重在课外,但是课外材料的难易度与课内相当。课外阅读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均是课内训练过的。正所谓“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可见,学好课文有助于解答课外阅读的试题。如果完全离开课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欲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人大江来。”无论何时,教材是最重要的。但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也应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要有重点、有中心。对课文的教学不需平均使力,对课本,教师要敢于增删,要敢于开放。当然,增删的标准全在自己,只有自己理解较深的,才能向学生讲解。这就要求教师有学问、有眼界、有胆魄。分得出优劣、高下、良莠。这就要求教师是个读书人,能挑选最好的精神资源提供给学生。对重点的、有惑触的、新鲜的,不惜时间,再次去感受、去体验、去钻研,然后或扩充或深挖,调动种种教学手段,非上得学生终身难忘不可。而对于其他的课文可采用学生自学、简略介绍或删去不上。
对于教学中有较多新的知识点,可以引入相应的课外材料来辅助,加深印象,相得益彰。如教《白杨礼赞》时,引入《雪花》来理解“托物言志”。为搞明白文言实词“诸”在句中一般释义“之于”的合音,可引入《工之侨为琴》现学、现买、现用。课内课外交相辉映,不至于出现缘木求鱼,舍本求末的愚事。
误区三:过分强调科学性、知识性,忽视了教学的艺术性
当前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否与过分地强调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而对艺术性方面重视不够有关?比如,教学中太偏重理性分析,只顾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只晓得加大信息的灌输,而往往把一篇篇意境优美、情趣盎然的课文肢解为零零碎碎的一串知识点、化为一道道令人生厌的思考题、练习题,因而忽视了内容的丰富深刻、结构的精巧多变、形象的生动传神、情感的跌宕多姿、语言的优美奇巧特点,把语文课上成纯知识课,把学习语文变成纯技能训练。更有甚者,有的人竟采用“课堂教学不足”,课后“题海弥补”的战略来“强化”教学!结果是,往往把语文课上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像这样,又如何去落实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进行审美教育、开发智力、形成创造能力的教学目的呢?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的副标题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艺术”。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统一体。正如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越要艺术化。”艺术是一种创造,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一种机械运动,而是熔教师的思想、情感、审美、知识、能力与智力为一炉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我以我法上讲台”,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更加完美。
误区四:惟洋是尚,漠视传统
闭关锁国,抱残守缺,盲目排外,我们坚决反对。但这些年来,不少人又走向另一极端,惟洋是尚,好像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不科学、要不得,只有洋货是好的。
旅美学者唐德刚先生曾经对中国的语言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和语言文学的特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他人之精华,剔除自己之糟粕,原是义无反顾的,但是我们断然不可因为洋人怎样,我们一定也要怎样。”回顾近十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从“AB”卷到“标准化测试”“自测评估”,我们大量照搬西方教育的一套,我们已把中国传统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丢得差不多了。“背诵名家名篇”“多读多写”差不多成了被嘲笑的做法了。其实稍稍了解当代国外语文教育中的经验教训,足可引起我们的重视:美国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发生过学生写作能力差的现象,被称之为“写作危机”,引起了美国舆论界的不安。他们在分析校内校外各种原因时指出:美国中小学忽视传统英语文学课是一原因,另外的一个因素是越来越采用机器计分考试,普遍采用填空练习以及其他减少教师和学生时间的办法……大学和中学越来越依赖于只要求在空格处填上一个符号的考试……这种在教学中使用的过多的所谓的“标准化”考试,在西方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近年来西方各国都在重新重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欧美国都在各种测试中增加文学的份量,增加记忆内容。由此可见,对一些教育上的“舶来品”是否要学习,要看它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更何况,人家已在反思,已实施新课标十多年来,我们却是奉为瑰宝,那是十分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