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化学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下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为了能够让化学教学质量更好,也让化学教育提上了日程,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化学教学方面相关知识来做个全面阐述。
第1篇: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探索与优化
宁利敏1,朱本伟2(1.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23;2.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南京211816)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中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决定了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紧密联系中医药,不断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化学;中医药;教学优化;教学探索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等院校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和桥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传统医学的继承,还逐步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传统医学创新转变。生物化学技术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强有力工具。因此中医药院校必须把生物化学(简称“生化”)教学工作做好,为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中医药人才。
因为受限于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目前的中医药院校在生化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缺陷。首先,中医药院校以中医药知识传授为主,辅以西医课程,生化教学学时不断缩减,时间有限,不仅很难讲解清楚教材内容,更无法介绍最新研究进展,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储备以及临床应用。其次,中医药院校在很多相关专业的招收上都采取文理兼收的方式,在相关课程设置上也淡化文理科界限,采取文理科学生合班教学。学生文理基础不一,这就给生物化学的教学造成很大的难度。另外,中西医在思维方式及理念方面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学生对生化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又由于生化内容抽象、枯燥,因而学生普遍反映生化难学难记。综上所述,中医院校生化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与学的矛盾十分突出。作为一名任课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生化基础理论与中医药紧密联系起来,使抽象、复杂、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简洁、实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效率。
1优化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目前,我校中医药相关专业选用的生化教材为唐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第四版)。据此,生化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静态生物化学部分,即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等大分子物质和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二是动态生物化学部分,即物质代谢及能量生成;三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四是血液生化、肝胆生化、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三个专题;五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此外,教学过程中还要介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涌现的新理论、新技术,以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生化的教学内容繁多,而本校生化的教学学时(包括实验课),最多不超过72学时,部分专业为54学时甚至更少。因此,如何在十分有限的学时内将所有内容讲解深刻、透彻,这是中医药院校生化教学面临的首要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建立生化理论知识基本框架。如合并糖类化学和糖代谢、脂类化学和脂代谢,并只简要介绍糖、脂基本结构与分类;结合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概括性讲解遗传信息传递部分的复制、转录、翻译等内容;在糖、脂类、蛋白质及核酸代谢部分,注重阐述物质的正常代谢过程,选择性介绍代谢紊乱与疾病的关系;常用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则穿插在理论知识部分介绍。通过优化与简化教学内容,降低生化的学习难度。此外,不同专业学生基础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中药学专业学生均为理科生,经过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后,化学基础扎实,因而应简化分子基本结构的阐述,重点突出其理化性质、生物学过程和意义。而中医学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文理兼收,学生化学基础较弱,因而在开设生物化学课程之前,通常先行开设医用化学作为铺垫课程。同时,在生化学习中,还应及时补充和复习相关化学知识,便于相关生化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另外,生物化学发展迅速,为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教学中我们还适当介绍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相关成果,如在糖的消化与吸收章节中,介绍葡萄糖转运体结构的解析[1],进而阐明其作用机制;在核酸化学章节中,除介绍信使RNA、核糖体RNA及转运RNA外,还补充介绍微小RNA(MicroRNA)[2-3]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4]等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等,将科研与教学相联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
中医药大学以中医药传授为主,西医为辅,学生在入学之初经历了中医思维的培养之后,大多认为学习西医类课程用处不大,对生化的学习无兴趣,这是生化教学面临的另一难题。针对这一点,教师有必要在学期初就明确提出学习目的,强调生化是联系中西医的桥梁,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药物的研发关系密切,并指出运用生化知识与技能,进行中医药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们用科学的手段对传统中医去伪存真,真正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此来激发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与效率。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密切联系生化与实际生活,如食物的烹调与蛋白质的变性,CO中毒与呼吸链抑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主动将生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活用生化。
2改进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
在生物化学的学习中,不可避免要涉及一些分子式和化学反应式,这些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复杂,难以理解。针对该问题,我们根据内容特点积极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综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手段,展示生物分子逼真的三维图像,通过视频直观了解体内化学变化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内容之间的衔接,每次在传授新的知识内容之前,结合PPT引导学生复习上次课的重点内容,并根据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引出新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生化理论框架。同时精炼每堂课的内容,将知识点划分为重点掌握、熟悉理解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使学生明确重点,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和消化知识,并在课程结束前对当堂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多采用互动式教学,如在脂代谢中,通过提问“为什么淀粉吃多了会发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关联,通过提问“减肥药左旋肉碱是否有效”引出脂代谢中脂酰CoA的转运过程。通过课上互动,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抽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另外,生物化学内容繁杂,相互之间联系紧密且互有交错,因此还应及时复习总结,每个章节利用主线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如糖代谢中,其主线即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发散开来,则可总结为以下几个知识点:糖的消化与吸收、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以及糖异生途径等,另外还应注意总结各代谢途径相互间的关联点,如连接糖酵解、有氧氧化的关联点为丙酮酸,连接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的关联点为6-磷酸葡萄糖,以便于学生灵活掌握各代谢途径。
生化实验是与学生互动较多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经过思考与讨论,从而验证所学内容的正确性,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5],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这是理论教学所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可借助学生对实验的这种兴趣,在理论课教学中适当介绍生物实验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作用,如建立植物类中药的DNA指纹库,将DNA遗传标记用于中药的鉴别[6],电泳技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鉴别[7],基因芯片技术用于中医诊断[8]等,使学生意识到有趣的实验还可以与自身专业相结合,学以致用。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开设蛋白含量测定、核酸提取等常用生物技术实验,并将其与理论课内容紧密结合,进一步巩固理论学习,另外还增加了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生化指标的测定,如血糖、尿素氮、血脂等的测定,进一步训练和提高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医药的科技能力。对于因课时限制而不能开展的常用实验技术如SDS-PAGE、质粒的提取与鉴定及PCR等,我们利用实验课等待结果的间隙给学生放映示教片,不仅有效利用了时间,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紧密联系中医药,重视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中医的理念和思维,还要会用西医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医药,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因此,在中医药院校生化的教学中,教师应多注重将生化知识与中医药进行结合并延伸,而不是照搬西医院校。目前,运用生化技术研究中医药基础理论,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可较多穿插介绍生化技术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实例,让学生自己感受生物化学对于中医药研究的必要性,并启发学生将中西医结合。例如在学习酶与医学的关系时,介绍中医的热证、寒证与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相关,热症该酶活性增高,寒症该酶活性降低[9];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可作为诊断脾虚证的参考指标[10]。在学习功能核苷酸时,介绍中医的阴阳与cAMP、cGMP有关,阴虚患者多为cAMP升高,而阳虚患者多为cGMP升高[11],此外,针刺的镇痛作用也与穴位处产生的腺苷密切相关[12-13]。在学习维生素时,引导学生结合维生素的生化功能对中医理论和传统方剂进行新的认识和分析。在介绍维生素A的功能时,可以联系中医“肝开窍于目”理论[14]阐释其与视觉形成的关系。在介绍维生素E对动物的生殖影响时,介绍寿胎丸中的中药川续断富含维生素E,其君药菟丝子也富含维生素E,因此,从生化角度分析认识到该方具有安胎功效的原理[15-16]。在学习无机元素时,联系中药的药效与元素的关系,按“寒、热、温、凉”四性归类中药,属“温、热”的中药无机元素的含量都高,中药的补益药大多属于温、热药,所以通过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可能是补益药治疗虚证病人的疗效原理之一[17]。这样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生物化学与中医药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
4结语
总之,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要为培养新型中医药人才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专业和自身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紧跟学科前沿,及时完善并更新生化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第2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王忠英(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初级中学,贵州安顺561007)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组合。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主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与时俱进,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则能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这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而应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作为化学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起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初中化学教材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如: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水体污染、金属的冶炼、化肥和农药、煤、石油等,要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进行环保教育,借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阶段主要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致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还利用卫星拍摄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二、结合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所以,在化学实验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再则,在实验教学中,也应该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挥发,污染空气。再如液溴贮藏时用水加封液面和用蜡封瓶口,溴水现配现用,防止溴蒸气逸散空中污染环境等等。有些化学实验,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二氧化硫形成硫酸、氮的氧化物形成硝酸的过程等等。特别是象一氧化碳等实验,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通入碱液吸收)或将之燃烧掉(如一氧化碳),总之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还应该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硝酸、稀硝酸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潜移默化,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延伸课本内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化学教师应该抓住课堂上的各种机会,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将其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在讲授《水》一章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匀及严重污染情况,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在课堂上引用大量数据。地球上的水,总量估计有2x1018吨,其中海水占97.2%,冰山、冰川占2.15%,人们可以利用的淡水只有0.65%左右。我国水资源排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4,随着人们用水量的日益增加和严重的水污染,占陆地面积60%的地区已面临淡水不足的困境,缺水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组织学生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等地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有关数据,并要求学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用水情况,紧接着进行“我的节水小窍门”的交流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提出各种节水、护水的小办法,例如,洗衣服不要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洗菜的水可以冲厕所和拖地。
总之,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部分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意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人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使我们周围的环境就能得到改善和美化。
第3篇:初中化学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陈五周(如东县丰利中学江苏南通226408)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学生探究;提供质疑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科学精神等,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科学精神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当前,我们的中学教育很多时候更关注升学和考试,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而放慢脚步,给予学生空间,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亦然,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是应有之意。
一、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学生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探究,得出结论,有利于推动学生的认知、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物质的鉴别”这一专题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学生猜想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此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做出猜想:
学生1: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主要成分仍为氢氧化钠。
学生2: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完全变质了,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学生3:该瓶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教师适时提问:同学们的猜想到底谁对?如何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学生讨论后提出了不同的探究方案。
教师鼓励了学生肯动脑、勤探究的精神,学生通过小组实验验证,得出: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接着,教师追问:该瓶氢氧化钠到底是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了呢?该怎么证明?学生再次小组讨论,得出可以先加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除去碳酸钠,再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者无色酚酞试液。这样就可以证明它的变质程度。经实验证明,发现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属于部分变质。
教师将重难点通过提问、追问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小组合作搭建了平台,使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行动起来,积极探究。优等生帮助了别人,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后进生也在良好的氛围中思考、纠正和提升。当然,有效小组合作平台的搭建,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对课堂内容的有效把握及分析,并适当放手,成为促进者、引导者,而且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真合作、真互助,体验化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发展探究能力,才能实现合作结果的最优化。
二、提供质疑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在日常实验课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根据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很少会对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大胆质疑,教师也往往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很少给予学生空间进行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发展。因而,关注学生对化学的思维和疑惑,以“动态”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
比如在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在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仍然能够看到试管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有的学生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否设计一种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在实验完成后,及时关闭,做到二氧化碳气体不浪费,随关随停?”结合学生的生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探究如何才能设计出一种即开即用的装置。在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学生主要对固液分离作了研究,根据生活中用茶叶包泡茶这一事例,巧妙地设计出在橡胶塞上插入一根底部系有尼龙网兜的铜丝,在网兜内放入石灰石或大理石,通过上下移动粗铜丝,让石灰石随时都能与稀盐酸分离,从而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介绍了几种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类型,适时将此知识点渗透,让新知的学习变得生动。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核心素养,当前教育过于重视基础知识,记忆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最高级的认知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此例子中,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大胆质疑。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生成及课前预设,适时追问,学生则通过实验继续探究,加以创新。在此基础上,教师自然引出新知,给予师生教与学的充分自由。只有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由,教师的教学自由,才能为创新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三、创设生活情境,追求科学精神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经运用到生活各个领域。培养学生生活中运用化学的能力也非常必要。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生活与化学的关系,从而让化学课堂更精彩纷呈。
例如在学习“金属材料”这一课题时,教师提出问题:银的导电性比铜要好,为什么用铜制电线而不用银制?锤子用铁制而不用铅制?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价格、资源等问题。
再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小刀生锈、长期烧水的水壶有水垢等入手,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看到的解决方法。
生:看到家长用磨刀石将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除去,用白醋浸泡水壶将水垢除去。
教师紧接着追问:你知道用白醋为什么能除去水垢吗?
生:白醋中含有醋酸。
教师对学生的意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适时告诉学生,我们也可以用酸将铁锈除去,并让学生完成实验:将生锈的铁钉、氧化铜粉末分别加入到稀盐酸或稀硫酸中观察现象。通过观察从而顺利的得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结论。
在创设情境时,要确保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所体验,不用错误的、遥远的情境。只有立足生活实际,注重兴趣的培养,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此例子中,学生通过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化学思维,联系已学知识,用科学方法,尝试解决新的情境问题。科学精神的重点是尊重事实,有严谨的求知态度。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并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追求科学的精神。学生思考时,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分享观点,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形成了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总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需着眼课堂实践,并将核心素养之理论运用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等,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