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秋星 张海涛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特质。文章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点的阐述,揭示了其作为社会思潮引领者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客观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现实意义,并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文化的具体对策,从而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社会思潮 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可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新时期党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社会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同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具有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的功能,是由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决定的。
1.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由其体系、内容以及功能的科学性决定的。从体系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同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观的基本要求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规范有机结合起来,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从内容上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严密而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蕴涵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价值理念,能够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功能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整合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
2.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提出了现实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引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具有创新性特质。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创新精神作为发展动力,并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各种社会思潮面前,能够充分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始终具有正确引领历史发展的主动性,是人民面向未来不断开拓进取的主心骨。
3.具有主导性和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导性和包容性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不是要否定社会思潮的多样性,而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在所难免。意识形态越复杂,越需要核心价值来进行主导;社会思潮越多样化,就越需要核心价值来引导和统领。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地位,又要积极面对社会价值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建构一个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了具有自身的先进特质外,还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基础做后盾。“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维护政治经济制度合法性的思想基础,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得到雄厚物质基础的有力支撑和政治法律制度的积极维护。有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基础做后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必要性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社会思潮是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实践表明,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然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就是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党、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共同的思想基础,能够使人们在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基础上团结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要靠理想,二要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强调的就是要加强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是无法避免的,必须要对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积极引导。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整合社会各层面思想意识的需要。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促使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这些新的阶层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阶层的分化随之打破了传统的利益格局,而新的利益格局还处在初步形成的过程中。同时,社会各阶层的心理都处在动态发展中,对未来既充满了担忧又充满了期待,期待社会变革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但需要对不同层面的思想意识加以整合和引领,形成既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又体现不同社会阶层利益的统一思想意识与行为,这样才能形成社会发展所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整合社会各阶层的思想意识,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成员对改革开放的价值认同,使社会各个阶层在意识形态中都能得到归属感,从而不断扩大社会的思想共识,凝聚建设力量,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社会思潮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和谐文化,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和谐文化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文化的主要对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文化,需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提供保障,以使得社会思潮的引领取得良好效果。
1.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增强干部群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坚定性,增强党的思想工作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要强化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和政策咨询的作用,使其发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的作用。二是推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群众思想中存在的疑惑作出解答。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方法,使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还应采用深入实际调查、召开座谈会、组织开展宣讲等形式,更多地与群众实行面对面,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解答,推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引领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加强党的领导,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保障。要把党员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经常化,使共产党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起到全社会的表率作用;要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不断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地位,使人民群众真正认可共产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模范作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更好效果;还要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习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把党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领导工作落到实处。
3.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引领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能体现政治领导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更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所以不能动摇其主体地位。不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成为无本之木。要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统一起来。只有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真正优越性。要加强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其引领社会思潮的物质基础,从而有效遏制并消除各种错误思潮。
4.把引领社会思潮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结合,增强其引领的亲和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要解决与社会思潮相关的利益问题。所以,要从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群众利益问题入手,注重人文关怀,把教育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结合在一起,把人文关怀,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群众利益,重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治安、食品医药安全、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工作,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和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通过不断解决民生问题,使人们从思想上认同党的领导,主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正确方向。
5.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过程中。一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内容。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开展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社会教育活动,向人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及时总结先进典型等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二是在国民教育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中。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是用高水平的文艺精品向人们展示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真善美,运用各类文艺作品生动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过潜移默化,渗透到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之中,逐步成为习惯和传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22 页.
[2]李红军,崔志胜.四个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点再探[ 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7 卷,第1 期,41 页.
[3]江泽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537 页.
[4]毛泽东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663 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190 页.
[6]盛秀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途径探析[ J ]理论探讨,2009 年第3 期,6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