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生物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等方面得以综合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但由于受高考评价的左右和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是以知识本位为主,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核心。他们以知识目标的达成替代学生能力目标的形成、情感目标的发展。他们往往通过大量无规律的、松散的点状问题组织教学,通过学生回答零碎问题的方式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视作对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手段。这种以松散、零碎的问题解答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效果看,在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中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这种“多点多问”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科内在逻辑框架的构建,违背了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导致学生所习得的知识零碎分散,缺乏对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认知,影响学生科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弱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一种误读,严重影响了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基于对这种“多点多问”课堂现象的反思,笔者尝试提出了“框架性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理念,试图以学科的内在逻辑框架为基础,将松散、零碎的问题进行有效串联,构建“框架性问题”体系。课堂教学中以“框架性问题”为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1.“框架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1.1教育理论依据
实在论的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来培养人的最高力量――理性”。什么是有组织的知识学习呢?有组织的知识学习包括有教学活动有组织的引领、有组织的开展。实在论对教学行为中的问答提出了结构性的要求,要求从知识的内在本质出发,对知识进行结构化的统筹,学习者在对知识的学习认识过程中,通过结构性的问答形式掌握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框架性问题”汲取了实在论关于对教育行为结构化认知的研究成果,根据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结构化的思路统挈问题,通过结构化的方法,将分散、零碎的问题优化成“框架性问题”。教学中通过“框架性问题”的组织引领,学生对结构化问题进行有组织的作答,实现了对课堂教学行为结构化的统筹。
1.2学习理论依据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①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②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可以预期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对有些问题有着初步认识和朦胧的认知。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就应当充分重视和利用“最近发展区”的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框架性问题”的设计,把对“框架性问题”的解决作为发展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方法。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习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的、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框架性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以科学、系统的“框架性问题”为引领,以“框架性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信息。
2.“框架性问题”驱动下课堂教学的实践
2.1“框架性问题”及构建
“框架性问题”是基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科知识起提纲挈领作用,能够引导课堂教学方向的问题。
“框架性问题”以“问题链”作为构建的基础,“问题链”包括三方面:①从基础性出发,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材料的基础性问题;②以超越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构建当前教学中应当解决的问题;③让学生自己回味和思考的扩展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认知规律,并能够在新情境中加以运用的反思性问题。
如高中生物“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的“框架性问题”可以进行如下构建。
基础性问题: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各自具有什么功能?
扩展性问题:教材课本中情境资料1、2、3、4分别能说明什么问题?如何根据真核细胞的结构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反思性问题:细胞核为什么能够成为“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体现了哪些生物学科学思想?
通过“问题链”将整个细胞核的知识、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和学生的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富有层次性,能够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2.2“框架性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实践
“框架性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其核心理念是:“框架问题引领、自主合作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发展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展示“框架性问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质疑→教师释疑→构建体系。
“框架性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关键是“框架性问题”的构建,有效的“框架性问题”设计以学生的求知疑问为导向,紧扣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统筹课程标准和教案学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在“框架性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框架性问题,阅读相关的教材或材料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尝试自主地解决问题,对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标记,并提出个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把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善意的引导者、冷静的观察者、平等的参与者。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释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如在“细胞核”一节教学中,通过“框架性问题”的引领,学生完成基础性问题后,可以完成图1所示下列目标(虚线)。
通过扩展性问题的解决,理清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实线)。通过反思性问题的解决,从结构、功能、调控上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框架性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在“框架性问题”统领下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以教师的“导”引领学生的“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施“框架性问题”驱动盼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知识的综合、知识问内在逻辑关系的揭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