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教育论文范文,大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06
  • 阅读量15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大学德育教师在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普遍面临事业成就失落、角色定位偏差、职业心理倦怠的困惑,严重影响了个人身心健康和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文章分析了大学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探寻了职业倦怠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优化社会大环境、学校管理层面变革、个人教学效能感提升及合理角色期待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德育;职业倦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192-0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种通过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而获得成就的助人职业,其自身素质和精神面貌对学生思想与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高校德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重任,其主力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两课”教师。在当前社会转型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主流理想、信念、价值观受到较大冲击,德育教师普遍面临着事业成就失落、角色定位困惑、职业心理倦怠等深层次挑战,表现为德育目标无法实现的种种无力感,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的开展和成效。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应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归旨,人生的价值和幸福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诉求,没有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不会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和改革的顺利进行,成为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探寻大学德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寻找干预对策和方法具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及表现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提出,他用“bornout”来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因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忽视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精疲力竭状态。职业倦怠通常有三个明显特征:1.工作热情消失,个人情感衰竭;2.去个性化,以否定或麻木、冷酷态度對待工作;3.缺乏个人成就感,觉得无效能缺乏适应性。从心理学定义而言,职业倦怠是因个体不能缓解和妥善应对职业压力,所经历的身心俱疲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情绪抑郁、失眠疲劳、内分泌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等躯体和情感症状。据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和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及其他助人行业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在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影响,大学德育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育环境,德育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信仰在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缺乏感召力,宣讲的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对90后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实用主义教育观念大行其道,无法直接产出“经济效益”的德育课程被认为是“可有可无”,过多过重的教学任务挤占了德育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在学术论文发表和职称评聘方面处于弱势,德育教师的职业地位得不到认可,工作热情备受打击。


  职业倦怠危害巨大,对教师本人和德育工作都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职业倦怠所引发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使教师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内分泌失调、心血管、胃肠道疾病、免疫力下降等躯体症状,德育教师常年“带病上岗”,个体身心健康严重透支。其次,受职业倦怠困扰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厌教、厌岗情绪严重,教师思想涣散,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堪忧,德育教学质量下滑。第三,德育教师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学生,导致人际关系不睦,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士气和氛围。第四,德育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品质熏陶的课程,对教师的人格和道德风貌有较高的要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合格的大学德育教师除了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外,还必须有发自内心对事业的认同和投入。职业倦怠严重削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投入,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师无法从精神气质、言谈言谈举止方面给予学生正面示范,无法唤起学生内心对理想信仰和真善美的热爱,教学效果苍白无力,严重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大学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


  第一,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学教师曾是集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言谈自如、志趣高雅、淡泊名利的完美化身,教师自身有着较高的成就动机和职业期许。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和精英教育时期,大学教师尽管薪酬水平不高,但仍然能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精神回报和学术成就获得社会承认,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元价值观的解体,将物质和财富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社会环境下,甘于清贫的价值观念被认为不合时宜,教师被迫面临主观上的高期望与客观上低定位的落差。相比公务员、外企央企、银行证券等热门行业,教师在物质收入方面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不高,青年教师难以“安贫乐教”,不少人为增加收入到处兼职授课,生活从诗和远方变为眼前的苟且,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为谋生的教书匠,曾经有锐气、有爱心、乐于奉献的教师与职业理想渐行渐远。现实的生活困境让不少高校教师备感压力,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备受冲击。


  第二,在社会转型特殊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理想信念趋于淡化,大学德育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中小学政治课将德育知识化、智育化的流弊彰显,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取向使高校德育日益边缘化,德育成为一些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课程,德育教师地位边缘化,诸多不利因素使得高校德育成为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德育教师普遍面临成就事业的需要与其难以实现的矛盾。德育在大学地位尴尬,教育内容繁杂,其内涵和外延无限扩展,不少学校将形势政策、安全维稳甚至心理教育统统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削弱了德育教师的专业自尊,导致教师角色定位的模糊与冲突。道德教育成果收效周期长,无法即时呈现和反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德育课采取大班授课,教师难以开展各种互动式教学,授课效果受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尽管大多数德育教师恪尽职守,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仍然容易在精神上产生挫败和失落。


  第三,教师职业倦怠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与学校管理组织氛围息息相关。有人说,教师主要从事的是精神性活动,其幸福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的雅福。然而现实生活中,教师必须尊重和回应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学校系部、乃至学生的诸多期待。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学校组织环境的支持,学校的工作氛围、组织保障、领导工作方式对教师心理影响巨大。然而,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显然无法对德育教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德育教师编制严重短缺,工作量普遍超负荷,教师在缺乏人性关怀的工作情境中面临巨大压力,在职称评聘、奖金分配、培训进修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方方面面处于不利地位,德育教师发展空间受限,职业发展代价巨大。同时,大学生的态度也是诱发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受各种思潮影响,学生普遍对思政课带有偏见,课堂表现消极抵触,严重打击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职业尊严。缺乏行政组织有效支持的思政课教师还要积极投入课程改革,不断变换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师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心理承受方面长期透支,加剧了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第四,个人的态度和性格等因素。同样的压力状态下,陷入职业倦怠症状的老师往往具某些共同的性格特质:例如完美主义倾向,自我要求过高,容易焦虑等等。心理学研究显示,拥有较高成就动机,好胜心强、缺乏耐心、带有敌意等“A型性格”的人在职场中长期处于压力应激状态,是职业倦怠的高危群体。笼罩于教师头顶的形象光环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认知也是诱发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受社会对教师较高期望的影响,教师倾向于隐藏真实的情绪和感受,忽略了对身体健康的关照,轻伤不下火线,对育人责任大包大揽,对工作过于较真,将工作和快乐对立起来,缺乏平衡生活的艺术。另外,教师的生活交际状态也与职业倦怠息息相关,作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大学教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长期与学生和学术打交道,缺乏社会阅历,疏于人情世故,个别教师甚至处于离群索居的生活状态,烦恼抑郁得不到及时排遣,面对职业发展的困境容易钻牛角尖,情绪更容易枯竭而倍感无助。


  三、大学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第一,大学德育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社会层面来看,政府要制定各种政策,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宣传部门要优化舆论环境,积极宣传正面典型的教师形象,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众信任氛围,推动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维护教师的威望和尊严,充分理解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肯定大学德育工作者在培养社会合格接班人、塑造学生正确三观中的付出和努力,为德育教学改革提供政策性支持,设立德育专项研究课题,足额按时拨划德育研究经费,确保德育教学的投入支持。教育部门应给予德育教师在职称聘请、岗位津贴等方面一定的政策倾斜,使德育教师的收入达到专业老师的平均水平。各级政府要拓宽大学德育教师的发展路径,让德育教师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提拔任用有才干的教师,用情感和待遇留住优秀人才,提升德育事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青年人投身教育事业。


  第二,从学校层面,要从组织文化和工作环境为德育教师提供良好环境。良好的职场环境是教师投入工作的前提,学校要从校长带头实行民主化、人性化管理,倾听教师的合理意见,给予教师工作的灵活度和自主权。要努力争取保障教师的经济利益,确保德育教师编制充足,将“两课”教师的课时量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减少德育教师过重的工作负荷。要实行发展型的教师评价机制,科学衡量教师教学工作,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全面性。要创造德育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构筑教书、管理、服务育人的格局,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学校要关爱教师的生活,正视德育教师的生存状况,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有困难的老师解决实际问题。既要激发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干劲,同时允许教师释放不良情绪,并采取人性化的关怀和正面疏导。总之,学校应从各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性的环境,让教师在组织中找到归属感,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和工作热情。


  第三,对教师个人而言,提升教学效能感是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研究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去个性化现象与教学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相比新手教师,专家型熟手教师职业倦怠发生比例显著降低,教师对教学工作越游刃有余,远离职业倦怠困扰的能力就越强。为此,在不断改善教师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同时,教师本人也要巩固专业理想和信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专业态度,不断反思教学策略,提升教材驾驭、教学技巧运用以及课堂管理的综合能力,随着教学效能感的提升,教师的职业自信显著增强,越能从容应对各类不良情绪的困扰。此外,德育教师工作具有特殊性,受外界浮躁环境影响,难免心生不平进退失据,优秀的德育教师往往善于享受淡泊的学术生活,将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积极进行创造性心智劳动,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和学术声望,從而在克服单纯教书的种种倦怠,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


  第四,调整教师的角色期望。不同于古代社会将教师比喻为“圣贤”,现代大学教师应从社会职业分工的角度,在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同时,确立合理的职业角色期待,形成明晰而专业的合理自我。大学德育教师应摒弃一种被教化和灌输的“完美”标签,在自我需要和发展中寻找真实的幸福。保持对自我的合理角色期待,培养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明晰自我的责权范围,学会时间管理、压力释放和情绪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在繁忙的工作中寻找到生活与事业的平衡点,回归本真的幸福。事实上,只有德育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发自内心体会到幸福和满足,才能真正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以健康的身心状态向学生和周围传递正能量,完成教育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曹俊军.论教师幸福的追寻[J].教师教育研究,2006(9). 

  [3]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作者简介:高竟玉(1979,07-),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德育、青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