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教育论文范文,大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产出导向法”在民办院校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7-12
  • 阅读量203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文章基于“产出导向法”提出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驱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欲望,进而在语言、内容和结构方面“促成”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评价焦点的原则,师生共同评价,进而改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现状。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驱动促成评价


  本文系西安思源学院教改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POA)简介


  POA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带领POA课题组尝试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该理论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精华,立足于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重学轻用”或“重用轻学”的不良倾向(文秋芳,2013,2015;张文娟,2016)。需特别说明的是,“产出”对应的英语是production,既强调产出过程(producing),又强调产出结果(product)(文秋芳,2015)。在POA理论的不断实践和完善过程中,文秋芳教授提出了“师生合作评价”的新设想,以组织、平衡教师评价与其他评价方式(2016)。


  目前,已有少量教师和学者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该方法:有学者将其运用于英语课堂来提高人文素养(顾琪璋,2016);也有学者基于单个单元教学展开的教学实验,中国政法大学张文娟教师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影视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输出,增强了目标语言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张文娟,2015,2016,2017),此尝试在学生和同行间反响较好。与此同时,2017年5月17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舉办的首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国际论坛——评析“产出导向法”会议上,POA理论提出者文秋芳教授及课题组成员以多元的视角和开放的形式,对POA理论进行了总体介绍和各个环节的教学演示及评析。


  基于POA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流程


  1.输出驱动是“产出导向法”的首要环节,研究重点是如何利用产出任务驱动学习,以及输入性学习如何促成产出,使学用结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输出驱动”包括三个环节:教师拟定交际情境、学生尝试成果产出、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拟定交际情境要从实用角度出发,内容可涉及日常、求学、交友、家庭、求职就业、职场往来等多个方面,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的不足,产生学习欲望,使“适者生存”的压力感直接转化为交际动力,从而实现成果的产出。在下一环节中,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教学目标可呈多元化,比如交际目标、语言目标、情感目标等,把语言学习与真实交际紧密结合,授业育人两者兼顾。产出任务也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任务分配需视具体内容而定。


  因此,具体到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个体水平、不同专业需求和文化背景。设置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配套任务,如课内的模拟表演、模拟辩论、定题演讲、情景对话等方式,还可以是课外的采访、接待、购物等交际任务,由学生录制视频,上传至班级微信群、QQ群,由教师和同学分别下载查看并点评。设计任务时必须体现输入与输出的巧妙结合,让输出结果成为课堂活动的驱动力,让学生感受听说交流的乐趣和实用性。


  2.在输入促成环节,教师须充分发挥中介作用,指导学生围绕输出任务,选取合适的输入材料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从内容、语言和结构三方面促成任务的完成。


  教师在预测任务难度和复杂度后,将单元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再分步骤促成指导。促成包含三个主要环节:首先,教师明确产出任务;其次,学生在指导下进行选择性学习;最后,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点评和指正。


  首先,针对单元主题,明确并细化产出目标。产出目标的确定要科学、有效、难易适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产出任务要贴合单元目标实际,具备潜在真实交际价值。将本单元的产出目标明确分为不同维度的子目标,如了解文化差异的文化目标、学习功能语言的情境语言目标,以及沟通交际功能的情感目标等。


  其次,针对每一个子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仔细斟酌,要充分考虑输入为输出服务的因素。教学内容要多维度、多渠道地生动呈现,教师首先要清楚语言材料与任务产出的对应关系,并视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只以课本为唯一媒介显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应选择可以调动全身感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多渠道地接触语言学习材料。


  最后,以单元主题和目标为主线,探讨教师主导课堂促成输出完成的技巧。“促成”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上述情形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课前准备;二是指为实现任务产出,教师对学生成果产出过程中的支撑、辅助、支架的附带行为。因此,教师在课堂促成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习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用武之地”,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3.经过输出驱动和输入促成两个环节后,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呈现出自己的“产品”,进入评价环节。


  “师生合作评价”(teacher-studentcollaborativeassessment,简称TSCA),即“产出导向法”团队提出的最新评价形式(文秋芳,2016),是指课前教师对典型样本进行详批,然后课内学生之间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评价典型样本的评价方式(孙曙光,2017)。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对学生的“产品”进行一一评价,而要有选择地关注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评价的焦点应遵循“三原则”:典型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可教性原则(孙曙光,2017)。国内外有学者研究过师生的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结果表明:(1)即时反馈对低水平学生有效,而延时反馈对低水平学生无效;(2)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对高水平学生同样有效(李少锋等,2016)。TSCA强调结合课前和课内评价,也就是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在课堂上,学生互评与教师示范点评相结合,打破以往教师“一统江山”,见错就纠,有错就让改,导致学生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局面。同时,应避免以下现象:只要有同学发言,自己就可以“幸免”,将自己当作“局外人”,既不用心去聆听同学的“产品”,更不会去作任何点评。基于POA的课堂评价,在课堂上,所有同学参与课堂活动,学习借鉴别人的产出,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他人提出建议,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达到“以评促学”和“学用结合”的效果。


  结语


  基于POA的课堂设计,革新了高校通用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及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的能力。该模式是以有效的学习为目的,把学习者培养成知识和文化的创造者、国际大环境下的新型跨文化交际人才和文化使者。


  参考文献: 

  [1]常小玲:《“产出导向法”的教材编写研究》,《现代外语》2017年第3期,第359-368页。 

  [2]顾琪璋:《“产出导向法”与英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效率提升研究》,《教育评论》2016年第6期,第139-141页。 

  [3]邱琳:《“产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现代外语》2017年第3期,第386-396页。 

  [4]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课堂反思性实践研究》,《现代外语》2017年第3期,第397-406页。 

  [5]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外语界》2008年第2期,第2-9页。 

  [6]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中国外语教育》2014年第2期,第3-12页。 

  [7]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4期,第387-398页。 

  [8]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外语界》2016年第5期,第37-43页。 

  [9]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第2期,第106-114页。 

  作者单位:崔红霞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吴小梅台州学院浙江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