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学德育课程教科书演变探究

  • 投稿diba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76次
  • 评分4
  • 91
  • 0

任翠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教科书伴随着德育课程一起历经风雨,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印迹的建设之路。德育课程教科书的历史演变可划分为几个时期:“文革”前十七年、“文革”十年间及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每个时期的教科书建设均凸显着不同的特点。基于历史的思考,未来教科书的发展应关注编排体系的逻辑性与科学性,语言表述应准确严谨,重视辅文的建设,实现德育课程教科书工具性与德育性的统一。

关键词:中学德育课程 教科书 演变

任翠,女,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在读博士

建国以来,中学开设的德育课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也有不同的称谓。笔者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几套中学德育课程教科书,试图从教科书的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探寻我国中学德育课程教科书演变的发展历程。

一、“文革”前十七年的教科书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将每个阶段所开设的德育课程冠以具体的名称:初中三年级开设《中国革命常识》、高中二、三年级开设《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共同纲领》。1951年11月,教育部颁布《关于中学“政治课”略有变更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初中三年级的教材“中国革命常识课本初稿”原拟从九月份起陆续在“人民教育”及“中国青年”发表。现因故未能如期刊载。在该课本未能继续发表时,各学校可暂时采用“学习初级版”发表的“政治常识读本”作教材。时事政策课的教材可参考“时事手册”、“抗美援朝专刊”、“人民周报”和当地报纸的材料,由各校组织时事政策教育研究指导组负责选定每周教材。1954年7月,教育部对中学德育课程做了调整,因为没有合适的教科书,所以决定初中二年级暂时不开设《中国革命常识》,而高三年级由于将《共同纲领》改为《政治常识》,所以使用《经济建设常识课本》作为暂时的教科书。由此见得,这一阶段的教科书大多都是“暂用”的、“临时上岗”的,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教科书的建设没有显著的成效。

到了1957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而随后的反右派斗争和“大跃进”运动都对学校的德育课程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学校的德育课程强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注重对毛泽东著作的选读,在中学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并有相应的教材。此时的德育课程凸显的特征就是围绕着“政治运动”转和围绕着“政治形势”转,教科书也成为阶级斗争的附庸与工具。这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便出现了泛政治化的倾向。1959年教育部颁布了政治课的第一部教学大纲。根据大纲的规定与要求,先后编写了《社会发展史》、《毛泽东著作选读》、《做革命接班人》等教科书。至此,中学的德育课程开始有了固定的教学内容,教科书的建设也开始进入到系统化的程序。但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局限,教科书的改革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作为政治工具的教科书伴随着政治运动和社会形势变化在断断续续地发展着。

二、“文革”十年间的教科书建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德育课程结构被全盘否定,教科书体系也遭受了空前的破坏,中学德育课程处在一片混乱之中。“文革”初期,全国各地都在停课“闹革命”,正常的教学活动没办法开展,原有的德育课程体系被彻底摧毁,德育课程停开。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对毛泽东主席盲目崇拜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中学的德育课程成了毛泽东思想课,在课上读语录、背语录、念文件、念报纸,毛泽东的讲话和时事摘录成为当时的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被政治教育所淹没。“文化大革命”后期,各地开始纠正前一阶段对待教育的极端做法,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工作开始复苏。“文革”前的一些有效措施开始恢复,德育课程也在大环境下出现了回暖的势头,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开始加强。但是,教科书中极“左”的内容还未被彻底清除,全国各地区都结合社会形势对中学的德育教科书进行修订,在教科书的内容安排上主要反映阶级斗争的相关内容。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刚刚建立起来的德育课程体系被摧毁,刚刚走向有序的教科书建设被中断,带有强烈阶级斗争色彩的词汇在教科书中随处可见,教科书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丧失了其立德树人的本质。

三、新时期教科书的建设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长期被破坏的教育事业重回正轨,道德教育逐步抹去“政治化”的烙印,走向科学、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学校的德育课程重新恢复,教科书的建设也从“无序”回到了“有序”,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文革”刚结束,统一的教学大纲还没有出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自行编写过一些过渡性质的教科书。为了满足人们渴望获取更多知识的需要,此时的教科书在编排逻辑上特别注重学科知识,也就是将大量的知识性内容编入其中。这一做法忽略了课程的德育本质,使德育课程呈现出“智育”的样态。因此,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了贯彻《通知》的精神,原国家教委于1986年制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试验大纲(初稿)》,规定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分别开设《公民》、《社会发展简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课程。1992年,《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颁布,同时完成了新教科书的编写,并决定从1992年起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统称为《思想政治》,教科书也亦如此,其内容也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后的教科书从形式方面看,无论是组织形式,亦或是呈现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此时的教科书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使内容规范、系统。呈现形式也做了大尺度的改变,在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图片、阅读材料等,形式丰富多彩。从教科书的内容方面看,此时的教科书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主线,淡化阶级斗争,呈现了去“政治化”之后的科学、规范的内容。除了契合国家改革的实际,此时的教科书也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阶段的教科书在内容上以理论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公民素质的养成和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偏重认知内容的选择,因而服从、规训的特点比较明显。

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日益繁荣欣盛。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带给我们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民素质的竞争成为根本。于是,为深化素质教育而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始运行。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①从2001年9月开始,初中的新课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就德育课程来说,初中的课程设置有所变动,实行了与小学阶段衔接的九年一贯的课程体系。小学的课程是《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初中仍为《思想政治》。但为了更好地突出这门课程的德育性,初中的课程名称于2003年改为《思想品德》,而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呈现出弱化知识性的特点。高中的课程名称仍然为《思想政治》,建构了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在必修模块中增加了《文化生活》,并编写了相应的教科书。高中德育课程教科书此时凸显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显著特点。

四、教科书建设中的思考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必然牵动着德育改革,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德育课程及其相关领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代。作为影响德育课程运行效果关键因素的教科书,也在改革的大气候中不断完善着自身的建设。

德育课程教科书无论从理念上还是在现实的运行中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后的教科书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加多样化。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初中的教科书顺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而非学科性的知识,将学生的生活领域从个人、社会逐渐扩展到国家、世界,引导学生在个人生活与国家生活整合的同时,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为自身未来的有意义生活奠定基础。又如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高中的教科书以学生的生活逻辑来安排内容,以模块的形式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主题,紧紧围绕学生所在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来编写教科书的内容,将学生的品德与身心的发展与其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启智,在生活中立德。而在形式的呈现上,新教科书一改往日刻板的形象,将基调定为“活泼”、“灵动”。如在课本中引入了大量的卡通图片,不同的主题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对知识的陈述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文字而少了道德说教,增加了引言、课目标等小栏目,这些既有对基础性知识的解释和分析,又有对社会现象、时事要闻的描述和评论。语言也变得生活化、平民化,少了“不能——”一类的命令式语句,而多了“可以——”一类的引导式语句。如此种种,使得新教科书变得活泼、灵动,自身魅力增强的同时也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

改革中取得的宝贵经验是值得肯定并继续发扬的,总结经验并审视过往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观照当下并迎接未来。那么,在未来教科书的建设上,我们应然的需要审慎哪些问题呢?基于对德育课程教科书发展历史的梳理,笔者有如下思考。

其一,教科书的编排体系应更加科学。如上所述,经过几轮改革后的教科书,其文字表述更加简洁、材料运用更加新颖、逻辑性也不断增强,提升了教科书的整体品味。但部分知识体系的编排尚存在着不甚科学合理之处,如对部分原理的删减不够合理、对部分内容的表述不够完整,部分原理与方法论相脱节等现象仍有存在。②针对此种,未来德育课程教科书在体系编排上可做适度的强化。还原部分原理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合理安排内容的呈现顺序以避免知识点间的跨度过大,协调原理与方法论的逻辑关系以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此来弥补教科书在逻辑编排体系上存在的缺失。

其二,教科书的语言表述应更加严谨。科学、准确、严谨是教科书语言表述上的基本要求,这样也方便教师与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就当下德育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来看,有些内容的语言表述不够全面、不够恰当,容易产生歧义。如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一框中,知识点是这样表述的:“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样的表述会让学生理解为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旧教科书中,关于这个知识点是这样表述的:“当部分以合理、有序、趋向优化结构排列时,1+ 1>2;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结构排列时,1+1<2。”通过对比新旧教科书对这个知识点的语言表述,笔者认为,旧教科书对这个知识点的表述不易产生歧义,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因此,德育课程教科书在建设中应关注语言表述的严谨性,在慎重斟酌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全面、准确。

其三,寻找教科书工具性与德育性的结合点。在伦理学中,本然的“我”天生并不具有德性,所具有的只是可以接受道德教化的潜质。因此,个体所具有的道德潜质是要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被激发出来。德育课程是一门强调德育性质的课程,它不仅关注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因此,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体系的构建上、教学中的使用上都要吸取“文革”时期的教训,避免过分强调其工具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寻找其工具性与德育性的结合点,在二者和谐统一的情况下适当突出其德育性,并契合个体道德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辅助教师完成德育课程的教育主旨。

其四,重视教科书中辅文的建设。新课程改革以后,德育课程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用切合主题的图片代替了之前大段的文字说教,而且在教科书中开辟了一个新的版块——辅文。辅文有三种形式:“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辅文具有正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高中的德育教科书《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中有两则“名言”、一则“相关链接”和一则“专家点评”。两则“名言”中,一则介绍了恩格斯和列宁对“物质”概念的界定,通过对它的阅读便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的概念;另外一则是通过引用恩格斯的话阐明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运用伟人的观点丰富了正文部分的理论知识。“相关链接”则介绍了哲学上“物质”一词的历史发展,这样可帮助学生从源头上厘清基本概念。“专家点评”解释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正文知识。如此看来,辅文对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正文处的道德理论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科书的建设上要重视辅文部分内容的编排和选取,要安排那些科学、准确且能有效“辅助”理论知识掌握的内容进入辅文部分,要合理运用辅文来映衬并实现正文的知识性与教育性。

德育课程教科书反映着国家的主流德育价值观念,映射着国家对人才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能力等的具体要求。面向未来,德育课程教科书亦可以结合上述思考,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观照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建设理念中融入“敏感性”、“生态性”等因子,使其内容具有时代内涵,让教科书也能体现和谐美善的生态美。我们希望,蕴含着丰富理论知识与道德情感因素的德育课程教科书,在社会的深度变革中日趋完善,特别实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其固有的本真价值。

[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联一般项目“生态体验——基于生态德育视阈下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建构研究”(20151slktjyx-02)、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中学德育课程国际比较研究”(JG14CB006)及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辽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JG14CB007)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