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路径

  • 投稿杨文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077次
  • 评分4
  • 97
  • 0

张洁华

摘 要: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合格公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其题中之义与核心价值。政治教师应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课程开发、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角度,探索加强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公民意识教育 有效路径

张洁华,女,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培养合格公民是教育的基本职责,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书育人的直接同一。政治教师如果重教书轻育人,甚至只教书不育人,就会严重偏离政治课教学的方向与本质。因此,只有把育人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在教学的出发点和各个环节上都以育人为目标,始终做到为育人而教。

一、基于学科课程的公民意识教学内容开发

浙江省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新课改的最大亮点,是“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把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鼓励各学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发选修课程。以此为契机,我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确立了“挖掘加拓展”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开发。

充分挖掘必修教材中的公民意识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但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些章节相对集中,而有些章节相对偏少。因此,有必要对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对集中的内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有效利用。为此,全市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分工合作,对必修教材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集中教学点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利用校本研修、市级教研活动等平台,对各个公民意识集中教育点进行了实践展示与深入研讨,精心设计编制了每册必修教材中典型的公民意识教育经典案例集。

积极开发以公民意识培养为目标的学科类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适应浙江省深化课改新形势,抓住省教育厅大力推进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机,本市教师合作开发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选修课程,以弥补必修教材中公民意识教育内容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在此对选修课程做简要介绍:

(1)课程性质: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通过对高中生关于生命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等知识的相对集中教学,提高当代高中生的权利与责任意识,明确主人翁地位,以合格公民的姿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课程内容:分两册共十二章编制。具体内容:第一册:前两章为公民意识概论和主要发达国家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概况;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二章分别为当代高中生所缺失而又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内容,分别为以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为核心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上下两册各18课时。

(3)课程实施:高一年级,一学年,每周一课时,共36课时,2个学分。

(4)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灵活运用小论文、演讲、案例分析、笔试等多种评价方式。

二、基于课堂效率的公民意识教学策略探索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一切设计的出发点和一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真正有的放矢。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各个层级的目标中始终贯穿了对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

首先,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其次,在分类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要求“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再次,在每个必修模块目标中又作了具体要求。如在《经济生活》模块目标中指出:“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最后,在每一课时教学的内容目标中又以“讨论”、“举例”、“模仿”等教学建议对各个内容中应落实的公民意识内容作了具体的要求。

因此,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体系,学科的最终价值追求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都聚焦于育人,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合格公民。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走出“把抓分数、提成绩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的误区,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真正把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作为第一目标。

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知识只有被内化才能真正被理解与运用,教育只有被内化,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为此,我们应转变原来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探索通过创设“外部事件”激发学生“内部学习热情”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公民意识。

当然,要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外部事件”,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愿意参与,能够参与,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如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中,有位教师引用新闻媒体上、网络上和学生身边频繁出现的“暴力抗拆”实例:政府用地拆迁、转移安置群众时,人民群众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是正当的利益诉求,应该受到政府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但是,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被拆迁的当事人不通过诉讼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是拒不搬迁,制造“钉子户”,导致拆迁工程一再拖延,难以完工,也侵犯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些被拆迁户甚至以暴力方式抗拒拆迁转移,殴打政府工作人员,不但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触犯了刑律,要依法严惩。

选用活生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通过对事件的了解、讨论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深刻体会到民主意识的提升应该和法制意识的提升齐头并进,行使政治权利要以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前提,政治参与的方式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则和程序,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既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也要同时兼顾国家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才是公民意识的完整体现。

教学方法的灵动多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政治课教学中常用方法与手段,“情”是心灵的交融,教学中唯有以情动人,才能做到与学生共鸣;而“理”是学生自愿接受和自愿转化的根本所在,只有以理服人,才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付诸行动。但如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正是当前政治课普遍的困惑与症结。现实情况往往是:情动了,动的只是教师的情;理晓了,也只是教师的自圆其说,真正的师生互动共振的局面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真正切入学生的内在需求,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促动学生内在动机的公民意识培养必须创新培养方式。当某一理论观点学生难以认同的时候,教师不能进行强制灌输,而要循着学生的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采取迂回战术来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观”的教学中,为了破解金钱万能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们可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金钱究竟是不是万能的。要求学生结合“郭美美炫富事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去阐述。通过正反两方唇枪舌剑的交锋,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中感悟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要尽可能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活处处有政治,学生时时是公民。针对无处不在、极其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关键是要基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用心采撷与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资源,细心观察与调用学生自身的成长轨迹,有心留意与袒露教师自己的人生阅历,都可成为公民意识教育最鲜活、最直观、最有效的资源。

如在执教《政治生活》“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有位老师向学生呈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1990年,大学毕业,在宁波汽车南站的广场中间,一个衣冠不整年近四十的乞丐,手中举着个铅碗,慢慢地走向站在广场中间的两位“老外”,看着他一步步走进并向“老外”伸手要钱。

场景二:去年暑假的一个晚上,我和女儿在江边喝冷饮,邻桌坐着一位“老外”和一个年龄二十左右的女孩。忽然从路的对面走来一位年近六十、驼着背、拄着拐杖的乞丐,径直地走向老外。在他快走近时,女孩吆喝起来,叫他不要过去,但他还是想走过去。此时,老板娘过来连骂带拖,把乞丐赶走了。

在我叙述这两个场景时,学生已有了如临其境的反应。当我实事求是地谈了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并声情并茂地描述了自己的表现:在乞丐慢慢地走向“老外”时,我的心理在呼喊:求求你!“木要过去,不要过去,向我来要吧!我给你!”在冷饮摊,我终于忍不住大声对老乞丐说:来这儿,我给你钱!老乞丐很快就走过来拿了我给的一元钱走了。

他是走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此,你们有何感想?请各位谈谈你的看法。(可以相互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分析出人意料的深邃。有指出乞丐素质不高,有伤人格国格,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指出女孩崇洋媚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强的;有指出我国国情薄弱、贫富差距大,所以要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的;更有指出国家机构不作为的,在这场合不应该出现乞丐,应整顿社会秩序,强化政府职能。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溢于言表,国家意识油然而生。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公民意识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的内在多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是内容的充实、手段的丰富,还是课堂气氛的热烈?显然不能一概而论。政治课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教学评价不能只停留在显性层面,更要关注其隐性功能。因此,基于学生发展的政治课公民意识教学评价更应关注学生在以下三个维度的提升与发展。

(1)认知领域的落实与提升。认知领域包括对各类一般知识的“记忆——理解一——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一节出彩的高效好课,认知目标的达成,主要不在于前三个维度,而在于后三个维度的落实,即在对教材知识理解明了基础上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新知创造。

(2)情感领域的内化。情感领域又依次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形成价值体系)——个性化。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为个性的一部分,这是真正到位的教育,也是德育的最高境界。一节课解决不了这一点,就不能算得上是好课。

(3)动作技能的自觉外显。动作技能领域又依次分为:知觉——局部动作——动作联系——熟练——行为自动化或创新,即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外化为行为习惯。

可见,对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正确评价应看:一是能否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二是能否引起学生的进一步关注,使之主动地去学习探究;三是能否在心理上真正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四是能否把习得的认知水平转化为个性的一部分,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和行为习惯。政治课的最高境界在于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内在感受与正确的行为导向,这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

评价方式的灵活多样。公民意识培养属于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达成与否很难用量化方式加以检测。基于新课程教学应采取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理念,公民意识培养的评价必须多元灵活。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种都是较为适切的评价方式。

(1)问卷测试。即通过设计高中生公民意识具体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笔试作答。这是最常规、最简便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对所涉问题的回答,能够大致反映其在某一方面的认识与行为取向。课题组分工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主要方面都编制了测试问卷。

(2)现场情境模拟。通过设计公民意识中某一方面问题有关的情境材料,选择合适的场所,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模拟,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学生的内在公民素养。有点类似大学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合作”选拔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更直观、更全面,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探究性,是较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本课题组在检测学生的法律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的时候,都使用现场情境模拟的评价方式。

(3)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价相结合。这是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主体多元化”理念的具体运用,是通过与学生相处最为接近的主体在公民意识某些方面的长期观察与记录来综合评价学生公民意识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直接真实,但实施之前需要给予学生及家长必要的指导,同时需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本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责任意识、生命意识、节约意识时都尝试多主体评价方式。 公民意识教育的评价反馈要坚持短期与长效相结合。一般在每一必修模块结束、每一选修章节结束时作短期评价,在一学年甚至两、三学年后再就公民意识的某些方面作连续性评价,这样更能了解与反映学生的公民素养的变化,检测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效。

(责任编辑:王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