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系统思维方法在解答主观题中的运用

  • 投稿阿喂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803次
  • 评分4
  • 61
  • 0

刘丙胜

摘 要:系统思维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运用灵动的系统思维方法解答政治主观题可以简驭繁,有效提高解题能力。为此,我们可活用整体法,化繁就简明主旨;善用要素法,条分缕析信息全;巧用结构法,优化设计显逻辑。

关键词:系统 主观题 整体 要素 结构

刘丙胜,男,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解答政治主观题,“就是把一道题及其材料、设问分别看作一个系统,将它们分别分解为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然后立足解决问题的整体高度,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信息,精准地把脉命题指向,寻找信息、指向与知识的最佳联系,最后朝着优化的趋向形成答案”。现以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I卷38题为例,说明系统思维方法在解答主观题中的运用。

一、活用整体法,化繁就简明主旨

一道题及其材料、设问分别是一个系统。作为系统的事物只有一个,它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因此,运用整体法,就是要透过“多个”的部分来理解、把握“一个”的系统,化繁就简,以简驭繁,明确中心、核心。

1.运用“一句话”方法读透材料,明确中心思想。在学生的解题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试题材料的理解断章取义,只顾细节,忽视对材料整体意思的把握,结果在答题时不能有效调用与题目主旨有关的知识。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解读材料的具体方法很多,运用整体法来把握材料主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在实际运用整体法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解题时坚持“一句话”的原则:即把包含多个层次的文字材料信息的意思浓缩为一句话,把包含多个角度的图表信息综合为一句话,提高解题的方向性、调用知识的有效性、分析论述的针对性。“一句话”的原则既是对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目标和要求,也是极具操作性的一种手段。如38题有两则材料,运用的“一句话”的原则,材料一的中心思想是“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措施和重大意义”;材料二的中心思想是“政府放宽市场主体、资本准入”,相对而言,这两则材料的中心意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2.运用“缩句”方法审读设问,明确核心要求。有些试题的设问比较复杂,内隐较多的限制条件,且条件之间的关系也相互牵连。如果不能从整体的高度审读设问,审题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明确设问的核心要求,解题时要么偏离方向,要么就是针对性不强。运用整体法来审读复杂的设问,笔者在引导学生解题时坚持“缩句”的原则:把复句缩为单句,把长句缩为短句。因此,运用此方法,可知38题第二问的核心要求是“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从而明确设问的核心要求,增强论证分析的方向性、针对性。

运用整体法化繁就简,通过明确中心思想来明确调用知识的方向,通过明确设问的核心要求来明确分析论证的方向。

二、善用要素法,条分缕析信息全

系统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系统的功能,对蕴含于材料和设问信息的处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我们在运用整体法明确方向和主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要素法,对作为整体的材料和设问先分解为部分,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使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全面、准确、清晰而有序,促进有效调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综合分析材料,全面提取信息。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运用要素法就是指从整体出发,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分析和综合相互渗透,同步进行。材料中的信息对于不同问题的解答,其价值和作用是不同的,有时命题者还有意设置信息“陷阱”。因此,提取信息的第一步,就是学生在明确材料和设问主旨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信息的价值,合理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基于命题的不同立意,不管是文字材料还是图表式材料,根据材料内部的关系,其呈现方式主要有总分式、并列式、杂合式三种。运用综合分析法就是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基本程序是先分、后连、再合。“先分”,就是根据对材料呈现方式的判断,把材料分解成意义有内在联系的组成部分;“后连”,就是要把意义相近的部分进行合并;“再合”,就是寻找各部分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抽象概括材料的意思。

由于材料呈现方式的不同,信息解读的着力点有所侧重。并列式的材料条理比较清晰,因此着力点应放在寻找各部分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在做题中学生容易忽视材料整体意义的把握,以致不能根据材料的中心思想调用知识形成答案要点。杂合式材料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因为不能合并相同意思的部分,以致在答题中容易犯“重复建设”的错误,内容相同的重复、该写的没有写到;又因为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既不能根据中心意思调用知识形成答案要点,又容易造成答案东拉西扯、条理不清。38题材料一的信息呈现方式是杂合式的,信息的提取与整合的要求较高。从材料一中依次可提取“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措施”的有价值的信息: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职能转变、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收费和项目、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分析,上述措施可以从政府依法行政、职能转变、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的角度来加以整合,并藉此抽象概括其对政府、对企业、对社会的意义。

2.深入剖析设问,洞察命题意图。设问中包含的信息对于解题更关健,更具有规定性。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对常规设问中的要素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以致要点不全;二是碰见比较复杂的设问无从下手。为此:其一,要运用常规要素法,厘清问题要求。问题通常可分为如下几个要素:问题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主体指向(如公民、政府、企业、党…),知识指向(哪个模块、哪个模块中的哪个板块、模块中具体的知识点),材料指向(材料一、材料二、上述材料)、分值。通过厘清呈现在问题中的上述要素,就可以对问题的要求有全面的认识,可以有效防止答题过程中的丢三落四、要点不全的问题。38题第一问是比较符合常规的设问方式,指向清晰。其二,要运用句子分析法,剖析问题层次。对于比较复杂的设问,一方面要运用“缩句”方法划分设问的“主语、谓语、宾语”主干部分,明确设问核心要求,增强论证的方向性、针对性。与此同时,还要深入剖析,明确句子“定语、状语、补语”部分。通过如此分析,设问就分解成有机联系的部分,对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相对第一问,仅凭常规要素法是难以剖析第二问的层次。借助句子分析法剖析出问题的第一层次是“放宽市场准人规则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第二层次是“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影响市场机制的”,最后是理顺“放宽市场准人规则一影响市场机制一使消费者受益”的关系。

三、巧用结构法,优化设计显逻辑

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体现在答案的组织上。语言通畅、层次清晰、逻辑关系正确的答案是一个结构优化的系统。因此我们要利用系统思维的结构法去优化答案的组织,在书写具体内容前作好整体构建答案的顶层设计。系统思维的结构法,就是以系统科学的结构理论作为思维方式的指导,优化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最优结构,获得系统最佳的整体功能。系统优化的答案体现在答案要点内部、答案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上。

1.要优化每个答案要点的内部结构。第一要提高材料与观点的粘连度。要寻找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准确对接。细看该题答案的语言,没有纯教材的,也没有纯材料的,应该说材料与观点是有效胶合的。第二要提高答案的生成度。每个要点的说理自成严密的逻辑。解题中要依靠逻辑化的知识点构成的知识线,展现思维的过程与结果。答案要点坚持原理和方法论、观点和材料、基础分和提高分(加分)三个方面有机统一,不生搬硬套,有机生成答案。

2.要优化答案要点之间的整体结构。第一要合理呈现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点之间主要有整体与部分关系、先行后续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第二要根据要点之间不同的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分别体现思维的全面性、条理性、深刻性。

38题第一问的要点之间显然是并列关系,比较适宜用要点序号化的模式呈现。答案要分别呈现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政府、企业、社会的意义。对政府的意义又要从对政府依法行政、转变职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的角度来讲。这类问题的回答对思维的全面性要求较高,答案要尽力做到角度多元不单一,要“广开沟,不要深挖洞”,但又要避免“重复建设”。

38题第二问的要点之间显然是递进关系,不太适宜用要点序号化的模式呈现。答案按照“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一影响市场的供求、竞争机制一供求、竞争机制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降低、质量提高,从而使消费者受益”的逻辑顺序推进,环环相扣,展现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考查的是思维的深刻性。

自觉运用灵动的系统思维,灵活地面对不同的题目,会让我们走出简单化、八股式的答题技巧误区,以简驭繁,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