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谁弄丢了学生的问题

  • 投稿沧海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44次
  • 评分4
  • 49
  • 0

摘 要:问题是开发智慧、启迪思维的源泉。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好问,但随着学龄的增长,那种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却渐行渐远。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静观、静听、静思,变成了不会问、不敢问、无暇问、无疑问、无新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给学生留下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多元评价观。

关键词:问题意识 教育观 教师观 课程观 评价观

作者简介:袁琨,男,江苏省宿迁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当代教育家杨福家教授告诫我们:“什么叫学问,就是怎样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由此可见,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的问题,一个优秀的学生往往也在于他能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当下课堂应引导学生上课前带着问题进课堂,下课后拽着问题走出教室,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我们今天的课堂却往往是学生无问题,教师用种种问题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能对答如流,教师就认为所讲的知识学生都掌握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问题似乎成为课堂上最理想的现象。到底是谁弄丢了学生的问题?

一、功利的教育观——让学生“不会问”

教学片断一:一位教师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时,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我是房奴》,内容是关于我国近年来的房价不断攀升,导致年轻人生活不堪重负。紧接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

学生经过看书和讨论,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①我国目前的房价为什么居高不下?

②怎样才能抑制房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师:同学们问得很好,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预习,同学们能否说说,导致我国目前房价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①价值决定价格,建造房屋成本的增加,使房价不断攀升;②供求影响价格,目前商品房处于供小于求的状况。

仔细研究一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得出的答案,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已经习惯了背课文、套公式,学会了按照教师的预设或者教材上的理论去提出问题,然后再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而不去想能否提出其它方面的问题,如年轻人为什么愿意去做“房奴”?更不去思考所做出的答案是否符合我国目前房地产的实际。其实,导致中国房价爆涨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特色的按揭、开发商与投机者的炒作等等,这些原因学生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但与书本上的理论似乎不符,也不符合平时的答题思路。于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认可,为了考试时得到较高的分数,学生不得不套用平时训练的答题路子,导致答案与实际不相符。

应试教育承袭的是“知识为本”、“分数至上”理念,导致不少学生认为,读书就是“教、学、考”三位一体的活动,只要记住教材上的知识点,掌握解题套路,就能考得好。学生整日陷入“书山题海”之中,一切被“去问题化”了,即便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已经懒于去思考去分辨。即使在课内外能提出一些标新立异的问题,也难免遭受冷嘲热讽,甚至会被看成另类。这样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显然是在浇灭学生质疑的冲动和热情。当应试成为终极目标时,学习知识的出发点就会背离兴趣和特长,背离自身成长的需要,自然也就失去了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问题的冲动,学生自然也就提不出有新意的问题。

二、权威的教师观——让学生“不敢问”

教学片断二:一位老师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教学时,有几位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似乎在讨论什么问题。下面是师生的一组对话:

老师:“有问题的同学请大声提出来。”

过了一会,没有一个同学主动提问,但下面嘀咕声音依旧,老师有些不耐烦了。

老师::“你有何问题要问的?”(提问其中嘀咕的一位学生)

生(小声):“生产是消费的动力,消费又是生产的动力,怎么都是动力呀?”

老师:“请你看清楚了,一个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另一个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你说二者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老师:“那你举个例子看看,哪里不一样?”

生:“

老师:“你根本就不懂,要好好听课,不要在那里乱讲话。”

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能善待学生的问题,不能循循善诱,而是采取步步紧逼的反问式,是学生“不敢问”进而“没问题”的重要原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习惯于扮演“知识传授者”、“知识权威者”角色,把持着课堂讲坛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学生作为知识的“存储器”,总是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执行者的地位。昔日的师道尊严被异化为教师权威和课堂专制。教师是垄断知识的权威,往往居高临下,容不得学生反驳与质疑。课堂上缺乏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更未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不予重视,甚至视为刁难教师、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教师不是鼓励学生追寻“事实”、反思“现状”、质疑“真理”、挑战“权威”,而是要求学生承认“事实”、赞美“现状”、接受“真理”、维护“权威”;不是激励学生如实表述、大胆想象,而是有意无意地促使学生一味顺从、因循守旧。这样的课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虽有问题但不敢发问。

三、传统的教学观——让学生“无暇问”

教学片断三:一位教师在“生产与经济制度”教学中,共设计了20多个问题,提问达30多人次。教学伊始,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到: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其地位和内容包括哪些?

3.什么叫国有经济?什么叫集体经济?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

以上问题,看上去注重了启发性,注重了引导学生去学习,但这些问题缺乏思维含金量,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应答自如。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引入了问题的荒漠,使他们产生了惰性,成了教师问题的奴隶,熄灭了创新的火花。在教师的问题搅和下,学生几乎失去了自我。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诸环节都被一种刻板的、结构化的方式固化了,课堂上的一切交往活动完全按照老师预设的“行进路线”在演绎,基本上是在根据幻灯片的设计走场子,教师不厌其烦地把教材肢解、细化到每一个考点,巴不得再把知识揉碎了喂给学生,不留给他们思考的余地,更谈不上给学生以创新的时间与空间。另外,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思维和身体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根本无暇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静听、接受、服从,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教师的“给予”,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学生根本不会思考,成为十足的“书呆子”。

四、单一的评价观——让学生“无新问”

教学片断四:某教师在执教“意识的本质”这一内容时,坐在最后面的两位学生在那里指手画脚,时而还大笑两声。这时,老师将课停了下来,质问他们在谈笑什么?其中的一位学生站起来大胆地说:“我们觉得教材中的插图《动物听音乐》不科学,插图中的那头老牛嘴里长出了上门齿。大家知道,牛的牙齿根据长出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乳齿和永久齿(恒齿)。先出生的是乳齿,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脱落而换成永久齿。但老牛上颌并无门齿,仅有角质形成的齿垫。所以,课本中的插图有问题。”对于学生这一意外发现,所有听课教师都感觉新奇,觉得这个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又善于观察和思考,所有人都期待着执教老师如何赞赏这个思维独特的学生。

然而,教师稍停了一会后说道:“你的问题似乎与提高你的政治考试成绩无关,何况这也不是我们政治课上要探讨的问题。”一句带有谴责的话语使这位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不再言语了。

思想政治课本质上不是知识,不是为了要记住什么,背什么,不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多少分,而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公民,过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客观公正地处事、堂堂正正地做人。回到上述课例中,教师完全可以用哲学知识来解决,肯定学生有辩证的思想,坚持了辩证否定观,敢于否定书本,肯定该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这样的评价,显然有利于扩大师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点滴表现,学会倾听,参与讨论,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对知识的见解,肯定每个观点中好的一面,抓住师生交流的最佳契机,适时运用语言、表情等手段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只有这样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能力才能被挖掘出来,自尊心和自信心才会得到提高和升华。长此以往,教师的这种期待就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而“单一考试评价”来考评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单调的,也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最终必然造成学生不问教材以外的问题,不问与考试“无关”的问题。

五、狭隘的课程观——使学生“无疑问”

教学片断五:一位教师在执教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一课时,训练时选用了这样的一道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我国,只要被依法判处刑罚处罚的公民就没有选择权和被选举权

②在我国,任何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该教师给出的答案是D,这时一位学生说:“我对④的正确性产生怀疑,难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是指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班级选举班长、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企事业单位选举领导人,难道这些不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可见,《宪法》中对于什么是选举权、什么是被选举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本人认为,教材中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定义不够严谨。”这一质疑,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热情。有的赞成这位同学的观点,理由是:根据我国发展现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定义,也要与时俱进,进行全新的解释。也有同学认为教材中就是这么说的,不会有错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执教教师,期待着教师中肯的解释。可是事与愿违,教师说道,我们还是以教材为准吧!把学生质疑的热情降到了冰点。

在某些教师的眼中,上课就是教教材,新课程就等于新教材,教材是经过无数专家审核的,教材上说的没有错。再说,即使教材是错误的,考试时的题目答案还得依据教材,所以,只要把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学会了,就等于把握了新课程。虽然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部分教师却担心,如果这样教学的话,课堂可能会乱象丛生,上课时肯定会比较紧张、心里没底,无法让学生信服。不如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结论,没有必要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与创造,更没有必要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社会问题。殊不知,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学习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如果脱离实际来进行教学,思想政治课就丧失了她的生命力和真正意义。长此以往就将学生置于“无疑问”之中。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前提,是教学的灵魂。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该给学生留下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善问,问出有价值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擅长设疑、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变革现行的教考模式,树立多元的评价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不断探索,而后又产生新的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启发,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王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