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组织部门是选干部、管干部的专业部门,必须牢记使命,以严的标准、实的要求,主动扛起选人用人的政治责任。
勇担领导之责,着力把好新时代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党管干部是党的干部路线的基本原则,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必须管好方向、树好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时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的鲜明导向。在选任干部工作中,要牢牢把握“突出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选拔任用那些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看齐、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对那些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彻底、不到位,甚至陽奉阴违、另搞一套的人坚决不用;选拔任用那些理想信念坚定,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懂真信真用的干部,对那些没信仰或伪信仰的人坚决不用;选拔任用那些敢担当、善作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干部,对那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溜奸耍滑的干部坚决不用。
勇担把关之责,努力选准用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好干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组织部门要成为发现和使用好干部的“伯乐”,必须练就一双“慧眼”,掌握一套“绝活”,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要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搞好培养选拔,坚决防止和纠正重才轻德现象。要广开渠道,举贤荐能。聘请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知名人士推荐干部,借外力拓展组织部门的“眼”和“耳”,以惜才爱才的使命感、责任感,努力达到“野无遗贤”的理想状态。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强化日常考察。走出机关,走进干部群众,既听干部怎么说,也看干部如何干,既听干部自己怎么说,也听百姓民间如何议,多维度掌握干部“活情况”。要让数据说话,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健全相对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干部作风、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进行量化评价,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被埋没。要关口前移,挡住“带病”干部。对每个人选都做到干部档案必审、个人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且具有可查性信访举报必查,不让有疑点、有硬伤的干部蒙混过关。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把干部选拔任用的着眼点聚焦在事业需求、岗位需要上,给干部合适的位置,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实现干部成长和事业兴旺双赢。
勇担监管之责,大力营造新时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严格管理监督出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这为新时代做好干部管理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组织部门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干部成长规律,采取有效措施,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从思想政治建设入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干部深刻认识到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才是厚爱,积极主动接受监督,改进不足。要突出关键环节,加强干部选任全程监督,确保选人用人风清气正;突出重要岗位,强化对“一把手”和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防止权力寻租、“小官巨贪”。要坚持抓早抓小、有错必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好函询、约谈等组织手段,让干部时刻感受到监督就在眼前,戴好“紧箍儿”,远离“高压线”。要真诚关爱干部,满腔热忱地关心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健全完善心理关怀、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完善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宽容挫折和失误,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谢福友(作者系中共肇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