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通渭县一中 孙继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37-02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靠文字流传后世,给后人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倡学以致用,为此,笔者不禁想问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在传承中起什么作用?如果把传统文化比作基石,那么丢失了这些,我们拿什么来建造未来的大厦呢?传统中的精华丢失了,我们拿什么与别人交流呢?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价值和内涵。再看时下的文言文教学,一味注重文言知识传授,一味深究文言句式、词类用法,一味进行强化训练,使原本意蕴丰富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肢解了作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言”不见“文”。
文言文教学的成效一直是许多教师深感困惑的问题。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地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很沉闷。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就成了新教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则在讲台下兴味索然,昏昏欲睡。教师力求字字落实,滴水不漏,恨不得揭开学生的天灵盖,把有关的文言文知识全部给学生装进去,而且最好能再加上一把锁,以免丢失。就这样,有限的文言文教学时间全被教师占用了,还嫌时间不够。一些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除了满堂灌,篇篇讲以外,别无他途。至于作品的内涵往往由教师包办,以归纳、总结的办法让学生认同并记住。往往教师累,学生苦,效果差。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认知不明。其实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其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濡染,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进而有所创造。古人讲究文章要有“文气”,“气盛则言宜”,再看高中课本中的文言作品都是“文气”十足,所以应该把文章当作一个整体,让学生去解读、感悟,实现与古人对话。这种指导思想下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文言文教学。
其次,教师的理念没有更新,教法单一、陈旧、无效。具体说来,当前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观念落后,把文言文课完全上成了分析课。二是有的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没有目标,不讲教法,不分主次以至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形成规律性认知,无法达到知识迁移,同样不能提高阅读能力。学生养成了依赖性,大大挫伤了他们自己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贯彻和执行,因此才有文言文教学用时多、进度慢、收效微、成绩差的尴尬局面。
最后,没有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文言离我们这个时代太遥远了,而且高中一开始就是先秦散文,精深、难懂,往往令学生望而生畏,提不起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就会入迷,产生求知欲,学习就会成效。善于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内在学习欲望,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以上是对现状的分析和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性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因此,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疑,恰当诱导,方法优化,把立足点转移到对学生阅读文言能力的培养上;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最佳状态,使教和学结合,主导和主体结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观念陈旧所致。总怕学生吃不饱,面面俱到,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无所不讲,学生被动接受。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没有得到锻炼,造成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因此,当学生面对一篇新的文言文时就茫然失措。其实,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大可放手让学生去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字词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比如,教《登泰山记》时,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极、望、视、限”等词的义项之后提出问题,学生组织讨论,感受景物描写和“心动神摇,忘我忘情”的艺术境界。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适当点拨、解疑,效果超乎想象。笔者认为,学生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据语境去揣摩文言语意,从而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所以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自己去解决字词翻译、内容概括等问题,让学生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主体。
学贵有疑。古人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学作品往往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教学李商隐的《锦瑟》时,有的学生认为这诗是“爱情悼亡”,有的认为是“自伤身世”,笔者就让学生摆出依据,陈说理由。又如,在学习李煜《虞美人》时,学生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只是朱颜改”,提出不同见解,认为“朱颜”是门上的横匾,并非指少女的容颜,跟“雕栏玉砌”对应,是物与物对举。这样质疑和见解,当然受到表扬。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教师要吸收传统,力求突破
可以肯定,传统、机械、陈旧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它的诵读方法和思想应该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传统语文教学精华。文言文贵在读:“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光潜先生在《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一文中也谈到:“过去我国学习诗文的人大半都从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入手,用的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的办法,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诵,仔细揣摩,不但要读透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这就要高声朗诵,只浏览默读不行。”因此,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对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每次教文言文前笔者总要朗读二到三遍,对学生来说,不通过诵读能读懂、读通是难以达到的。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文言文语感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根据不同的课型,可分别采用“范读”、“品读”、“悟读”三种方法。
教师的范读不但能在较短时间里落实字词的读音,还能在句读的处理中初步地梳理课文内容。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在蕴味及艺术魅力,不仅能使自己产生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把学生入作品所营造的境界之中,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荡,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例如,在教学李密的《陈情表》时,把作者的不幸遭遇、尽孝之情、忠孝难全心语,结合骈散相间的语言,入情朗读,勾起学生无尽的感慨,许多学生未懂全文,已知平白话中的无尽亲情,接下来课堂就会更加活跃。
品读,就是让学生边读边品味作品的内涵,从中理解人物,感受景物,读出疑问和见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如在教《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赵太后蛮横无礼—稍微好转—平静共鸣—心悦诚服的态度及心理微妙变化;领悟触龙作为大臣及长者,表现出来的智慧,从容不迫;体味其中温和、亲切的拉家常的语言。由此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触龙要从询问饮食住行,到为小儿子求事入手,最后说服赵太后。学生充分感受了十分细腻、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能言善辩的触龙,对触龙的形象和智慧有了全方位的认识。
悟读,就是在理解字词、文言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朗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作家的风格思想,培养自读能力。这个方法一般适合短小又韵味十足的诗文。以《秋水》为例,该篇用寓言故事说理,在朗诵中着重体悟河伯的“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以及“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慨叹。让学生联想河伯由骄傲自满到自知谦逊的神态之变,悟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敢超越自我的生活哲理。语文课堂是学生的一方乐土,把朗读带进课堂,并成为一种教学美,就能释放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培育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重视积累,扎实基础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备好笔记本,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高一阶段是常用的实词、虚词,归纳整理;高二阶段是词类活用类型的整理归纳,同时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知识,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如古代官职升降变化的词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熟知记忆。
在文言文教学中还有许多理念是值得学习的,更多的方法需要我们去摸索、探讨、推行、总结。高中学生必须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学生学习文言文主要在课堂上,而且课外文章的阅读需要课内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就成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展开质疑;另一方面要比较评析,延展创新,达到学以致用。
首先,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出的学习方式,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如教学《六国论》时,在朗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第一环节是知识性的探讨,如“兵”,“盖”等一词多义,以及名词作动词、作状语的例子归纳。学生在查找有关资料后,经过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如:这篇文章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的?从哪几个方面佐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怎样论述的?最后一段是否多余,之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解决并互相交流,学生代表发言,同学们踊跃参与。
第一环节结束后,将讨论引入深处,分小组探讨文中论证过程及方法,归纳总结文章的精彩之处,比如,恰到好处的对比,气势充沛、流畅语言。又如,讨论贾谊《过秦论》与苏洵《六国论》时对秦王朝灭亡的根源的认识有何异同。在此气氛下的学生思维活跃,回答积极。第三个环节是总结评价,这是一个重要步骤。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大胆评价,总结这篇古文的写法及现实意义,甚至指出其观点局限性,从而在探究中发展自己,提高了认识。
其次,文言文教学要突破、创新。第一,选入课本的古文毕竟有限,还有许多优美的篇章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例如,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可以推荐学生去读《徐霞客游记》,认识古人的自然情怀,体味游记作品深厚的内涵;第二,要写读后感和心得体会,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认识。让学生抓住主旨或文中的某一方面的感受,深入阐述,抒发己见,是延展的体现。读而有感,个性鲜明,利于学生发展;第三,借鉴写法和语言。古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写作经验的确值得学习。以唐宋散文为例,韩愈的雄奇遒劲,语言精炼;欧阳修的平易流畅,清新自然;苏洵的论点鲜明,说理透彻;苏轼的汪洋恣肆,才气纵横;王安石的思虑缜密,经世致用,还有诸子散文风格,这些都可以在写作实践中注重学习并运用,这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目的之一。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教师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积极钻研,勇于创新,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体验进步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满足,从而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吸收宝贵的养料,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