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兴趣的培养在每一节课堂上实现

  • 投稿好德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18次
  • 评分4
  • 88
  • 0

◇江苏省南通市吴窑镇中心初中 贺亚男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联系学生跟音乐亲密接触的最原始动力,兴趣不应该是空洞的词,而应该是每一节课的重点,文章浅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兴趣;课堂;培养;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77-02

2013年,在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两道题目:

1.你在上音乐课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吗?(A)

A.肯定会 B.对表现好的会 C.无所谓

2.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最关心学生什么?(A)

A.学习兴趣 B.音乐知识技能 C.学生纪律

当看到这第一道题目的时候,大家的标准答案肯定是A(肯定会)。可想而知,兴趣很重要,没有兴趣的一节音乐课,哪怕只是十分钟,对学生而言也不会是快乐的。有了兴趣,才会学习。可是,在真正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最关心学生什么呢?学生纪律还是音乐知识技能?这是每节课我们都会关注的问题,反而最重要的学习兴趣却往往会被忽视掉。音乐新课标突出了音乐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音乐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门学科,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学生的兴趣是前提,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这节音乐课就是失败的。那么,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在每一节的课堂上,让学生因为兴趣而主动去学习呢?

一、吃透课标,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教师范唱,然后学生学唱,根本不管学生是否爱唱,是否想唱,一味地按照音乐课本,按照自己所谓的进度,填鸭式地把知识塞给学生。尤其是在讲音乐专业知识时,当学生表现出明显不耐烦的时候,也没有去积极主动地改变。这样周而复始,不仅不会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反而使学生惧怕音乐,惧怕那些听不懂、看不明白的音乐专业术语。每一节高质量的音乐课,与课前认真充分的备课都是密不可分的,在备课的时候,就要以提高学生兴趣为首要目的,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预期的效果,认真备课,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开拓知识领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科学成就。教师知识丰富了,方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常言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而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仅需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在备教学参考资料时,要特别注意教材的“缝隙”,即潜伏在教材深处不易察觉的“隐蔽点”;要把握知识的“障碍点”、“闪光点”,这些内容往往隐藏着开发学生智力的“引爆点”,常常能发挥意外的作用。

2.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吃透每一单元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教材内容深化、提炼成丰富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在熟练地掌握教材、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达到弄懂、弄透、融为一体的程度,弄懂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内容、重难点等弄清楚,弄明白。正确地确定本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各种音乐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设学习生物的问题情景,把教科书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其建构知识。

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其一,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如知识水平、学习风气等,以确定教学的难度、广度和深度;其二,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症下药,做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访问、调查、谈话等多种途径进行细致了解,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方式要多样化

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已经广泛用于教学领域,多媒体的辅助和参与将会使教学领域产生一场质的革命。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通过生动、直观、运动的形象,营造与学习主题气氛一致的声态环境,并动静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引起积极的观察,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和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新的认识,有新的理解、掌握深化的知识,进行新的建构。情境创设要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其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主动地发现和探索,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协作式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前缘性的引导,使学生在营造的氛围里感受新的事物,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进而运用新的知识、形成意义建构。

2.传统的音乐课叫做唱歌课,也就是每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跟教学重点就是唱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音乐重在让学生感受跟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理念,在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的人格。在音乐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所以,上课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到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的教学,应该从传统的模式发展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体会、感受、发现、创造的过程,力在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3.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重个性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每一节音乐课,教师都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展示自己,让学生自己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演绎属于自己的音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三、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魅力

短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有展示的机会,所以,教师一定要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种音乐兴趣小组,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补充音乐课堂时间少的不足,充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并培养起较好的集体主义精神。除了兴趣小组的开展,音乐教师每年都应该组织一些活动,如歌咏比赛、元旦晚会,等等,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谈谈音乐分析学的多元化建构[J].人民音乐,2010,(1).

[2]刘媞媞.翠浪出细水瘴霭见骄阳——以全国历届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为视角观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3).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