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学教学论文范文,科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格物致知 学以致用——小学科学教学札记

  • 投稿赵小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411次
  • 评分4
  • 77
  • 0

陈诗均

湖北省红安县华家河镇中小学438400

【摘要】“物格致知,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少年儿童关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规律,是对小学科学教材的科学使用,“物格致知,学以致用”的意义;“物格致知,学以致用”方法的运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格物 致知 学以致用

近三十年的小学科学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物格致知,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少年儿童关于自然的认识规律,是最能体现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对小学科学教材的科学使用。

关于“格物致知”的意义,丁肇中的阐述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有着格物致知的精神,在科学教学中,我常常教育学生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每一个结论都要用实践求证。“学以致用”是教材的延深拓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课堂变成社会问题,把教室当做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到成功乐趣的同时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物格致知,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呢?现行小学科学教材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教材的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贴近生活,适用性强;第二,贴近儿童,趣味性强;第三,课程结构规律性强。在常规教学中,本人依据教材的这一编排特点,通过几十年来的摸索探讨,发现“收集事实——汇报提问——试验探讨——讨论归纳——运用发挥”这样地设计自然课教学过程,体现出格物致用的精神,有利提高自然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课前让学生收集事实,不仅是为课堂学习准备材料,而且还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使学习更贴学生的生活;二是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水平,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三是把学生引导到探索的情境中去,并为引起他们认识的矛盾作好准备,作为他们认识深化“概念剑”的起点。教学“岩石的风化”这一课题前就布置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去收集有关事实,小学生一个个或一组组带着目地,带着计划走向大自然,去考察野外山上岩石风化的情况;深入生活,去收集生活中的事实。其中一学生收集的“教室里一个窗户上方因树根的作用、墙壁而受到破坏”的事实,使我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地解决了学生“所谓岩石的风化是被风吹化了“这一认识的矛盾。

汇报提问,抛专引玉,新教学指导思想在这儿得真正较量。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传授知识为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虽然也不同程度地会获得一些其他的东西,但是这种获得是自发的、零散的。新教学指导思想是将教育目标定为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科学素养。在教学“植物的果实”时,有一位学生在交流自己收集的果实时展示了土豆,土豆到底是不是果实?为此学生在课堂上热烈地争辩起来,此时我在预设教案中又没有涉及到这一问题,毫无一点思想准备,一时也感到难以驾驭,面临着新事物的挑战,我并没有下令搁置这一问题,而是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变“教”为“帮”,努力为学生理解“果实”的概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探究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科学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全面训练。来自学生交流搜集事实往往是零乱的,需要教师帮助整理,突出他们的共同特点。然后,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实验探究,求证真相的语欲望。

实验探究,格物致知是学生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组织学习实验,要杜绝教师代替学生实验,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在体验中深化认识;组织学生实验,在体验中深化认识;组织学生实验,要防止学生简单地机械地模拟,要鼓励学生进行创建性的实验,从实验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生获得对知识更新的体验之后,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讨论归纳,但不能一言代之、要求统一的表述,因为那样会扼杀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认识的提高。

运用发挥是教材的补充、延伸和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开始了“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在“用”教材中激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地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我在教学关于“物体的颜色”这个内容时,教材虽然没有设计运用的内容,但我在教学中却设计了一个主题“物体的颜色给我们的启示”的课外活动,启发学生进行科学发明。活动结束时许多学生交出了自己满意的答案---有的学生制作了白色的太阳帽,又的学生为窗户设计了有颜色玻璃。

“格物致知”我们的学生迫切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学以致用”是文明传承的法宝,让我们一起在自然科学教学中不断完善“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使自然科学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