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秀
几乎每次听科学公开课,都会看到这么一个现象:为了更好地得出科学探究活动结果,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很多老师会把活动过程及注意点用“温馨提示”的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确实,“温馨提示”可以突出活动的重难点,保证活动的高效,作用不可低估,但关键是要用得适度,出示的时机要自然、恰当。在此,笔者给“温馨提示”一点温馨提示。
提示一:提示内容应少而精
有位教师在执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让学生用“拨”的方法让尺子发出声音。在实验前,教师先做了演示,然后让学生拿出1号信封开始实验。学生兴致勃勃做的时候,老师用PPT悄悄地出现了温馨提示:
注意:实验时,小组分工合作,轻声交流,并及时地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做完实验,马上收拾好材料。
其中,“轻声交流”和“及时”这几个词是用另外颜色显示,大概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且不说教师是在学生实验时悄悄地出现温馨提示(可能是老师紧张,忘记出示了,出示后也没让学生抬头看),就是在学生实验前真的提醒学生看了,学生就一定会轻声交流?我们都知道,轻声交流、及时记录这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平时教学我们一直在强调,可是老师在这个时候出示“温馨提示”有必要吗?显然,提示的内容值得推敲。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老师执教《杠杆的研究》一课时,在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原理这个实验前,出现了如下“温馨提示”:
从上面的“温馨提示”来看,其内容包括:实验操作上的指导、观察方面的要求、记录方面的要求、怎样分析实验数据及时间上的要求。
一个实验前的提示,要涉及到如此多的内容,在学生兴致勃勃想做实验前出现这么多密密麻麻的文字,提那么多的要求,他们会仔细看吗?三条以上的内容即使是成年人也难以记住,何况还是小孩子。所以内容提示应尽量简单、明了,可提可不提的内容尽量不提。口头能讲得清楚的内容,就不一定非得用文字来表达。我们还是以上面的提示为例,看看如何把提示简单化:
先看第1、2、3条内容,无非就是怎样来做这个实验,而这个实验也不是说要用多少精密的仪器,如何小心的操作,只要在实验前先让杠杆尺保持平衡即可。而这一点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一般情况下都会考虑到,因此可在实验前,教师直接在讲台上放个杠杆尺,然后连说带做地统一重物和用力点的位置:比如左边钩码相当于重物,右边钩码相当于手上的力,以及挂钩码的注意点。显然,这样的演示比让学生看提示更简单、明了,而且也有利于后面师生交流汇报时数据的统计和规律的得出。
第4条对于记录的提示(挂好一组,记录者马上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再挂第二种)。这属于记录习惯的培养,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这样的提醒似乎显得多余。
第5条是对于用力情况分析的提示。既然都没确定哪边是阻力点,哪边是用力点,又何来右边挂的钩码少于左边的说明是省力呢?而且用力情况的分析需要老师去提示吗?让学生做这个实验的目就是简单的、机械的实验记录吗?分析用力情况,按用力情况分类,从中找出规律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6条要求学生听到音乐结束后马上停止操作,这是现在很多老师用来调控课堂的一种方法,在温馨提示中也很常见,但是仔细想想,是谁在做实验?谁在进行研究?音乐一结束就让实验停下来,学生真的研究好了吗?探究要面向全体学生,当音乐结束时,没做完实验的学生怎么办?就因为老师事先预设的时间已经到了或者说大部分同学已经得出了老师想要的实验结果,就要求学生终止实验,然后进行下一个“完美”的师生交流活动?这样做无非就是用电脑来代替老师的嘴巴,让美妙的音乐来代替老师的“同学们,停下来”,老师显性的主权意识隐性地伪装在孩子们的自主探究中。因此,笔者认为可结合实验材料、教师简单的语言.把这个“温馨提示”修改为:
提示二:提示的形式、内容应多样化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温馨提示”多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其实,当我们用文字很难描述清楚时,用图片提示也是很好的办法。比如《溶解》一课用过滤装置过滤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实验时,对于滤纸的折法、过滤时的“一贴二低三靠”等实验要点,很难讲解清楚。这时的“温馨提示”就可采用图片呈现的方式,把操作过程一个个出示,把玻璃棒的引流、怎样的一贴、二低、三靠更直观地出示在学生面前,自然一目了然。
教师出示“温馨提示”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或者为了解惑,但前提是学生必须得注意它。那么,“温馨提示”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呢?除了用不同的颜色来强调所要突出的词语或文字外,文字的呈现也很有讲究,比如在做PPT时,用自定义动画来强调要突出的内容,词语可以用弹跳的方式,句子则可用打字的形式,用打字的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提示的内容、表述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温馨提示不仅仅是实验操作的提示,也可以是实验前实验计划、实验方案的提示,还可以是实验后交流内容的提示。除了常规的陈述句形式,还可以用问题引领、表格等多样化形式展开。如在《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中,在比较把水和油滴到蜡纸上和报纸上的不同特点时,学生因为取液滴方法不合理或观察不到位,很难比较出两者的不同点。因此,在实验前,可出示“温馨提示”:怎样取液滴?怎样滴液体?怎样观察?观察什么?这样的提示,能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目的地思考,之后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知道怎么使用滴管取液滴,取多少合适,蹲下身去观察液滴的大小、形状等。
提示三:提示的时机应自然、恰当
提示可以放在实验前,比如对有些仪器的使用、安全性问题及注意点在实验前先提示一下,也可在师生围绕实验进行方案交流的时候,适时地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适当进行提示。但无论哪一种提示,都应自然、适时,把握好“度”,不然,探究就会变成教师指令下的探究活动。
《我们的小缆车》一课,在探究让小缆车动起来的活动前,教师呈现了“温馨提示”:
1.拉小车绳子的长度约等于桌子的高度。
2.线要栓在车头正中,小车要放直。
3.注意不要让小车冲出桌面,可以用夹子来帮助。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们很快就让小车运动起来,认识到是垫圈的重力拉动了小车,使小车动起来。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个探究活动的意义何在?学生不做这个实验也能知道小车动起来的大概原因,为什么绳子不能太长?太长后会出现什么样后果?绳子太长后到了地上,垫圈就没有重力了吗?既然还存在重力,那为什么小车不动呢?如果教师事先从这些方面考虑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温馨提示”了。给学生一辆小缆车、一根绳子、几个垫圈,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当他们发现绳子太长了,小车的运动距离很短时,他们就会思考怎么解决,更会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如果能和预设的“温馨提示”联系着思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一位教师执教《摆的研究》一课时,在研究摆绳长短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前,教师用PPT呈现的“温馨提示”为:
1.计时员严格控制时间。
2.摆绳尽量控制在支架一端。
3.为了避免碰到支架,摆幅可以小一点。
课后,执教教师在说课时,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点,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误差,使得实验结果相当精确,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从手头的数据得出结论。这个精确的数据真的是学生探究的结果吗?科学探究要让学生亲自参与,那么,这个参与难道就是根据教师的“温馨提示”小心翼翼、一板一眼地简单操作吗?“为了避免碰到支架,摆幅可以小一点”,这样一提示,学生就该会小心地摆动,避免碰到支架,也避免实验中的失误,但很多时候,失误对学习如何探究的学生来说也许更有价值。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失败经历都是有意义的,如观察种子实验,有老师认为不需要刻意去提醒学生不要把种子弄破,我认为这样的“温馨提示”倒很有必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真的碾碎了种子去观察,不知道小心地解剖,完全没有规则地做实验,那么失败是肯定的,关键是这样的失败价值又有多大呢?又如沉浮单元、热单元等,对于弹簧秤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以及数据的读法,教师都应事先提示下,否则很难得出正确的数据,影响课堂效率不说,还会影响学生探究的兴趣、思维的发展。
课堂上的提示还应该根据教学的动态生成做出相应的调整,但事实上,投影在大屏幕上的实验提示常常是基于课前预设的,纵观许多公开课,鲜有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去改动投影的温馨提示。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位教师在上《混合身边的物质》一课时,在实验计划的制定上,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后,将“温馨提示”做了大量改动。我想,这样的提示才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提示,才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才是真正的“温馨”提示。
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学校(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