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 袁辉 蔡建平
一、课标分析
1.现行课标分析
2001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沉浮方面的要求如下:
物体与物质之二: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由此可见,现行课程标准在认识材料的沉浮问题上要求上比较浅(没有到“密度”概念的层次);在“知道浮力”的要求上可浅可深,浅者为知道浮力是一种水对物体向上的托力,深者为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课标修订情况分析
2010年,韦钰院士主持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其有关沉浮方面的要求如下(三栏依次为分解概念、举例、学习内容目标):
韦院士在其博客中有如下意见:
物体在水里沉与浮,涉及密度的概念。密度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又是很难建立的。看过《居里夫人的科学课》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发现,居里夫人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概念。
很多课是让学生用橡皮泥来做沉与浮的实验:先让学生把一团橡皮泥丢到水里,看橡皮泥沉入水底了,教师让学生把橡皮泥捏成扁平形状,橡皮泥就可以浮在水上了。这实际上在加强学生一个错误的前概念——物体的形状决定沉浮。
韦院士的意见可以概括为:物体的沉浮涉及密度,但密度概念太难;橡皮泥改变形状影响沉浮,对物体沉浮涉及密度的科学概念的形成不利。
二、各教材关于沉浮的处理
1.对照课标作浅要求
对应课标“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浮力……”,作浅要求(未探究沉浮原因)的教材,有:湘版三年级《浮与沉》,青岛版三年级《有趣的浮沉现象》《改变浮和沉》,苏教版三年级《神奇的水》中的一个活动——“会‘托举’的水”,大象版三年级《沉与浮》,冀人版三年级《浮与沉》,鄂教版四年级《玩“潜水艇”》《沉浮的秘密》”,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认识船》。
这些教材都只是让学生知道物体有沉有浮,浮力是一种水对物体向上的托力,沉浮可以改变。
2.对照课标作深要求
对应课标“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浮力……”,作深要求(探究沉浮原因)的教科版教材,在五年级设立了《沉和浮》单元,该单元有8课: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讲材料的沉浮性,同样的材料不因分割、堆积、连接等原因而改变沉浮性,即:材料的沉浮与材料的轻重、体积没有关系,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讲物体的沉浮性,指出要研究物体的沉浮,应该走控制变量的思路,即:相同重量下比体积、相同体积下比重量。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以橡皮泥为例,讲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第4课造一艘小船
上节课的应用。
第5课浮力
用上浮的物体(如泡沫块),感受浮力是水对它的向上托的力,知道浮在水上的物体之所以能浮,是因为受到了浮力。将泡沫块拉入水中的过程,排水量增加,浮力增大;不同大小的泡沫块都拉入水中,排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知道下沉的物体(如石块)也受到了浮力。石块沉入水中的过程,排水量增加,浮力增大;不同大小的石块都沉入水中,排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讲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测量液体改变(密度)后,排开的相同量的不同液体的重量不同,引起了浮力不同。进一步说明材料的沉浮性,实质上是密度的比较。
三、我们的思考
学生很喜欢水,也喜欢把不同的材料放在水里,观察它们是沉还是浮。同时,他们必然产生大量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物体为什么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物体的沉浮?”所以,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是有必要的。
物体沉浮问题,从表面上看,变量比较复杂,影响的因素很多,如自重、体积、材料、水(或盐水等)的密度、实心还是空心,等等。
材料沉浮问题是由密度来决定的。可是,教学中经常出现用各种材料作比较,如相同重量比体积、相同体积比重量,就是做不到某种材料与水之间的比较,因为小学生对这一点几乎无法理解。
物体的沉浮真的涉及密度么?
物体的沉浮只取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所受到浮力大小的比较。物体自重不变,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只有一条:排水量。
我们认为,可以从浮力方面人手,以“排水量”简洁、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尽量避免纷繁复杂的多变量多因素(非本质的)绕来绕去,尤其应该避免在“材料的沉浮”与“物体的沉浮”之间绕来绕去。
物体的沉浮与材料的沉浮是两个概念,应该清晰地区别开来。
基于此,我们设想了物体的沉浮问题在小学阶段探究的三大步骤:
1.认识浮力,初步探究一种特殊状态下的浮力大小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是水对浮在水上的物体的一种向上托的力。可以用向下压水中的气球、泡沫块等方法感受并归纳。
(2)用实验认识在水中下沉物体也受到了浮力。知道浮力是水对物体的一种向上托的力。
(3)通过实验知道,下沉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同一物体(其排水量不变),所受到的浮力一样的。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水中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关系
(1)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砖块),在浸入水中体积不同时,浮力的变化情况。例如,物体未浸入水中时,浮力为零;浸人体积分别为1/4、1/3、1/2、2/3时,浮力如何变化;全面浸入后,不论沉入水中深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2)探究浮在水上的物体(如泡沫块、气球),在浸入水中体积不同时,浮力的变化情况。例如,物体未浸入水中时,浮力为零;浸入体积分别为1/4、1/3、1/2、2/3时,浮力如何变化;全面浸入后,不论沉入水中深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或许有些老师认为以上步骤有点困难,这里再给出一个替代方案:
①讲解“曹冲称象”故事,重点分析石头或大象运上船后,船吃水到一个新刻度,新产生的浮力大小与石头或大象的重量相等。
②用一个大试管,配重后使其竖直浮在水中。
③往试管中加砂粒到一定刻度;试一试2倍刻度的地方,要加多少砂粒;再试一试3倍刻度、4倍刻度,分别要加多少砂粒。
④学生由“曹冲称象”可以迁移理解,试管从初始刻度到新刻度,所产生的新的浮力,就是所加的砂粒的重量。
⑤试管刻度的增加,代表的是排水量的增加。用天平可以准确称出每次所加砂粒的多少。
⑥借鉴现有教材的实验方法,知道泡沫块全面浸入后,不论浸入水中的深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3)总结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是其排开水的体积所对应的浮力,已经足够支撑其重量;下沉的物体,是其所有能够排开水的体积所对应的浮力,还不足以支撑其重量,所以沉下去。
(4)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进一步拓展认识浮力与排水量的关系。
3.沉浮知识的应用
例如,解释铁船为何能浮,了解如何打捞沉船(并解释为何沉船出水时是最关键和最危险的时刻),解释生饺子下沉而煮熟的饺子上浮,做沉浮子等。
考虑到以上的研究需要一定的力的知识,内容应该安排在四、五年级,并且先学习重力、弹力、测力计的使用。
四、几点补充
曾经与专家交流,有诸多感概,在此不敢自珍,与大家共享。
作为科学教育,单就认知来说,就是“有什么(个体、群体的存在)、什么样(形态、构造、特征)、为什么(原因、变化条件)”三方面。这是科学知识的三个基本层次,是科学教育的三个层次不同的核心内容,也是科学课教学内容的基本层次和基本逻辑。
因为探究以上三方面问题的需要,便发展了探究这三类自然秘密的基本能力,这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要做到知识与能力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同时也决定了一课教学的基本认知过程,即认识对象可能有所不同,但认识同一层次内容的教学目标、基本教学过程大体相同,这就是科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面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无论课文编写还是课堂教学大体可以八九不离十;忽视或背离这个规律,编写的课文、设计的教学活动就会不像样。
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在重视科学认知的同时又重视技术教育,这就决定了在“有什么、什么样、为什么”三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怎么做”的内容。要教会学生“怎么做”,既有认知方面的规律,又有操作、技能培养方面的规律。从教学来说,既要有从浅入深的“怎么做”的内容,又要有符合认知规律、操作规律、技能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这是当前教材、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和体现的。
具体到小学阶段沉浮问题的教材处理:
材料的沉浮(密度的影响),只做到“有什么”层次即可,即知道一些材料会浮、一些材料会沉。
物体的沉浮(排水量的影响),研究完排水量与浮力的关系后,还只是做到了“什么样”的层次,即:浮力的大小是什么样的——排水量越大,浮力越大。至于为什么排水量与浮力有这种关系,则留给中学物理去解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10008)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教研室(4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