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颖 孙辉刚
生活就是课堂,课堂亦是生活,课堂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是教师容易操作的,也是孩子们容易进入的、乐于接受的。学生应当在生活中学习,获得鲜活的知识,成为有科学素养的公民。那么,如何选择生活资源,构建鲜活的、以人为本的科学课堂呢?
一、内容生活化,激发探究兴趣
有研究表明,学生虽然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与科学课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科学不够重视,缺乏运用科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要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融入到相关的课堂教学中,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在引导学生研究水结冰的问题时,在学生进行各种研究活动后,我从冰箱中取出提前准备的不同形状的冰棍,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你们猜我是从哪里找到这些东西的?”
“冰箱。”孩子们兴奋地答道,他们太意外了,老师竟然把冰棍带到课堂。
“我小时候,冬天特别冷,经常会下好大的雪,会看到许多冰棍倒挂在屋檐下,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孩子们安静地倾听,沉浸在我描述的美景中。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这样的冰棒了?”
“环境受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啊。”孩子们若有所思。
我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些冰棒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的回答各种各样:
“它们很长。”
“它们是冷的。”
“它们是坚硬的。”
“当它们融化时就要滴水。”
“现在,趁它还没有融化之时,我们对它进行探索。”我说道,“从这些冰棒中你们想要发现什么?”
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如果现在让它融化,那么它的重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它们融化后,颜色是否会发生变化?”
“它们的味道怎样?”
几根普通的冰棍带给孩子们一节开放的课堂,带给孩子们五彩的科学梦想。
在引导学生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为了研究“不改变物体的重量,如果体积增大,物体可能会上浮”,我使用了桂馨基金会捐赠的一组实验材料:几个可调节大小的圆柱形盒子。先往盒子里装入几颗小石子,然后提问:
“老师手中有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样神奇的东西,装的是什么不告诉你们。猜一猜,把这个盒子放入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
有的孩子认为上浮,有的孩子认为会下沉。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我把盒子慢慢放入水中,盒子沉到水底去了。
我继续提问:“老师想让这个盒子浮起来,谁有什么妙计?”
一位学生说:“往水中加盐。”
我说:“这主意不错,但我这儿没有盐,而且我也不想花钱去买。”
孩子们笑着说:“老师好抠门啊。”
另一位学生说:“可以借助飘浮物让盒子上浮。”
我说:“也是一条妙计,但是我不想使用这个方法。”
孩子们又打趣我:“老师,你好任性啊。”
我笑着说:“这个盒子有个奥秘,它自身可以变长。”立即有学生举手了,思维的火花在迸发。
我说:“是不是有灵感了?呆会大家分组实验探究,找到让盒子上浮的新方法,把你的发现记在记录本上。”
学生开始实验了,思维活跃的孩子已经在记录单上飞快地书写了。交流环节,孩子们探讨很深入:“原来沉的物体,如果体积增大,物体就可能上浮。”“同重量的物体,体积大的上浮,体积小的下沉。”“体积增大时,空气就进来了,所以物体上浮了。”“这和鱼用鳔控制浮沉一样,当鳔里装满了空气,鱼就浮上来;鳔里空气排出,体积变小,鱼就潜入水中了。”他们的发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
二、课堂生活化,激发持久热情
在生活中学习科学,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持久,有利于学生建构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让科学课堂绽放出别样的魅力。
在教学《衣服上的水跑哪去了》一课前,我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放置两盘水,一盘水用盖子盖着,另一盘没有盖子,两盘水都放在教室后面的书柜上,以待下周上课。上课时,孩子们发现没有盖子的水的高度比有盖子的要低。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也许是有老鼠喝了。”一个学生猜想到。“我们怎么来验证?”孩子们提议每天放学后检查教室门窗是否紧闭,不让老鼠进来。然后再一次把两盘同样多的水放好。
然而,过了几天,仍然是没盖子的盘子里的水少了。这样,孩子们便得到如下结论:没有盖子的那个盘子比有盖的盘子,水消失得快些。一个学生联想到阳光下衣服干得快些,他认为温度较高时水就消失得较快。此后他们又研究了“容器口径大小如何影响水消失的快慢”“用扇子扇动是否会使水消失得更快”等小课题。
教学《锣鼓声声》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身边选择一种材料,使它们发出声音,看谁提出的方案多。有的孩子用纸发出声音:用手捏住纸的一端,迅速摆动,纸条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将一张纸折叠成纸喇叭,用力甩动,可以听到“啪”的声音;把纸拉紧,放在嘴边吹,可以发出很尖的声音。有的孩子用文具发出声音:使劲吹圆珠笔套,能发出哨声;按动圆珠笔的尾部有“咔嗒”声。还有的孩子用身体发出声音:用力压手指关节会有“啪”的声音;用嘴吹口哨。有的用水杯来回倒水,水流动产生声音。利用身边的物体发声,孩子们的参与兴趣很浓,制造的声音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悦耳的,有难听的。我引导学生思考:你使用什么方法发声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打算如何探究?从而引导孩子们卷入到科学探究之中。
我们还鼓励孩子们开展一些种植、养殖活动,例如养蚕、种植黄豆、花生、玉米、各种花卉等。长期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爱心,更能考验孩子们的耐心。我们定期组织学生把饲养的蚕、种植的植物带到课堂上展示、交流和评比,对后续的种植、养殖活动起到一个促进作用。这些活动把语文老师也吸引来了,语文老师抓住机会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写活动体会,并评选出优秀的作文张贴在教室后面。有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我家孩子饲养的蚕,今天忘带到学校了,回到家特沮丧,晚上一定让我把蚕送过去,让您看一眼。”后来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真的来了,我特别感动。
引导学生研究种子发芽问题时,天气还非常冷,不利于种子发芽,很多孩子就用塑料袋给种子搭建“温室”,让自己的种子早发芽、快生长。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呵护,不仅仅是几条蚕宝宝在生长,几粒种子在发芽,也是孩子们的心灵在成长,探究科学的勇气在滋长,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关爱在生长。
三、材料生活化,创新科学意识
探究材料不能局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资源和设备,许多活动材料可以从生活中找到。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好玩越好。我们选取的材料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我一直鼓励学生自带探究材料,自制实验教具,这样做有许多优点:一是学生对这些材料熟悉,实验时会觉得自己是实验的主人,而且有利于探究的拓展与延伸;二是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提前预习了新课;三是在收集中通过对一些材料的简单加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声音的旅行》一课时,孩子们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土电话”带到学校,所用材料不一,有纸杯、纸碗、塑料杯、酸奶杯、易拉罐等。下课了,教室、走廊、操场、大树下,许多孩子在玩“土电话”游戏,他们边玩边观察棉线的振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感受着声音世界的无限乐趣。
《玩“潜水艇”》一课,课本上是用矿泉水瓶、橡胶软管、自行车气门芯管做实验材料,用嘴吹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孩子们讨论后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进:用眼药水瓶绑上铁钉配重,瓶上钻一小孔(排水、进水孔),瓶口插入细软管,软管另一端连接注射器,用注射器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实验材料,有的孩子用果冻壳来代替眼药水瓶。软管连接处是否封闭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们多次尝试后选用102胶水固定,收到良好效果。课堂上,孩子们玩着自制的“潜水艇”,推拉注射器活塞,“潜水艇”沉浮自如。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失败的苦恼,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种做法是任何现成仪器不能替代的。
我经常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他们会询问:“下一节科学课,孩子带什么材料啊?”“这个教具我的孩子没制作成功,是什么原因呢?”等等。孩子们带给我太多的惊喜与感动!我们必须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亲历活动,创建最适合孩子们的课堂,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中心小学
湖北省枣阳市教研室(4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