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学教学论文范文,科学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共同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

  • 投稿菠菜
  • 更新时间2015-10-11
  • 阅读量771次
  • 评分4
  • 24
  • 0

沈亚萍

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的组建,是常州市教育局为了发挥全市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共同成长的一项创新举措,其目的是使其成为培养全市优秀教师重要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聚集地和未来名教师的孵化地,不断促进全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012年11月,经过领衔人申报、专家组考核、行政审核、成员申报、领衔人选择等多个环节,常州市小学科学“类课型研究”沈亚萍名教师工作室正式组建。工作室的10位成员,分别来自4个区10所学校,平均教龄6.4年,其中4人为常州市教坛新秀,1人为区域内骨干教师,1人是常州市骨干教师。他们年纪轻、精力足、头脑活,充满热情,但教育教学经验不足,科研能力薄弱,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集聚发展能量。

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员们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类课型”研究》这一课题为抓手,扎实开展了27次活动,努力探索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不同类课型的实施策略。该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新课程改革后科学教研活动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平常,教师上公开课大多选择易操作、易把握、以实验为主的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活动体验,避免上公开课冷场的尴尬。可以这么说,新课程改革后的一段时间里,实验课教学研究开展得轰轰烈烈,其他课例鲜有尝试。而《科学》教材中除了实验探究课,还有许多其他课例,这些课操作难度大,不易把握课型特征,缺乏可以借鉴的操作策略,容易让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学得糊里糊涂。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系统梳理了苏教版小学《科学》1~8册教材,将教材内容划分为侧重实验、侧重阅读、侧重观察、侧重技术、侧重讨论的5类课型。通过日常实践和专题研究,探寻各类课型的实施策略,提高科学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把握各类课型教学方法的水平。

问卷调查:分析课题研究需求

为了了解学生对于不同课型科学课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师对于类课型研究的认识和践行情况,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课题组设计了《小学科学类课型研究学生调查问卷》和《小学科学类课型研究教师调查问卷》,对多个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回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分别在课型研究的前期与中期进行。前期是为了了解在各类课型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中期是为了检验阶段效果,适当调整课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前期调查和分析,课题组认为:

1.实验课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不是日常科学教学的全部,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各种类型的课都是科学课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与载体,都可以开展探究式学习,必须要有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操作策略。

3.问题的解决、策略的形成、科研能力的提高必须依托扎实的研究。

通过分析中期调查数据,总结实践的阶段效果,课题组发现:教师认为受“类课型”课题研究的启发,日常指导学生科学观察时,能更关注观察材料的选择和提供,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观察品质的培养。被调查的教师中,有92.3 010的教师认为“类课型”研究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但要关注各课型间的整合与综合应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把课堂割裂开来。

学习理论:积淀课题研究底蕴

许多一线教师之所以害怕科研,教育理论素养不够是重要的原因。为了顺利开展研究活动,使工作室每个成员对“类课型”有清晰的认识,我们加强了理论学习。成员们共读或自读《科学究竟是什么》《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万物简史》《课型范式和实施策略》《小学语文课型研究》等书籍,还阅读与课型有关的初中理化生教学的文章。大家以PPT的形式交流阅读心得,围绕“我理解和践行的类课型研究”话题开展沙龙活动。既有集中的读书交流会,又有与课例研究相结合阅读分享,成员们的理论素养普遍得到了提高。

在大量的阅读中,成员们对“课型”“类课型”有了新的理解:课堂教学的课型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结构化的学习,围绕序列化的教学目标或教学对象而形成具有规律性的操作体系的某一类型的课。类课型也指课的类型,也可以上升为课的模型,它是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式。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室研究的类课型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来分类划分。

通过学习,成员们认为,类课型研究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要有儿童立场。基于“儿童立场”,意味着教育教学“发生”方向性的“扭转”:学生的实际状态和成长需求成为类课型研究的出发点和依据。换言之,“儿童立场”是类课型研究的根基。同时,我们倡导整体性结构式思维方式,必须关注各类课型内部主要构件之间的关联性,不同年级同类课型的差异、衔接和递进,还要考虑与其他类课型的关联性。因此,如果缺失学生立场、学科特征、整体思维、创新意识,那么类课型研究就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划分类型:确定教材课例归属

在课题研究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成员们根据获取事实的方法和途径,将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划分为5类课型:科学观察课、科学实验课、科学阅读课、科学技术课、科学讨论课。

观察类课主要是通过观察来组织教学,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习性等进行系统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信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出问题、发现规律。

实验类课是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在40分钟内经历人类几十年、几百年的科学过程。实验的本质在于它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适当的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控制、模拟或创造自然现象,使之以纯粹、典型、精确、系统、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方法。

阅读类课是让学生围绕着科学问题,通过阅读、分析资料来获取事实与证据,形成基本的科学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课型。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科学阅读?一是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二是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或难以感知,比如古代生物、太阳系、微生物等;三是获取事实的途径较间接。

技术类课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科学概念引领技术设计和制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教师能够综合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技术类课强调动手实践、模仿结合探究、规范技术操作、联系科学原理、综合利用规律、培养创新精神。

讨论类课是针对小学科学教材中学生不便通过课堂观察与实验来掌握的、没有丰富材料难以形成概念的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基本方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探讨,以寻求真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明确了各类型科学课的基本特征后,工作室成员设计了样表,统一了要求,明确了分工,将苏教版小学《科学》8册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出各年级类课型界定划分汇总表。在划分过程中,成员们对课型特征的不典型、难于获取科学事实方法和途径的交叉融合感到纠结。正是在这样的纠结与思辨中,成员们对于5类课型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分类梳理的过程也是认识每类课型价值的过程,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

课例研究:归纳提炼实施策略

小学科学名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与成员们均是一线科学教师,最适合于他们的研究方法就是立足课堂,进行“日常+专题”的课例研究。成员们每2人专注研究一类课型,在各自学校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定期提供研究课例。集体活动时,分享研究进展,接受质疑,让大家学习并应用研究的成果。

工作室对每学期的研究课都有研究重点。如借助《神经》一课展示科学阅读课的操作方法,探讨阅读课可以采用哪些阅读手段,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所持的立场等问题。有成员对《食物的消化》一课中阅读素材的呈现方式、投放时机等进行了研究。

成员们执教的《果实和种子》《我的手》《观察》《水滴里的生物》《观察水》等课进行观察,侧重点却各不相同。比如《观察水》重视提炼感官观察方法;《水滴里的生物》让学生经历了由感觉器官(肉眼)到简单工具(放大镜),再到精细工具(显微镜)这样有层次的观察过程;《我的手》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观察;《果实和种子》是由外到里层层解剖的观察;《观察》是对该技能的综合训练和价值的提升。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加热和冷却》是典型的实验类型课,《气温有多高》展示了技术学习的探究方式,《折形状》呈现了技术类课型的基本形态,《我们的食物安全吗》《寻找生物的家园》是典型的科学讨论课。据不完全统计,工作室成员围绕“类课型”研究,执教各级研究课62节。在课例研究中,工作室归纳提炼各类课型的操作注意点,形成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比如,通过对观察类课例的研究,总结得出:观察样本要典型、观察兴趣要持久、观察和描述紧密相连、观察目标要基于学情、观察方法要指导有度等注意点。

为了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性,工作室长期聘请市、区教研员指导研究,并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研制项目负责人、小学科学教材主编郝京华教授来现场听研究课,解决成员们在研究中的困惑,探寻不同课型的教学实施策略。

此外,工作室成员积极外出学习,到深圳参加全国“绿色生态”科学研讨会、全国科学年会、小学科学数字技术运用研讨会暨小学科学E学习研讨会,还积极参加省、市各级科学课程研讨活动,撰写评课稿,提升自己观课议课水平,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日常教学中尝试运用。

在一次次研讨活动中,成员们了解不同课型的特征,总结出各类课型的实施策略和推进流程。

展示交流:辐射课型研究成果

工作室成员们怀着开放的心态做研究,吸纳、分享着同行们的成果,也将自己的研究过程或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在区、市、省乃至全国同行的面前,辐射成果的同时也积极寻找研究中的问题,修正研究策略。

领衔人多次到杭州、无锡、镇江、江阴、盐城、台州等地执教观摩课。2013年3月,工作室向新北区科学老师展示了《观察》《植物的叶》等课;2013年6月与常州市武进区联合开展活动,对科学阅读课《消失了的恐龙》、实验课《各种各样的能量》进行研讨交流;2014年11月,再次与武进区联合研究、探讨《今天天气怎么样》和《温度有多高》等课;2015年4月9日,工作室与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科学课》编辑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行“类课型研究”交流研讨活动,全面检验沈亚萍名教师工作室“类课型研究”2年多来的实践效果,分享研究心得,探讨存在的问题。湖北教育期刊中心曾宪波主任、《科学课》编辑部刘绍江主任、江苏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卢新祁老师、常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瞿晓峰老师到会给予指导,全市200多位科学教师参加了活动。

另外,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还在全国、省、市、区开展讲座二十多次,主题有《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的设计与技术内容标准》《小学科学教育视野下的设计品质与技术支持》《聚焦技术课——基于实践的问题剖析》,让大家对类课型课题研究重点研究问题之一的“设计与技术”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谈小学科学观察类课型的教学策略》是对观察类课型教学策略的推广;《研究不同课型,探究科学本质》《小学科学类课型研究的实践与反思》等,既有对课型研究中学习与实践的阐述,又有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经验的分享。特别是工作室领衔人在全国科学年会暨特级教师论坛上的发言,得到了同行的好评,工作室的经验、做法辐射到了全国。

展示的过程也是促进成员反思的过程,工作室把成员们阶段性研究成果与困惑展现在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他们一起剖析,提出建议。这样开放的心态,让工作室的研究得到更多帮助,老师们提出了宝贵意见,促进了类课型的研究,工作室由此制定了各类型课的实施策略与评价标准。

比赛运用:检验课型研究成效

为检验类课型研究成果是否科学有效,工作室倡导成员把研究成果融进各级各类比赛中,在比赛中检验成效,熟练各类课型的操作策略。成员们参加了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比赛、基本功竞赛、教具制作比赛、网络教研活动比赛、论文案例评比等,收获颇丰,彰显了研究的有效性。

工作室成员的潜心研究,提高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专业成长。90%的工作室成员荣获常州市设置的“五级梯队教师”专业称号:左文飞成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谭夏、陈文秀被评为常州市教学能手,徐蓉成为新北区骨干教师,蒋美娟成为武进区骨干教师:4人获评市教坛新秀,16人次被评为大市级以上“优秀科技辅导员”。在课堂教学方面,成员们执教研究课62节:1人获江苏省蓝天杯科学会课一等奖,2人在市级比赛获奖,1人获区级特等奖,6人次获区级一二等奖。两年多来,工作室成员所写的论文、案例、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等发表在省级以上期刊16篇,市级期刊2篇,区级期刊4篇;工作室成员参与了《小学科学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一书的撰写,有6万字内容被收录书中,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和案例,能紧紧围绕实验、观察、阅读、讨论、技术等类课型,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质量。

工作室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谈一个话题,同做一个课题,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路跋涉,一路芳香……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 213022)

责任编辑刘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