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拉图尔《忏悔的抹大拉》之图像学解读

  • 投稿无聊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13次
  • 评分4
  • 33
  • 0

潘诺夫斯基在《视觉艺术的含义》的前言和《图像学研究》中将图像学定义为:对隐藏在图像背后的意义的阐释,意义依附于作品,但不能直接从作品中阅读出来,因此它需要阐释与追寻。在其著作《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艺术史》中他提到:“内容,是与题材相对立的,或者说是一件作品中只能悄悄透露而不能公开炫耀的东西。一个国家、一个时期、一个阶级、一种宗教信仰或哲学信念的基本态度——所有这些都不自觉地受到一个个性的限制,并且凝结在一件作品中。”

潘诺夫斯基认为艺术作品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质形式、观念、内容。图像学意义的三个层次,正好对应了这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个层次是图像描述,解释的对象是自然的题材。第二个层次是图像分析,解释对象为图像或图像故事。第三个层次是图像学分析,解释对象是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或内容,希望透过图像去发现图像背后的精神根源和个人心理的特征,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潘诺夫斯基强调要借助其他文化史料来互相印证,如政治、诗歌、宗教、哲学等相关领域的材料支撑,才能更好地探索出作品的内在意义和内容。

一、《忏悔的抹大拉》的前图像志描述

《忏悔的抹大拉》创作于1635 年,是拉图尔的一幅重要的宗教作品。该画面描绘的是皈依宗教前的抹大拉,在为过去的罪行忏悔的情景。画面上的大面积都融入了黑色的背景中,只有画面右上角被挡住的烛光,照亮了画面中的抹大拉和桌上的静物。画中的抹大拉正在托腮凝视镜中的头骨,似乎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中,画面宁静、哀怨、感伤,被一种忧郁的宗教气氛所笼罩。画面中黑暗的部分,明暗变化较少,趋于平面,很好地表现了受光部的主题,有效地传达出了抹大拉悔恨的主题。

拉图尔在这幅作品中使用的颜色不多,而红色占据了较大的空间。这种用色习惯也体现在了画家的其他作品中。从画家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由于拉图尔成长在一个面包师的家庭,年少时在面包炉前烤火的经历,使他后来成为一位善于表现火光、擅长使用红色的画家,也被称为“红色画家”和“烛光画家”。在这幅作品中,物体所反映出的不是自然光下的固有色,宗教人物置身于神秘的烛光下,拉图尔的画使一切复杂的因素变得条理清晰,有时烛光作为发光物被巧妙地隐藏起来,这样一来被照亮的人物或道具就成为新的光源而具有象征意义,作品的象征意义因为光的巧妙运用而得到升华,生命的崇高意义得到最为深刻的揭示。因此他也被称为唯一将黑暗与光线赋予同样象征意义的艺术家。

二、《忏悔的抹大拉》的图像志分析

(一)镜子的寓意

柏拉图曾说过:“人应当关照自己的灵魂,因为它是人的本质。但是灵魂需要映像来认识自身,因为它就像人的眼睛,唯独看不清自己。”苏格拉底有言:“我们之所以需要镜子和艺术,因为需要认清自己。”塞内加在《自然问题》中重申了苏格拉底的看法,观照镜子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自己,镜子不仅提供我们可感知的有形外貌,而且为我们指出缺点与本分,不仅向人们展示照镜子的人是什么样子,而且告诉他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能够得出的结论是,镜子寓意着自省。因此,画面上的抹大拉面前的镜子,符合抹大拉在皈依宗教前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反思,镜子此时已不是简单的静物,而是具有了自我认知的象征意义。法国剧作家皮埃尔·格兰戈曾说过:“懂得照镜子的人能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人能认清自己,认识自己的人绝少自大。”在这幅作品中,抹大拉对镜忏悔,镜子反映了她的内心活动,并塑造了她内省的崇高人格。

(二)头骨的寓意

画面中,抹大拉的左手放在一个球形的物体上,通过镜子中反射的影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头骨。在西方艺术中,头骨是一个常见的代表性符号,通常代表了死亡,但时代不同,其代表的寓意也在发生变化。在这幅作品中,头骨所代表的含义为信仰,按照文艺复兴的医学—哲学理论,画中的人物正处于一种被称为“忧郁情结”的状态之中,画家是在以一种外化的现象来显现难以名状的精神面貌。

(三)烛光的寓意

烛光是这一作品中的唯一光源,烛光所产生的光线“不同于灯光的光亮度和方向的稳定性,它受外力的影响,忽明忽暗,照射到主题的明暗方向也经常飘忽不定,这样产生的现场效果会更吸引人、更戏剧性,同时也使画面富含深刻的寓意”。这束光代表的是基督之光,它照亮了黑暗,显示出画家对玛利亚的悔过和改变特别的洞察力。拉图尔通过对烛光的描述,赋予画面神秘、静穆的气氛,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三角形构图的寓意

从构图上看,抹大拉的头、桌上的头骨,以及镜中倒映的头骨,正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将位于中心位置的烛光包围起来。逆光中的头骨,只勾画了它的轮廓特征,周围明亮的光线把它与背景分开,后面的烛光与烛光中的抹大拉,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气氛。“拉图尔的构图比较集中,常常是把事件的中心置于画面的边缘,形成反新月形,形态和色彩都处于永恒的静止中,似乎是一种奇迹。”

三、《忏悔的抹大拉》的图像学阐释

(一)绘画主题

抹大拉的玛利亚被初代基督徒称为“使徒们的使徒”,她是第一位见证耶稣基督复活的跟随者,从受难起就坚决跟随耶稣基督,直到耶稣进入坟墓。因为她过去犯下的罪和她后来的忏悔行为,她成为忏悔仪式的象征,是福音书中悔改蒙恩的典型人物。抹大拉的忏悔是来自于《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的传统宗教题材之一。提香等历代画家都画过此类题材的作品,但提香塑造的抹大拉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少女,画面背景光线明暗加重,整体上充满一种戏剧性的冲突。

(二)社会背景

17 世纪的法国逐渐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欧洲典型君主专制国家,国王及上层贵族注重笼络各方人才服务于王权和宫廷。当时杰出的诗人、戏剧家、画家与建筑师几乎都同宫廷有联系。在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之时,法国知识分子依旧维护了其独立尊严和内心自由,在人文传统得以巩固的前提下形成了古典主义这一重要流派。

(三)宗教使命

拉图尔则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图尔的作品由于在用光的技巧上很好地体现出了宗教的神秘感,因而受到了教会的欢迎,教会一时将他的画视为当时油画上的最高成就。拉图尔所作的关于抹大拉忏悔的作品一共有4 幅,根据该画的宗教色彩及当时画家在教会中所受到的推崇程度,推测其可能是出自教会委托而创作的装饰画。通过对抹大拉的玛利亚皈依宗教前忏悔时所表现出的虔诚、自省的内心活动,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题。

【邓雪萍,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